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通”大山大山 (Mark Rowswell) 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国际友人。人民日报海外版曾评价:“大山虽然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中国的媒体评价大山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外国人之一”。2002年大山又应邀被正式列入“加拿大名人录”。2004年大山被评为“北京十大杰出青年”,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外国人。2006年大山又荣获加拿大的最高终身成就奖加拿大勋章以表彰他为中外友好交流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09年5月大山被任命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加拿大总代表。大山回加拿大探亲,是否属于人口迁移?大山在中国定居是否属于人口迁移?如果是,属于哪一类?一、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以及人口迁移的判断1.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移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其主要有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两种基本形式。其差别如下表所示:2.人口迁移的判断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1)空间位移由迁出地到迁入地。(2)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跨国界的人口迁移为国际人口迁移,跨省界的人口迁移为省际人口迁移。如右图,A、B、C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B1到A1、A1到B2、B2到C1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而从B1到B2、C1到C2,是在区内流动,常被认为是人口流动。(3)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频繁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等不属于人口迁移,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属于人口迁移。【典例1】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划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是中国,B是美国,则A1B1为_迁移。(2)若A是江苏,B是上海,则A1B1为_迁移。(3)若C为农村,A为城市,则C1A2为_迁移,这也是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4)图中箭头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_、_,原因是_。【思路点拨】本题以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划关系图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的判断及类型。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行政区的界线。解答时应特别关注以下几点:(1)A、B、C为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它们之间的人口移动为人口迁移;在同一个行政区域内的人口移动仅是人口流动。(2)跨越国界的人口迁移为国际人口迁移,未跨越国界的为国内人口迁移。(3)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答案:(1)国际人口 (2)国内人口(3)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4)A1A2 C1C2 它们仍然属于同一个行政区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人口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2.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环境及社会经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列表分析如下: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有意识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的差别。经济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典例2】(2011海南地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 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1)(3)题。(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3)该现象会(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思路点拨】由题目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1)“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现象属于人口流动。(2)人口主要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3)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第(1)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我国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反映了人口由内地向沿海流动规模扩大的现象,从而使东部人口密度更大。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是由人口迁入而致,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第(2)题,现阶段,引发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内地与沿海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第(3)题,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内地向沿海、工矿区;农村向城市。所以人口流动利于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答案:(1)A (2)C (3)B【借题发挥】经济因素在人口迁移中的作用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也就越频繁。人们大多倾向于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更多机会,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所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较高。【备选例题】(2011合肥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2)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 B.甲、丙C.乙、丙 D.甲、丁(3)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和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影响,能够根据示意图,确定出人口迁移数所占比重最大的是2034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解答该题可按如下思路进行:答案:(1)D (2)A (3)B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