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5页 / 共62页
第6页 / 共62页
第7页 / 共62页
第8页 / 共62页
第9页 / 共62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与二轮复习备考建议北京十一学校 潘爱国panaiguopanqiyahoo.com.cn第一部分 考试大纲解读 考试性质: 选拔性考试 指导思想: 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试题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命题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 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一.关于能力要求的解读 1.理解能力: (1)考纲要求: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 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 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条件情况下的应用 ; 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 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考题体现 对物理情景、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的理解 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对图象的理解2推理能力: (1)考纲要求: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 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 能把推理过程正确的表达出来。 (2)考题体现: 语言是推理和思维的物质外壳; 数学是推理的重要工具。 3分析综合能力: (1)考纲要求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 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其重要作用的因 素及有关条件; 能够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 它们之间的联系;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考题体现 学会分析物理过程:七个W;两条主线:时间主线、空间 主线 学会等效物理过程: 学会利用物理过程: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1)考纲要求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 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2)考题体现 函数问题 图象问题 几何条件 求极值 数学归纳法求通项5实验与探究能力: (1)考纲要求 “四能三会”:能独立完成“物理知识内容表”中所列 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 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 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 论; 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 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2)考题体现 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基于规定的十九个学生实验的考题; 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二.关于考试范围和要求的解读 十七个单元,131个考点 解读之一:强化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考查,分值在100分 左右。 核心考点: 考点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Vt=V0+at,S= V0 t+at2/2,Vt2-V02=2aS。V-t图。 考点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 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与分解。 考点12:万有引力定律。重力。重心。 考点17: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考点18:牛顿第三定律。 考点31:机械能守恒定律 考点32: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 火箭)考点56: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 的场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考点69: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 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考点70: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流表 、电压表和多用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 考点72: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地磁场。 考点76: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考点78: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 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解读之二:注重对考生知识面的考查 热学: (1)分子动理论 (2)内能、热力学定律 (3)气体 光学: (1)光的折射 (2)光的干涉和衍射 (3)光电效应 原子物理学 (1)原子结构 (2)三种射线 (3)核反应解读之三:各单元知识内容解读 第一单元:质点的运动 本单元考点共10个,其中二类要求考点6个。 1.本单元知识特点: (1)概念多: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和时刻、位移和 路程、速度和速率、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 率、向心加速度等。 (2)规律多,公式多,且应用灵活。 2.本单元重要知识: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个概念、三个规律、三个推论、五个二级结论、两类运动 模型、七种解题方法。 (2)平抛运动 概念;特点;运动规律;两点讨论(两个矢量三角形);一 个二级结论。 (3)匀速率圆周运动 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3.本单元难点分析: (1)有关概念、规律、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图象方法的功能和作用; (3)综合应用中的数学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4.一轮过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1)对概念和规律的记忆不清晰、理解不深刻; (2)对常规的解题思想、步骤与方法掌握得不牢固; 动力学的两类问题:已知力求运动和已知运动求力。 (3)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5.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 (1)单独对本单元考查的比重加大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及纸带处理的常用方法 基于运动形式的综合题 用图象方法处理物理问题 (2)更多的是在力电磁综合应用中进行考查:如带电粒子在复 合场中的运动;导体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等第二单元:力 本单元考点:5个,其中二类要求的考点为4个。 1本单元知识特点: (1)基础性和规律性较强。本单元知识贯穿整个高中物理教学 (2)物理思想方法典型重要。 