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4 页 人民邮电 /2014 年 /3 月 /21 日 /第 005 版 移动互联 4G 终端战局已开 遥歌 香叶 解语 晓中 丛文 阳春三月,运营商扎堆儿发布各自的 4G 终端战略,人们对于 4G 商用的期待也随之高涨起来。一时间,五模终端、全网通手机、一体化终端策略等火热出炉的新鲜词汇扑面而来。华为Mate2、酷派 K1、中兴 Nubia X6、 OPPO Find 7 等已经发布或者即将发布的新款 4G 手机纷纷涌现,终端市场着实热闹。由此不难看出,中国的 4G 终端战局正式拉开了序幕,变革也正在发生。那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究竟哪种战术会更胜一筹?谁最终又会成为终端世界里的霸主?谁又能够在 4G 终端盛宴中赚得盆满钵满?这么多的疑问,都等待着时间和市场给出最终的解答。编者 1 五模十频,融合与低价间的艰难舞步? 中国移动于近日重新修订了中国移动定制终端产品白皮书 ,明确自 2014 年 5 月 31 日起,其送测 4G 定制手机将全部支持 5 模 10 频。虽然中国移动去年年初就提出要支持“ 5 模 10 频”或“ 5 模 13 频” ,但在第四季度作出了调整:在千元以下机型支持 3 模 4G 手机发展。这让一些芯片和终端制造商稍微舒了一口气,但仅仅过了三个月,又恢复了“必须支持 5 模”的要求,这让业界产生不少质疑和抱怨。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去年年底提出, 2014 年,中国移动计划销售 TD 终端 1.9 亿 2.2 亿部,其中 4G TD-LTE 终端超过 1 亿部。而整个 2013 年,中国总的手机销量超过 3 亿部。两组数据对比可以粗略看出,中国移动在中国的手机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最近中国移动终端策略的改变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 不管是 5 模还是 3 模,其实对于用户而言,使用体验并无太大区别,更多是影响到一些国际漫游客户,那为什么中国移动还要冒着“犯众怒”的风险坚持要“ 5 模”呢?说到底还是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使然。 中国联通在 3 月 18 日宣布正式启动 4G 发展,中国电信也在一个多月前启动 4G 商用,虽然中国移动在 TD-LTE 方面有着其他两家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发展势头也还不错,但面对两家竞争对手的出招、 FDD 这记随时可能打出的重拳,以及争取包括国际漫游客户在内的高端市场的诉求,中国移动的神经正逐步紧绷。保证自己的客户不因终端制式的不同而“倒戈” ,给他们一个“万能终端” ,用良好的网络、服务、资费来吸引他们,看来也许能够让运营商和用户同时成为受益者,但这却给手机市场带来新变革。在融合多制式与低成本战略间,终端市场谨慎而行,谁都不愿意错一个舞步。 对于 5 模的要求,高通是目前最能满足市场的芯片厂商,可以说它高枕无忧。但国内其他芯片厂商要么是研发实力相对薄弱,要么是因为本就要规避高通在 CDMA 领域的专利,而没有在WCDMA 和 FDD 等方面下功夫,再加上工艺水平不占优,因此一时间很难满足较高要求。这不仅是时间的问题,它也将成本压力传导到了手机制造厂商,势必会拉高手机价格,而这又与大规模发展 4G 所需的中低端手机相悖。 总之,现在的 4G 手机市场充满了各种矛盾,未来趋势也不甚明朗,在时间紧与任务繁重间、在低售价与高成本间、在竞争策略和用户需求间,各方都在极力寻找一个平衡点。显然,当前做到这一点还很难。 2 全网通手机为 4G 铺路? 3 月 10 日,中国电信宣布推出“全网通”系列手机。所谓全网通手机,是指可以同时兼容中 第 2 页 共 4 页 国电信 CDMA 网络、中国移动 GSM 网络以及中国联通 GSM 网络的手机,这意味着用户无需更换原先的号码,只要新增一个电信号码,就可以使用天翼 CDMA 网络、中国移动 GSM、中国联通 GSM 网络的数据业务。 有些消费者可能感到疑惑:全网通手机和中国电信之前推出的双卡双待手机有什么区别?据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的双卡双待手机,只有中国电信的那张卡可以上网。而此次推出的全网通手机,卡槽里的两张卡既可以打电话,也都能够上网。这就省去了用户更换手机号码的不便,可以在保留原有号码的基础上,体验中国电信的数据业务。据了解,电信首批将推出 80余款全网通手机,既有几百元的低端机型,也有两三千元的中高端明星机型。