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世纪,中 国经历了三次巨变 ,每一次巨变前面 都有一位伟人。孙 中山领导的资产阶 级革命党人实现了 第一次巨变。【课标要求】 1、掌握辛亥革命的背景。 2、简单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结果, 重点把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简单归纳袁世凯夺权的原因。 4、对辛亥革命作一个全面的评价。(辛亥革命背景篇)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中华民族面临着怎样的社会问题?民族危机加深背景材料二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 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 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 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2020世纪初,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19011901年至年至1911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320多家,资本多家,资本 总额总额1 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发展,促使中国资产阶级真正形 成一个独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利用商会进行有组织的参 与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 第四组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课标分解】1、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材料三:A建立革命团体(3)军事准备(1)组织准备(2)思想准备B建立革命政党A革命思想的传播自主解疑: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回答革命爆发的条件。多次武装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B三民主义鼓舞革命斗志了解辛亥革命的条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推翻清政府统治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解决土地问题三民主义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条件、 武器、中心、代表)(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同盟会等 (7)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8)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辛亥革命过程篇)爆发:武昌起义(时间?)发展:湖北军政府成立(都督?国号?)进一步发展: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高潮:中华民国成立、约法颁布结果:(1)清帝退位(1912、2)(2)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一、背景和酝酿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二、进程、结果探究:辛亥革命的革命目标中哪些得到实现?1、创立中华民国标志: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2、 帝制(或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时间:1912年2月12日 (2)标志:清帝退位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 有各项自由权。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 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材料一、二、三体现了哪些原则或特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 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 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上皆 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实行责任内阁制;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材料四能体现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特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 立;责任制内阁(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 级性质的民主宪法。(3)目的:限制袁世凯的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4)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由袁世凯一手操办的北洋陆军,是当时中国实力最强的近 代新式陆军,这是袁世凯获得支持的政治资本。袁世凯与北洋军阀部分 将领合影材料一:原因一:拥有军队3、简单归纳袁世凯夺权的原因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各国使节的合影原因二:帝国主义的支持材料二:简单归纳袁世凯夺权的原因1、“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切通过。” -张謇(立宪派)给袁世凯的密电 2、孙中山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时,也致电袁世 凯,表 示“虚位以待”。原因三:立宪派拥护、革命派的软弱材料三:列强的支持革命派软弱立宪派的拥护1912年3月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简单归纳袁世凯夺权的原因原因拥有军队(辛亥革命功绩篇)(辛亥革命功过篇)一、背景和酝酿 二、进程、结果 三、评价辛亥革命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 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83 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 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 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 ,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 、礼帽 请回答: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思想理性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思想理性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经济工业化: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工业化: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对辛亥革命作一个全面的评价政治民主化:推翻了政治民主化:推翻了2000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级民主共和国社会习俗的革新:推进了社会习俗的近代社会习俗的革新:推进了社会习俗的近代 化化对辛亥革命作一个全面的评价材料五: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党命虽然进了城,倒还 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 ,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 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阿Q正传问题:据材料五,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是什么?造成局限 性的原因是什么?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社会性质;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小结:(1)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条件。(2)辛亥革命的过程:武昌起义湖北军政 府成立十余省宣布独立中华民国成立、临 时约法颁布清帝退位、袁窃取革命果实。(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特点、性 质及意义。(4)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5)全面评价辛亥革命:进步性和局限性。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 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C.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的消息 D.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的特别 规定是 ( ) A、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实行责任内阁制 C、增加副总统权力范围 D、限定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 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 因为它(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通过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 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 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 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 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谢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