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7课 启蒙运动第7课 启蒙运动第7课 启蒙运动 课标要求:1、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第7课 启蒙运动一、背景 1、自然科学取得很大 , 教会的很多说教进展不攻自破2、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摆脱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第7课 启蒙运动一、背景二、过程: 兴起(17C , 国)高潮(18C , 国)英法三、核心: 理性用 去认识判断理解事物自己的智力第7课 启蒙运动一、背景二、过程: 兴起(17C , 国)高潮(18C , 国)英法三、核心: 理性用 去认识判断理解事物自己的智力四、法国启蒙思想家:下列属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是( )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康德A. B. C. D.A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第7课 启蒙运动一、背景二、过程: 兴起(17C , 国)高潮(18C , 国)英法三、核心: 理性用 去认识判断理解事物自己的智力四、法国启蒙思想家:下列关于伏尔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是其代表作之一 B.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 C.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共和制 D.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哲学通讯C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第7课 启蒙运动一、背景二、过程: 兴起(17C , 国)高潮(18C , 国)英法三、核心: 理性用 去认识判断理解事物自己的智力四、法国启蒙思想家:下列对孟德斯鸠的评述,错误的是( ) A.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B.他主张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属于总统、议会和法院 C.他认为法律应是理性的体现, 其代表作是 D.它的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论法的精神B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第7课 启蒙运动一、背景二、过程: 兴起(17C , 国)高潮(18C , 国)英法三、核心: 理性用 去认识判断理解事物自己的智力四、法国启蒙思想家:下列关于卢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的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 B.他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 C.他认为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 D.他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贫富悬殊D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第7课 启蒙运动一、背景二、过程: 兴起(17C , 国)高潮(18C , 国)英法三、核心: 理性用 去认识判断理解事物自己的智力四、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五、德意志启蒙思想家康德 下列对康德的表述,正确的是( ) 他著有 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总结 他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他强调人的重要性,认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他认为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同时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 A. B. C. D.纯粹理性批判D第7课 启蒙运动一、背景二、过程: 兴起(17C , 国)高潮(18C , 国)英法三、核心: 理性用 去认识判断理解事物自己的智力四、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五、德意志启蒙思想家康德 六、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 冲击了欧洲 统治封建专制2、推动了法国 的爆发大革命3、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 的斗争民族独立回答“学思之窗”思考题:启蒙思想家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主要有( )以理性为核心, 抛弃了人文主义。 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高度。 不披任何外衣,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更彻底、更鲜明。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以法治国等,为未来社会设计了明确的政治蓝图。 A. B. C. D.B启蒙运动背景资产阶级摆脱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过程:起源(17世纪,英国)高潮(18世纪,法国)核心:理性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 反对君主专制, 倡导君主立宪制 提倡天赋人权,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 主张:三权分立学说,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意义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卢梭阐述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思想 认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本课知识网络人应该独立思考, 理性判断, 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康德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内 解放了人们思想, 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影响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理解事物作业: 步步高第7课课时作业文科班不做第11题,理科班只做选择题。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