目前,首款电信全网通旗舰手机优思 XC2 电信版已经在全球首发。中国电信表示,依靠这种创新型杀手级终端,能够实现天翼终端的全方位布局,不仅给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能性,也为终端厂商的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自从经营 3G 业务以来,中国电信的终端策略可以说是“兼容并蓄” ,无论是之前推出的双卡双待手机还是四通道手机,都充分考虑到了存量客户不愿更换原有号码的心理,于是,用“做加法”的方式来吸引用户可以保留原先的号码,只需新增一个电信的号码就可以。全网通手机其实是对这种策略的一种延续。中国电信表示,未来将把全部的 3G 双卡双待机纳入“全网通”手机品牌中。 今年 1 月,中国电信公布的运营数据显示,当月移动用户流失 80 万,原因主要是由于竞争对手推出 LTE 服务及加强营销推广,加剧了市场竞争。 2 月 14 日,中国电信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商用 4G 业务,但目前还是只对外开售数据卡业务, 4G 手机仍未见踪影。业内专家分析,虽然受制于政策因素,但中国电信仍在 4G 终端领域积极布局,此次推出全网通手机,正是为 4G 手机铺路。反观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竞争对手,移动早在 4G 牌照发放前就在部分城市开始了 4G手机的试商用;中国联通在本周的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近期将推出 25 款 4G LTE 终端。面对竞争,如何加快推进天翼 4G 手机的产业化进程,加强在重点城市的 4G 网络深度覆盖,这将是中国电信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3 “一体化”策略能延续优势吗? 1 亿部定制终端、 42Mbps 下载速率、八核巨屏、多项优惠政策尽管 FDD LTE 的 4G 牌照尚未发放,中国联通凭借 3G 时代积累的网络与终端优势,于 3 月 18 日在深圳正式启动 4G,并开始实施 4G 和 3G 一体化终端策略。 终端数量丰富、款式多样,是中国联通自 3G 时代以来的优势,而今进入 4G 时代,终端优势仍在。 3 月 18 日, 在 2014 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 中国联通发布 61 款终端产品, 其中 4G LTE终端 25 款(含 2 款 MIFI 和 1 款上网卡) , 42M 终端 28 款,创新型终端 8 款。中国联通 2014 年终端销量预计将达到 1.88 亿部,其中 LTE 及 42M 定制机将达到 1 亿部。产业链成熟、合作伙伴多,让中国联通在 4G 终端领域继续领跑。在 2014 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联通发布的61 款终端产品来自三星、联想、酷派、华为、金立、小米、诺基亚、 HTC、中兴等 24 家主流手机厂商。 网络速率,可以说是决定用户移动互联网体验的最重要因素。 2013 年年底,中国联通已将全网升级至 HSPA+ 42M 网络, 2014 年,中国联通将继续坚持 “网络领先、业务领先、服务领先” ,全面实施 4G 和 3G 一体化终端策略,实现“移动宽带终端”领先目标。 “双卡 LTE、八核巨屏、全线 42M” ,这是联通定制机的三大特点。而采取明星终端战略,在 3G 时代就是中国联通的拿手好戏,率先引入 iPhone,曾经为中国联通在国内 3G 终端市场确立明显优势。进入 4G 时代,中国联通仍选择让明星终端“打头阵” 。在中国联通刚举办的合作伙伴大会上,明星终端登台亮相:三星 GALAXY S4 4G、三星 GALAXY Note3 Lite 闪亮登场,全球首款 LTE 双卡千元机酷派 K1 星光闪耀,华为 Ascend Mate2 4G、 HTC One Max 4G 等 LTE 产品大放光彩。此外还发布了众多 42M 终端,以及 Nokia XL、 vivo X3SW、荣耀 X1/3C、红辣椒等 第 3 页 共 4 页 创新型产品。 价格是决定终端销量的重要因素。高端手机只能吸引一部分用户,中低端手机才是多数消费者的选择。 3 月 19 日下午,中兴通讯联合中国联通推出了大屏 4G 智能手机中兴“大 Q” ,以及多款 4G 数据终端产品。据了解, “大 Q”定价仅为 999 元,是中兴与联通合作推出的首款千元级4G 智能手机。在资费方面,中国联通优惠的 4G/3G 一体化套餐合约计划,将为 4G 终端销售提供强大的助推引擎。