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应用平衡条件求解有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等 2本单元重要知识 (1)力的基本知识:概念、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三要素 、分类、示意图等; (2)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 (3)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 则、正交分解法等;3本单元难点分析 (1)力的合成与分解:矢量三角形 (2)三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自行封闭的力的矢量三角形 (3)弹力的模型中轻质绳、橡皮绳、轻质杆、弹簧弹力特 点的区别 (4)摩擦力的方向 4一轮过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1)力合成与分解中的三角形定则的应用; (2)轻质绳、橡皮绳、轻质杆、弹簧四种弹力模型的区别 。 5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 (1)本单元单独命题往往以物体的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 衡为主,题型多为选择题; (2)综合试题中往往结合牛顿定律、动量、能量及电磁学 知识进行考查,以论证计算题为主要题型; (3)鉴于本单元知识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今后仍是高考的 重点和热点。第三单元:牛顿定律 本单元考点:9个,其中二类要求考点6个 1本单元知识特点 (1)本单元知识重点明显突出:牛顿定律是力学的 基石,是高考必考内容; (2)本单元知识实际应用性强:STS 2本单元重要知识 (1)牛顿定律及其应用 (2)万有引力定律及卫星的运动 (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3本单元难点分析 (1)连接体问题中的有关临界状态与极值的分析; (2)综合应用中的数学问题。4一轮过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1)连接体问题中的有关临界状态与极值的分析; (2)综合应用中的数学问题。 5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 (1)本单元知识年年必考 (2)重点考查的内容有: 综合运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简单的连接体问题; 分析和处理有关临界问题; 结合最新科学技术成就考查有关天体和人造卫星运动问题 ; 与电磁学知识联系进行综合考查。(3)命题趋势 以运动形式为主线,考查动力学两类问题; 强化中学物理教学与STS的联系,考查考生从实际问题中 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在提供考生解题信息方式上创新,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加 工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对考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第四单元:动量 机械能 本单元共有9个考点,其中二类要求的考点7个。 1.本单元知识特点 (1)概念多,且抽象。如:功、功率、动能、重力势能、弹性 势能、动量、冲量等; (2)本单元涉及解决物理问题的两大方法:功和能的方法;动 量及其守恒的方法; (3)本单元与前面知识联系密切,特别是受力分析、牛顿运动 定律等; 2.本单元重要知识 (1)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2)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3.本单元难点分析 (1)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与应用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与应用4.一轮过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1)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矢量性、同一性、瞬时性认识不清; (2)对竖直方向弹簧振子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问题处理方 法不当; (3)对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混乱; (4)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的性质和大小认识不清 (5)对较复杂实际问题的模型建立感到困难。 5.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 (1)题型全面: 选择题:单独考查动量、冲量等概念;碰撞及等效碰撞为 情景的动量守恒;功特别是变力的功的计算与分析等。 实验题:单独考查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验证 。 论证计算题:综合考查处理物理问题的三大方法。(2)份量较重,分值较高 (3)能力要求高 情景新颖,文字量大:考查考生理解能力; 过程复杂,综合性强: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 条件隐蔽,思维量大:考查考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 能力。第五单元:振动和波 本单元共有8个考点,其中二类要求的考点为3个 1.本单元知识特点 (1)物理量多关系复杂; (2)图象方法、振动规律、波动规律与同学们熟知的 直线运动规律存在很大差异。 2.本单元重要知识 (1)简谐运动的动态分析及振动图象:两个模型 (2)波动规律、波动图象的理解与应用。 3.本单元难点分析 (1)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联系与区别; (2)波动问题中的多解性。4.一轮过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1)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 :与平衡位置、位移等; (2)处理波的传播问题中常漏解。 5.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 (1)分值不高年年考:单独命题,难度不大,以选择 题考查; (2)内容不多轮流考:单摆、弹簧振子、振动图象、 波动图象等; (3)注意加强对没考过的知识点的复习,如:波的周 期性、振动和波的多解性问题、衍射条件、多普 勒效应、受迫振动、共振等。第六单元:分子热运动、热和功、气体 本单元共有12个考点,且全部为一类要求。 1.本单元知识特点 (1)概念多而抽象,概念间联系密切而复杂; (2)由宏观到微观,由机械能到内能,由机械能守 恒到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2.本单元重要知识 (1)分子动理论 (2)内能、热力学定律 (3)气体 3.本单元难点分析 (1)由宏观现象引起的微观物理量变化的分析; (2)气体压强大小的判断与计算。4.一轮过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1)宏观物理量与微观物理量混杂,思维混乱 ; (2)气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找不到解题切入点 。 5.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 (1)单独命题:选择题; (2)难度不大,每年必考:基本概念入手,定 性分析较多;第七单元:电场 本单元共有10个考点,其中二类要求的考点为6个 1.本单元知识特点 (1)基础性强:是电学的基础 (2)概念多、抽象且概念间联系复杂:场强、电势、电势差、 电势能、电容等; (3)规律多且重要: 库仑定律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与偏转的规律;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变化规律等 2.本单元重要知识 (1)电场的描述,几种典型的电场; (2)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及其分析; (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电容器特别是平行板电容器。3.本单元难点分析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2)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能量关系。 4.一轮过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1)场强、电势、电势差、电势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