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学们:你们这样就坐可以吗?按照方便合作交流、讨论的原则,自由结 合,以四人为一学习小组就坐。1324你能把它们标在板图上相应的位置吗?探究分异规律应用分异规律感受地域差异必修 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景观鉴赏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感受感受差异1、说一说:什么叫自然带?(阅读课本p58)2、贴一贴:自然带的形成。3、比一比:你能发现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图和世界气候类型模式图之间的联系吗?4、找一找:A、B、C、D、E的自然带名称。(见课本P58图)自然带:各个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分别有一定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ABCED二、地域分异规律1、从AE自然带的变化主要受何地理要素的影响?2、从AE每一个自然带沿 (东西、南北)方向延伸。自然带之间 沿 (东西、南北)更替。AD CBE03030探究规律探究结论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以热量为基础,自然带大致 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 方向更替。二、地域分异规律合作交流1、填出A-C自然带的名称 2、根据下图自然带的变化,完成下表。地域分异规 律形成原 因自然带 延伸方 向自然带 更替方 向表现明 显的纬 度 从沿海到内陆 的地域分异规 律探究结论2:水分差异 南北 东西 中纬度天山景色乞力马扎罗山景色富士山景色2、喜马拉雅山南北两坡自然带的复杂程度 一样吗?为什么?思考1、喜马拉雅山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原因是 ( )A、热量的垂直变化B、水分的垂直变化C、热量状况、水分条件及其组合上的垂直变化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探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探究结论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上的垂直变化而引起。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练一练: 赏析下列古诗词,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才从塞北踏春雪, 又向江南看杏花。从赤道到两极的 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 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沙漠中的绿洲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条件的地域组合,但是,某些 地区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和地带性分异 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海陆分布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的差异 洋流影响南美大陆太平洋沿岸的荒漠带向北一直延伸到南纬3度附近 地形起伏连一连非地带性分布现象知识窗三、地域分异规律应用辨一辨1、连云港大面积种植柑橘,海南岛大面积种植苹果。2、东部地区发展牧业、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3、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结合板图,这样安排农业可以吗?规律图示影 响 因 素 表现(规律)地带性分布非地带性 分布小 结局部环境因素的差 异。如: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洋流 、水源与地带性分布规 律不相吻合的现 象水、热差异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水分为主沿海向内陆的 地域分异热量为主赤道到两极的 地域分异1、据图分析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关系。课后探究2、搜集连云港、海南、新疆的气候、植被、土壤、地形等方面的资料,体会差异性规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