在定制终端方面,中国联通还将深化产品差异化,不断推出种类更丰富、性能更优越、功能更强大、价格更实惠的 4G 终端。 4 国产手机厂商跟得上吗?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国产手机厂商迅速崛起,与外国先进制造商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他们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也开始拥有一席之地。 4G 多模手机风潮掀起,国产手机厂商能否跟得上? 当前,四家主流智能手机厂商,号称“中华酷联”的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已经跻身全球智能手机份额前 10 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苹果和三星仍然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近 50%的份额,以“中华酷联”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上马五模手机,手机制造商首先要面对的是成本压力。从三模到五模,能够选择的芯片厂商更少,专利费用在增加,这将直接导致手机产品出厂成本的增加。 某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如果厂商采用高通的芯片解决方案,那么每一部手机的成本将增加140 元左右,再加上专利费用,每部手机增加的成本在 100 元到 200 元之间。这笔成本对于第一军团的“中华酷联”来说都不是小数目,那么对于大多数尚处在起步阶段、规模较小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就更难承受。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只有高通公司的五模十频解决方案较为成熟。 按照高通的专利收费模式,厂商除了需要支付硬件芯片的价格,还要再按照整机价格 4%至 5%的比例支付专利费用。根据粗略估算,一部五模 4G 手机销售后,高通要拿走售价近 20%的份额。这笔费用对于份额和利润严重倒挂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净利润。 另一层面的成本压力来自于运营商的补贴政策的变化。国产手机厂商能取得今日的市场地位,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运营商对于移动终端的大力推动和补贴。以中国移动为例,其为厂商提供的资源就包括成本补贴、话费补贴和终端销售酬金三部分。尤其在 TD-SCDMA 发展期间,厂商无需缴纳专利费用还享有高额的补贴,大力推动了 TD 终端的繁荣,也使得千元智能手机得到快速发展。进入 4G 时代,千元 4G 五模手机碍于成本压力很难在短时间内成熟起来,运营商的终端策略也在调整,国产厂商少了助力,发展 4G 手机压力更大。 即便能够解决成本问题,五模 4G 手机技术复杂、研发难度大等困难也摆在国产厂商面前。很多国产厂商尚不具备研发和设计能力,所谓品牌经营停留在销售和推广层面上,他们要想跟上五模 4G 手机的发展步伐很困难。 尽管困难很多,但仍要抱有坚定的信心。开始参与国际竞争的国产手机厂商自身已经拥有了很强的实力。华为、中兴和酷派等厂商已经推出了五模十频的 4G 手机,相信他们面对新的竞争仍然会勇往直前。 5 芯片产业的又一个“桥头堡”? 当全世界的芯片产业正呈现“收缩”态势时,中国的芯片产业却反其道而行之,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其生命力来源,自然非 4G 莫属了。而眼下,中国的芯片产业似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桥头堡”多模芯片。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高通作为芯片产业的“领头羊” ,目前其“一家独大”的霸主地位仍难以撼动。客观来看,这对于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自然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无论是终端还是网络设备,都将因为受制于高通而导致成本的居高不下。 那么,这一不利局面能否因为中国 4G 的全面商用而发生改变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