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 北部湾经济区在国家经济战略中的地位(一) 、北部湾的现状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是指广西沿海、广东雷州半岛、海南西部、以及越南东北部所处的区域,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两国四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北部湾顶端的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所辖的区域范围,同时也包括玉林和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土地面积 42.5 万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3 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1595 公里,人口 1240 多万。北部湾经济区海岸线、海洋、淡水、土地、农林、旅游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生态系统优良,人口承载量大,开发密度低,发展潜力非常巨大,是我国沿海地区规划布局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最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二)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战略意义八十年代随着前苏联的解体,柏林墙的倒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结束。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与国之间政治、军事上的对抗,转变为经济联盟对经济联盟之间的对抗。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联盟,北美贸易联盟和欧洲共同体,联盟成员国使用统一的货币,共担风险,共御危机;共同抵制经济入侵和渗透。当然,这种经济联盟也包含着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全方位的合作。面对这样一种格局,中国该怎么办?中国处于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模式,韬光养晦、忍辱负重的阶段。与之单枪匹马的对抗,显然是不明智的。适应世界潮流,采用经济联盟对抗经济联盟是最佳方式。中国该和谁联盟?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全方位考虑,东盟是最合适的对象。东盟包括“柬、文、印、菲、缅、越、老、新、马、泰”加上中国形成东盟 10+1 的格局,再加上日本、韩国就是目前的 10+3 的现状。从人口上来说,它是世界最大的经济联盟(18 亿) ,从经济规模上来说,它是世界第三大经济联盟。(三) 、北部湾经济区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位中国是个不结盟的国家,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国策。同东盟国家的合作,怎么样做,才能消除在国际上带来的政治影响?也就是说如何选好衔接点才能够做到顺理成章,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就成了国家战略目标的一部分。对外,以中国区域经济开发的一部分融入到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来,消除了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对内,以珠三角经济圈为依托,以北部湾经济区为轴,连接西南经济圈,使西南经济圈与华南经济圈融为一体,达到一个互补的作用。以此为基础,建立一条中国西部地区的最近的出海通道。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十分的重大,以及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帮助亚洲各国和地区度过了金融危机,中国理所当然的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筹划和运作总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这就需要在自由贸易区建立一个贸易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北部湾经济区当仁不让的成为了首选之地。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路相连的地域,是双向沟通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的地域,是我国实现以东带西,具有合作发展前景的重要地域。是我国唯一的西部沿海地区,是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我国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战略要地。也是中国沿海城市最后尚未开辟的的处女地。温家宝总理于 2008年 1 月 14 日批复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2006-2020 ,至此历时两年酝酿和准备的具有国际性的经济区开始了创建,也说明北部湾经济区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胡锦涛主席说过“要把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一极” 。并由此给予了北部湾经济区四大优惠特权政策:“对外往来、行政管理、土地开发的先行先试权,以及金融创新制度、产品的先行先试权” 。这是一项不同与以往的,其它任何地区所没有的新的优惠政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是我国对外的一个窗口,它将是中国继中国香港、深圳、上海浦东后又一耀眼的国际商贸中心,发展前景十分宽阔。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