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讲:彭湘玉听赏与体验 呈示(A) 中部(B) 再现(A1)“山歌风”主题 b:“呼唤式”音调 : “山歌风”主题(长笛独奏) (双簧管独奏) c:带装饰音的柔美 双簧管、长笛的简介 双簧管体为圆锥形, 管长约6070厘米; 吹嘴为一双芦竹片对 合而成的双簧,装在管 的上端。在6个指孔接 续开放时,吹出的是D 大调自然音阶(如同 长笛),记谱与实音相 同,不作为移调 乐器 。 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 奏徐缓如歌的曲调,被誉为“抒情女高音”。 由于音色甜美,更被称为“公主”。普遍用于现 代管弦乐队和管乐队的木管乐器。双簧管 为双簧管族(包括有英国管、大管、低音 大管)中的高音乐器,也是该族的代表乐器 双簧管的音色富于田园风味,具有民间牧 笛或芦笛特色。音响穿透力强,渐强与渐 弱易于控制;演奏的持续性胜过其他木管 乐器,常担任独奏性的旋律部分 。长笛简介 长笛(Flute)是木管 乐器中的高音乐器。 它的音色清澈优美, 发音灵活轻快,有人 把它比做乐队中的花 腔女高音 长笛有着宽广的音域 和多彩的音色,它既 可以吹明朗欢快的曲 调,也可以吹悲怆伤 感的曲调。 返回橱窗木管乐器是由特别坚实的 木料制成的(或由金属材料制 成,如新式长笛)管状乐器。 它们起源于古时人们用芦管或 其它材料制作的原始管乐器。 木管乐器家族包括有:长笛、 短笛、英国管、双簧管、单簧 管、大管。木管乐器双簧管的音色甜美、柔和, 表现力很丰富。它能以真挚动人 的音色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木管乐器长笛以它技巧灵活、音 色透明、柔美而著称。延伸听赏月光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简介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 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 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 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 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 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第三乐章 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 一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 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 :“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 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 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 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 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 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 朱丽叶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 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赏析: 开始部分只是叙述一件事,同时表现贝多芬 悠闲的心情,读起来语气平和;而后面部分 ,写的则是一种优美的意境和兄妹俩的想像 ,其情景由静而动,语气、语速自然随之发 生很大变化。用具体句子来说,“一阵风把蜡 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 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 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 光,按起琴键来。”这几句话,表现的是那种 朦胧的美,再想像一下当时人物的心情应该 很平和,读起来,声音轻柔,语速稍慢,语 气变化不大。读到“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 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骤然加速,语 调起伏变化很大,突出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样 子,而至“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没看 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大海 。”语速又再次减慢,尤其注意在“月光照耀下 的”后面要停顿,“波涛汹涌的大海”速度更慢 ,但每个字都极其有力,以表现出兄妹俩陶 醉在乐曲中的心情。鸟舍简介 - 动物狂欢节(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又 称动物园大幻想曲。作于1886年,是一首十分独特的作品!独 特之一是乐器编制:是由两架钢琴与九件乐器(小提琴二、中提琴 、大提琴、倍大、长笛、单簧管、木琴各一)的室内乐组成 。独特 之二是:组曲由多达十四个乐章组成,独特之三是作者大量采用通 常被认为最不足取的单纯音响模仿手法,可是却富于美感,逗人喜 爱。独特之四也是最为独特的一点:作品中不仅用了他本人以前的 音乐主题,而且还引用了其他作曲大师的许多旋律,并加以夸张、 变形、漫画化。难以断言,这是出于“善意的玩笑”、童心不泯的“恶 作剧”还是意有所指的刻薄讽刺。 其实这部作品是作者专为自己 闹着玩而写的由于其中引用其他作曲家的一些曲调,大都经过并非 善意的改动,常常带有讥讽的意味,因此,在作者在世时,除在 1887年2月在巴黎秘密为朋友演出过一次外,圣桑禁止在他生前演奏 或出版这部作品,唯独其中的 “天鹅”一曲可以例外。圣桑死后,人 们看到他的遗嘱已经取消对这部作品的各种限制,自此以后,动 物狂欢节便作为一套管弦乐组曲经常出现在各国音乐会舞台上。 在动物狂欢节中,作者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 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 野蜂飞舞:本曲选自里姆斯基克萨克夫的歌剧萨尔 丹沙皇的故事,这段是王子变成黄蜂蜇刺仇人的情景,原是里姆斯基-柯 萨科夫所作歌剧 萨旦王的故事 第二幕第一场中,由管弦乐演奏的插曲 。 今日,这首风格诙谐的管弦乐小曲,已脱离原歌剧, 成为音乐会中经常 演奏的通俗名曲。 四幕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完成于1900年,是根据俄国 文豪普希金的小说改编而成的。歌剧叙述萨旦王喜获独生子后,因受奸人的 恶意中伤,将爱儿和王后,装在罐里流放汪洋中。后来母子安然漂流到一个 孤岛上,王子终于平安长大。某日,王子救了一只被大黄蜂蜇伤的天鹅,不 料天鹅却变成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公主。这时明白了王后的无辜的父王,也带 了侍从,乘船来到这孤岛,找到久别无恙的王子。全剧最后在大团圆与欢乐 中结束。 这首管弦乐曲野蜂飞舞(又名大黄蜂的飞行)的原曲谱上记有:“ 从海面的远方,飞来一群大黄蜂,围绕到天鹅的四周,盘旋飞舞。”此曲用 小提琴或长笛独奏时,更能生动地表达出大黄蜂振翅疾飞的情景,这里选用的 是小提琴独奏的版本。全曲由半音阶的下行乐句开始, 经过旋律轻快而有 力的中段后, 又回到了第一主题。最后半音阶上升乐句,则描写大黄蜂的离 去,直到消失在视线以外小结: 音乐是见仁见智的物件,她没有具体的形象,每 个人的知识、阅历不同所感受的形象、意境就不 一样。欣赏音乐重在聆听。聆听的同时从各个不 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她,例如;音色、速度、强弱 、内部结构、旋律整体感觉等等诸多方面。我们要养成一个用“心”去聽的习惯!常做常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