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江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传染病防治专项报告合 江 县 委 、 县 政 府 高 度 重 视 传 染 病 防 控 工 作 , 建 立 健 全 疾 病预 防 控 制 体 系 , 财 政 、 卫 生 、 教 育 、 环 保 、 公 安 、 食 药 监 等 各 级各 部 门 分 工 协 作 , 密 切 配 合 。 2010 年 至 今 , 全 县 无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无 接 种 事 故 发 生 , 无 院内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或导致的死亡事故发生。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达到规定要求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长江、赤水河交汇处,东北部与重庆江津接壤,南连贵州赤水市、习水县,西邻泸州市龙马潭、纳溪区,西南角接叙永县。面积 2242 平方公里,辖 27 个乡镇,284 个行政村,总人口数 90.39 万人。建 立 健 全 了以 县 疾 控 中 心 、 乡 镇 公 卫 科 、 村 卫 生 室 为 主 线 的 县 、 乡 、 村 三 级传 染 病 防 治 体 系 。合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疾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全面良性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采取政府目标管理、查漏补种、专项督查等措施,保障传染病防治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县政府在 2010、2011、2012 年均召开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对免疫规划等疾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下发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改善民生的通知等文件,强调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切实做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和强化免疫工作,并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经费,切实落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补助经费。副县长代表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把脊灰强化免疫、麻疹查漏补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平台建设等列入目标考核。县卫生局把疾控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首位,与各乡镇中心卫生院签订目标责任书,健全了疾病控制专项督查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合 江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成 立 于 2005 年 1 月 , 建 筑 面 积 4300平 方 米 , 其 中 实 验 室 面 积 为 2100 平 方 米 。 配 齐 配 强 卫 生 专 业 技 术人 员 , 实 验 室 设 备 完 善 , 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超净工作台、倒置显然微镜、荧光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电子分析天平、低温冷冻离心机、二氧化碳培养箱、微机极谱仪、300 毫安 X 光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监测仪、噪声监测仪、X 射线监测仪、 射线监测仪、温湿度自动检测仪、风速监测仪、大气采样器、10 立方米冷库等仪器设备。二、医疗机构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院感制度、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健全乡镇卫生院设立了公共卫生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了感染管理科,分管院长负责传染病管理,配备 2 名以上的人员从事感染管理等传染病防制工作,配备了传染病网络直报所需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有工作经费保障,建立健全了疫情登记、报告、门诊日志规范使用等传染病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规范设置发热门诊、腹泻门诊,并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台(点) ,对所有来院就诊病人均视为感染病人来防护,接诊时戴帽子、口罩、手套。对在入院时发现或住院期间筛查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首诊医生、检验科通知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向分管院长汇报,同时通知相关科室对该患者进行严格隔离和职业暴露防护,在隔离期间该患者所产生的一切废弃物均按医疗废物处理,该患者出院后由感染管理科进行连续三次空气、物表监测,合格后才能收治新病人。对各科要求新购进的消毒器械,由感染管理科对该消毒器械进行论证后方可购买。通过各种措施有效控制传染病在医院内传播,无院内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或导致的死亡事故。三、医疗废弃物、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环保、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 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鉴定和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围绕医疗废物和医院废水的环境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避免危险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要求辖区内主要医院制定完善医院废水处理日常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采取定期检查制度、不定期抽查制度及见面约谈等方式严格执法。我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医疗废弃物由泸州市保康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统一收集和处理。三年以来,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含村卫生所)共产生医疗废物 262090 公斤,全部交由泸州市保康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理 262090 公斤,处置率为 100%。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建造了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与病房、居民区等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管理人员严格按污水处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药物的投放,定期开展污水中总余氯、粪大肠菌群、致病菌等有管指标的监测工作。四、全县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疫情报告及时,处理规范。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2%卫生部于 2005 年为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配备了网络直报计算机,我县 27 个乡镇全部配发,县属医疗单位自行配备,层层培训网络直报人员,取得传染病网络直报资格后才允许上机操作。从 2006 年 1 月起,我县所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均实现了网络直报。疾控中心按月、年进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和网络直报质量,杜绝迟报、漏报、瞒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定期进行考核以及传染病处置的应急演练,加强全县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发热门诊、腹泻门诊,在提高网络直报率的同时加强了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合江县传染病报告质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市前列。按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要求,每年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全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小于 2%。五、加强免疫规划工作,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95%。2010-2012 年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率98%一是加强接种门诊建设。积极推进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城区内接种门诊实行按日接种,农村地区接种门诊实行按旬或逢场天接种相结合,保证每周 2 次以上接种。各级接种门诊将安全注射作为首要工作,保证一人一针一筒,全县至今无一例接种安全事故发生,安全注射率达 100%。二是加强扩大免疫规划工作。认真贯彻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 ,切实加强冷链和疫苗管理,对适龄儿童及时建卡建证,根据各乡镇接种率抽样调查和日常督导工作报告,全县常住儿童建卡建证率达 98%以上。积极开展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和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县教育局、卫生局每学期都联合组织对各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三是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从 2007 年底我县开始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2008 年 4 月全面启动县、乡预防接种信息网络体系并良好运行,2012 年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全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共享与规范管理。四是做好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疾控中心制订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实施方案,对在我县范围内居住满 3 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纳入免疫规划常规管理,流动儿童建卡建证率达 95%以上。各接种单位及时做好本地外出儿童管理工作,通过村和社区,动态掌握儿童外出、返乡时间,及时转卡;利用春节等节假日对长期外出儿童进行查漏补种或索查外地的接种资料;对寄居在本辖区范围的流动儿童建立专门的接种卡,准确、如实地记录接种情况,并按时上报相关报表;对首次到接种单位接种的儿童主动向其监护人索取该儿童既往的接种信息。2010 年以来,根据常规免疫接种报表统计,全县适龄儿童五苗常规免疫接种率保持在 98%以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达到国家要求。六、临床用血 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达 100%。一是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无偿献血事业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是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各部门、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保证了无偿献血工作时时有人抓,次次有人管。在开展无偿献血的活动中,县领导还率先挽袖献血,发挥了领导的表率作用,从而影响并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二是宣传到位。我县充分利用合江电视台、 合江通讯等媒介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工作。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出版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做到人人皆知,使全县各级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到无偿献血是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高尚善举,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经济利益的一件大好事。三年来,我县共组织 10385人参加了无偿献血,献血总量达 2000000 毫升。七、重大疾病控制按期完成国家规划要求,近三年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院内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或导致的死亡事故2010 年以来,我县开展了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省级结核病防治项目、中央补助结核病防治项目、中央补助艾滋病防治项目、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县项目、乙肝防治项目等重大疾病控制项目,均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工作,近三年城区内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院内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或导致的死亡事故发生。结核病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项目要求。2010 年 1 月 1 日至2012 年 3 月 31 日全县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肺结核病人 1500 余例,免费治愈肺结核病人 1000 余例,肺结核病人发现达到国家下达的 70%的目标,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到 85%以上。艾滋病防治成效明显。县、乡疾控机构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 、在县乡政府的领导重视下,多部门积极配合,各司其职,积极开展多项国内国际艾滋病防治项目,对重点人群进行了综合干预。开展了艾滋病监测工作和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建立了美沙酮门诊,受治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在册人数已经达到183 人,门诊受治人数已经突破 126 人。开展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和 HIV/AIDS 网络疫情直报工作,使我县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