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究主题6 文化中的地理兖州六中 2012.3.25学习目标 1.学习了解人类服饰文化与地理要素之间 的关系,并能从服饰特征来判断相对应的 地理特点。 2.学习了解饮食文化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 系,并能从饮食特征来判断其相对应的地 理特点。 3.学习民居文化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并能从民居的特征来判断当地的地理环境 特点。一、服饰文化与地理 服饰的款式与地域特征有关。不同的地区 ,气候条件不同,其服饰的款式也各不相 同。观察以下人物的服饰,说说他们的服饰反 应了当地什么样的地理环境。 图片一 人物服饰腰身肥大,下摆不开叉,有利于骑 马时( ),衣袖稍长,冬季可( ),夏季可( )。皮靴翘头,适合 在( )中行走。护膝防寒御寒防蚊虫叮咬深草 巩固反馈:对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人物为我国蒙古族人民。B 图中人物服饰,表明图中人物生活的地 区 常年干旱无雨。C 图中人物服饰,表明图中人物生活在工 业发达地区。D 图中人物生活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A 图片二 此图片中人物所穿服装短小贴身,头戴斗 笠,身着筒裙,。这与当地气候( )、( )密布、( )的地理环 境相适应。轻巧的斗笠可就地取材,既能 防晒又能防雨,还可以当扇子用,可谓一 物多用。短小贴身的服装,既适合与水打 交道,又可在密林中行走方便。炎热多雨河流森林茂密 图片二中人物可能生活在以下哪个地区? ( ) A 我国东北兴安岭森林地区 B 我国广西云南地区的林区 C 日照强烈的青藏高原地区 D 西北草原地区B 图片三 此图片中人物头缠层层白色的头巾,身穿 宽大的白色长袍。这与当地气候( )、( )、( )密切相关。 长袍裹身、头缠头巾、白色大袍,有利于 ( ),保护皮肤免受伤害,防 沙、( )称为这种服饰的主要功能。干旱天气晴朗日照强烈遮挡强烈的阳光防晒 图片四 此图片中人物即使在夏天也穿皮袍。在炎 炎烈日下,他们将一只胳膊露出皮袍外, 以( ),在行走或劳动中,他们会将 双袖扎入腰间,既方便又散热;一旦气温 降低,他们有胳膊穿进袖筒。所以说,这 种服装更适应高原地区( )的气候 特点。散发热量温差变化大民居文化与地理福建土楼产生 于宋元时期, 经过明代早、 中期的发展, 明末、清代、 民国时期逐渐 成熟,并一直 延续至今。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是客家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艰辛的创业、流动的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扬中 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产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 结晶。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 奇葩”,不仅给中国乃至世界民居建筑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也对世界建筑和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 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全球客家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 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高可达四 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 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 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 饮食文化与地理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 规律可循。有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同 时,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 定的联系。这一点,从主食结构上也可看出,我国南方气 候湿热,盛产水稻,因此,以大米为主食;北 方气候相对干冷,适宜小麦等作物生长,因此 ,以面粉为主食。 山西人能吃醋,可谓“西酸”之首。 他们何 以爱吃酸? 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及东北的 朝鲜族等地居民多喜辣,我国流传有“贵 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 辣”之说。 他们吃辣的习俗反映了他们生 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北方人为什么喜欢吃咸? 我国北部是内蒙古高原,过去新鲜蔬菜对北方 人是罕见了,鲁迅先生说“胶东的白菜运往北京 ,便用红头绳系了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美 其名曰胶菜”,就是指此。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 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 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 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养成 了吃咸的习惯。南方人为什么爱吃甜食? 江苏、广东、浙江、云南等南方地居民大 多爱吃甜食。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 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茬 。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 吃甜的习惯。 北方的四合院是中 国民居的重要样式 。四合院历 史悠久,早在 3000多年前 的中国西周时 期就有完整的 四合院出现。 陕西岐山凤雏 村周原遗址出 土的两进院落 建筑遗迹,是 中国已知最早 、最严整的四 合院实例。四 合院在中国的 华北地区和西 北地区建造得 较多,以北京 的四合院为代 表。 1、四合院的四面围合构造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闭关锁国的政治思想,认为四海之内,唯我独尊 。四方形说明了要有规有矩,在政治上遵从一定 的规章制度。2、四合院体现了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闭塞的特点,封闭的构造正是小农经济的典型反映。 3、四合院的“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 宾,杂屋为附”反映了封建时期严格的等级观念,君臣有别,父子有别,夫妻有别等,等级森严 ,认为君权神授,万物尊卑有序,应遵循这个礼 数和规矩。各地民居欣赏:蒙古包福建土楼福建土楼产 生于宋元时期, 经过明代早、中 期的发展,明末 、清代、民国时 期逐渐成熟,并 一直延续至今。 安徽民居安徽歙县院落石雕各地民居欣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