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9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5页 / 共49页
第6页 / 共49页
第7页 / 共49页
第8页 / 共49页
第9页 / 共49页
第1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观美景,猜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意境、画面)(意境、画面)村 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4分)晚籁(晚籁) 夜晚或傍晚时的各种天然响 声 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 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自然界一切的声 音);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 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 行走兴致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 阳下默默无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 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 极了我的家乡! 武陵春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舴(z)艋(mng)舟 :一种形似蚱蜢的小船。答案展示答案一:这首诗描写了山菊初黄,棠梨叶落, 荞麦花开的景象。答案二:夕阳西下,作者骑马穿过山经,看到 菊花慢慢变黄,马儿悠然自得,在夕阳的映照 下,千山万壑此时无声胜有声,树叶飘落,荞 麦花开的景象。答案三: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 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景图。骏马在山川行走,菊花微微泛黄,任凭马儿 悠然自在的驰骋,千万的山谷回荡着秋声, 无数的山峰在斜阳中默默地伫立,棠梨叶已 落,呈现胭脂的颜色,如雪的荞麦花开,传 来淡淡的幽香。 请你来赋分!说明理由。答案展示答案一:这首诗描写了山菊初黄,棠梨叶落, 荞麦花开的景象。答案二:夕阳西下,作者骑马穿过山经,看到 菊花慢慢变黄,马儿悠然自得,在夕阳的映照 下,千山万壑此时无声胜有声,树叶飘落,荞 麦花开的景象。(1分)(2分)答案三: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 的秋日山村晚景图。骏马在山川行走,菊花微微泛黄,任凭马儿悠然 自在的驰骋,千万的山谷回荡着秋声,无数的山 峰在斜阳中默默地伫立,棠梨叶已落,呈现胭脂 的颜色,如雪的荞麦花开,传来淡淡的幽香。 (4分 )答案二:夕阳西下,作者骑马穿过山径,看到菊 花慢慢变黄,马儿悠然自得,在夕阳的映照下, 千山万壑此时无声胜有声,树叶飘落,荞麦花开 的景象。满分的理由: 答题步骤全,内容全面,语言生动优美描绘画面 找全意象词 找到修饰语 展开联想、想象,使之成为浑然一体的画面 ,语言力求流畅优美,要忠于原诗。 尽量点明时间、地点,概括画面的总体特点 。(可总括可总结)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14分分 析析 意意 境境 型型 一般提问: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 1、概括诗中的画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 )的氛围 2、描绘画面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古诗词鉴赏中画面特点常用词语1 恬淡闲适 安谧恬美 优美宁静 宁谧悠远 2 华美艳丽 明快活泼 热烈欢快 生机勃勃 3 清新自然 空灵悠远 朴素自然 清新明丽 4 孤寂冷清 空寂寥落 萧瑟凄冷 荒芜空旷 5 雄伟壮丽 辽阔苍凉 深远辽阔 雄浑悲壮诗歌首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答案】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 画面。华美的小船系在岸边的杨柳树 下,静静停泊在碧绿的春水之上。巩固演练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 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 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 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 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 息。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唐)贯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鸂鶒 (xch)一种像鸳鸯的水鸟。 请分析诗歌中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参考答案:池塘里,蒲草森森,长得 茂密繁盛,形成黑压压的一片,微风 吹过,带来阵阵清香。一对鸳鸯鸂鶒 ,悠闲自在,嬉戏觅食,就如岸上的 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到处都是 一片翠绿葱茏的桑树和柘树,长势繁 密幽深。(3分)描绘了一幅静谧恬淡 的春晚之景。(2分)回忆复习答题要点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 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 作简要赏析。4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 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 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 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 静谧的气氛。(4分)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 赏析。 答:“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呈现了出来 。“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 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 思。(4分) (1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 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 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4 分) 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说明营造出静遗气氛的,给2分 。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丞相了出来。“随”字形 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 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4分) 对“过”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对“随”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 。 写景句的作用提问方式:1、这首诗(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这首诗(词)开篇(首句)的作用是什么?3、找出写景句,并分析其作用。4、这句的表达效果是什么?写景句的作用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2、渲染气氛,为主题服务。奠定诗歌感情基 调。3、交代时间,时令,天气状况,地点等内容 。4、先言他物,引起下文。(起兴)写景句的作用答题要注意层次,步骤。每首诗中的景物描写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有时不仅 是一种作用,而是多种作用交织在一起,所以在鉴赏 诗歌或是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诗歌本身 去鉴赏分析,总结积累。内容作用+ 结构作用情感送人到松江 俞桂 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的小 舟的景象 交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 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 衬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感, 为下文写离愁做铺垫。 西风萧瑟入船窗,写景句的作用南乡子 唐 李王旬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 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词中借景抒情, 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等意象,勾 勒出一幅凄凉伤感的画面, 营造了凄凉孤寂的氛围 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为下文表达 作者的浓浓思乡之情做铺垫)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阮,音为run阮 郎 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 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 【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 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 微微的波纹。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 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 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这更加 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 露出来。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 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阮 郎 归 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 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 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 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阮 郎 归 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 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 ,沉吟应劫迟。 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 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 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 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 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 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阮 郎 归 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 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 ,沉吟应劫迟。 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 围棋术语。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 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 、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 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 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阮 郎 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