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册电气工程师培训讲课提纲一、大纲对本章的要求二、本章主要依据的规范及手册三、本章的主要内容一、考试大纲要求熟悉建筑物内综合布线设计要求15章 室内布线* 原大纲的要求 1 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 2 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法 3 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系统指标及测试 方法二、本章相关规程规范 1.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2. JGJ/T161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3. GB16895.62000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 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52章:布线 系统) 4.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 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5.3 综合布线综合布线(结构化布线)为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支持电话和 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包括:数据、图文、图像传输等;综合布线的作用:在建筑物中作为计算机和电话网络的布线。综合布线的特点:方便灵活,避免工作位置变动引起布线改变15. 3.1 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15. 3.1.1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人员的一个标准工作位配置工作区子系统设备:单、双、四孔信息插座(面板与RJ45模块);光纤插座 (ST、SC);适配器:用于与其他设备的接口转换,极少采用15.3.1.2 配线(水平布线)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配线间的配线架至信息插座之间的缆线水平缆线规格:4对双绞线,分5类、超5类、6类;非屏蔽UTP、屏蔽STP、 FTP两芯光纤:多模、单模15. 3.1.3 干线(垂直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连接设备间主配线架与楼层配线间分配线架 之间的缆线垂直干线的规格:大对数铜缆:常用3类25对、50对等,多用于语音通讯。室内光缆:多用于数据通信 15. 3.1.4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计算机房设备和电话通讯设备网络设备、总配线架 。15. 3.1.5 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对系统进行管理的设备,包括:配线架及机柜、接线模块、铜缆和光缆跳线、模块的标志 和记录等;15. 3.1.6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连接不同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及附属设备15. 3.2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法15. 3.2.1 系统设计标准按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分为:综合配置、基本配置、 最低配置;实际工程中按照实际需要,基本不采用上述标准。15. 3.2.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按照用户数据传输带宽要求选择系统的等级:如5类、超五 类。 六类铜缆、多模光纤、单模光纤等;见表按照用户数据传输安全等级选择系统的种类:如非屏蔽系 统(UTP)、屏蔽系统(STP、FTP)、光纤按照用户使用要求和投资状况选择系统的管理方式:如夹 接式、插接式、电子配线架等按六个子系统进行设计; 15. 3.2.3 工作区设计要求 工作区信息插座的设置标准:办公区5-10平米一个工作区,一个双孔信息插座 ;见表格信息插座的面板:单、双、四孔,带数据、语音标识。信息插座的模块:直、斜45,卡接式。信息插座模块的接线方式: EIA/TIA568A、B两种接线方式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安装规定 :墙面安装:86盒及面板、用户端集线箱、距地300mm桌面安装:水平线缆布在吊顶、地面线槽中,装修时安装 。地面插座:圆筒型、方型,防水、防火问题。每个工作区应设置电源插座15.3.2.4 水平布线子系统设计要求不分数据和语音全部采用同类4对铜芯对绞线,每个信息插座 一根, 增加灵活性。水平线缆的根数取决于信息插座的数量。水平布线的长度限制:90米(总长不超过100米)水平线缆采用24号线规,通过电流能力弱,仅为5mA。由配线间出来在吊顶中走线槽,进房间时改穿管敷设。可根据用户投资、管理及装修方式,选择线路敷设的方案。管径的截面利用率见教材,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一般低于45%。15.3.2.5 垂直干线设计要求 语音:3类UTP大对数电缆,数量为电话语音口的1/2,或根据 用户需求。数据:光缆,每48个信息插座配2芯光纤,考虑一定数量备用大对数铜缆,每24个信息插座配4对对绞电缆。水平配线间位置和数量选择:位置靠近中心,满足最远线 缆长度要求,可与弱电竖井合并设置,考虑通风、空调、照明、检 修电源插座。水平配线间配线架选择:多安装在19英寸标准机柜内,分 区域设置机架可选择25对的110配线架,10对或8对的模块,或RJ45 插接式模块配线架数量选择:水平线缆+垂直线缆机柜前留有检修空间竖井内有良好接地极系统的分级和传输距离限值 见表15.3-1。15.3.2.6 设备间要求 设备间的位置、面积、抗震要求;电源要求。温、湿度要求、通风防尘措施、电源要求;设备安装 要求15. 3.3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系统指标及测试方法15. 3.3.1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系统指标 链路传输的最大衰减限值见表 15.3-3;线对间的近端串音衰减限值见表 15.3-4;电缆接口处的回波损耗限值见表 15.3-5;链路衰减与近端串音衰减的比率(ACR)值见表 15.3-6;直流环路电阻限值见表 15.3-7;光缆波长窗口的各项参数见表 15.3-8;线对的传播时延限值见表 15.3-9;光缆布线链路的衰减限值见表 15.3-10;多模光纤链路的最小光学模式带宽见表 15.3-11;链路任一接口的光回波损耗限值见表 15.3-12。15. 3.3.2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方法 基本链路测试连接 见图15.3-2;信道测试连接 见图15.3-3;测试内容 ;光纤链路测试方法 。四、样题解答1.布线及敷设方式应根据下列那些因素确定A.应避免外部热源、灰尘聚集及腐蚀或污染物存在对布线系统带 来的影响;B.建筑物的伸缩、沉降等各种外界应力作用而带来的损害;C.应根据5a10a发展规划确定;D.应根据15a20a发展规划确定。答案:A,B。2.布线用塑料管、塑料线槽及附件的氧指数是多少?A.24以上;B.25以上;C.26以上;D.27以上;答案:D。3不宜在同一层电缆桥架上敷设的电缆,下列答案中哪些是正 确的?.1kV以上和1kV以下的电缆。.同一路径向一级负荷供电的双回路电源电缆。.正常电源与应急电源电缆线路。.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A、 B 、C、 D、答案:D、4电缆桥架与一般工艺管道平行敷设时,其最小净距为(A)。A0.4m;B0.35m; C0.3m;D0.25m; 5平行敷设的室内电气线路与其他管路之间的最小近距为(A,B )。 A 热水管与电缆0.5m; B 通风管与母线0.1m; C 上下水管与电缆0.3m; D蒸汽管与裸导(母)线1.5m;6综合布线系统应是开放式(C)结构。 A 总线拓扑; B 环形拓扑; C 星型拓扑; D. 树型拓扑;7综合布线系统水平电缆长度的限值是多少?(C)A 75m;B 80m;C 90m;D100m8综合布线电缆于电力电缆的最小净距是多少?(D)A 与380V电力电缆2KV.A平行敷设时,300mm;B 与380V电力电缆25KV.A平行敷设,有一方在接地的钢管中, 300mm;C 与380V电力电缆5KV.A平行敷设,双方都在接地的钢管中, 300mm;D与380V电力电缆25KV.A平行敷设时, 300mm;9墙上敷设的综合布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最 小净距是多少?(A,D)A 避雷引下线:平行时1000mm,交叉时300mm;B 保护地线:平行时200mm,交叉时200mm;C 给排水管:平行时200mm,交叉时200mm;D热力管(包封):平行时300mm,交叉时300mm;10墙上敷设的综合布线电缆高度为10m时,与避雷引下线 的交叉净距是多少?(C)A 300mm; B 400mm;C 500mm;D600mm;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