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慈禧太后阅读材料 华南师范附属中学高二历史【学习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民主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 史实产生的史实;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 史根源;知道“公车上书”。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 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 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和历史 意义,认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第16课 戊戌变法【学习】: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 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 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一 为什么变法二 变法经过三 积极作用四 败因启示经济:民族资本主 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 台,要求政治变革政治:半殖民地化大大 加深,民族危机马关条约后,帝国主 义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思想:早期维新派王韬、郑观应提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兴办学校等主张根本原因背 景帝国主义侵略,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 体;为扩大税源 ,清政府放宽设厂 限制;实业救国 思想推动时 间 企业数资金额(万元)18631894 119 680 18951898 274 1432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 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 ,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本马关春帆楼日本马关春帆楼经 过宣传维新思想爱国救亡运动百日维新高潮借用着孔子权威宣传变法;把西方资本 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提出民权思想,动摇君主专制借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维新思想发展 为政治运动拒和 迁都 变法变法救亡 君主立宪开 始结 束内 容1898年6月光绪颁布定国是诏1898年9月慈禧发动政变损害了封 建顽固势 力的利益基本上反映了 资产阶级维新 派的要求政治 经济 文教 军事民资参政 民资发展 传播西学 增强军事改革不 彻底, 没有涉 及君主 立宪制 度,没 有触动 封建统 治基础时光隧道时光隧道 如果你是 1898年的康有为、梁启 超,你会在变法中怎样 维护自己利益?精简机构冗员旗人自谋废除八股淘汰旧军。官民上书言事提倡私人办厂学堂兼习中西新式军队为安危大计,乞下明诏, 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变通 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 保疆土而延国命,呈请代奏 事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 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 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 之治而已。 1895年公车上书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 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 ,自可避祸。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 。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法者天下之公器, 变者天下之公理。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 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 其大成,在变官制。认为物竞天择的法则也适用于人类社会,不能 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实行变法, 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就要亡国 灭种,为天演所淘汰。人民只要发愤图强,变法 自新,中国仍可以得救,中国还是大有可为的。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 行宪法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强学 会保国 会变法浪潮激荡全国1897年底,全国出现 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 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 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 1898年,学会、学堂、 报馆合计达300多所。林 旭谭 嗣 同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我自横刀向天笑那是一个风云激荡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读书人呼号“变亦变变,不变亦变” “改改?!”一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却也带点犹豫“杀杀!” 匆匆匆匆来去的“现代化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休止符爱国:一次救亡图存运动揭露了帝国主义 瓜分中国的阴谋促进了中华民 族的觉醒民主:一次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 制度的初步尝试传播了西方的政治 学说和科学文化启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积极作用推动中国近代化也促进了资 产阶级革命 时代的到来西学变革成为 时尚潮流四、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教训历历 史史 意意 义义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启蒙意义爱国意义进步意义原因原因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社会社会 背景背景领导领导 力量力量政策政策 措施措施国际国际 环境环境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较高幕府统治危机危机明治维新成功倒幕派实力强大强大 武装倒幕武装倒幕成功逐渐逐渐改革,大力大力推行列强侵略侵略亚洲其它其它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充分不充分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强大维新派力量维新派力量薄弱薄弱寄希望于寄希望于无实权无实权的皇帝的皇帝措施激进激进,无法无法推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瓜分中国启 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 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道路具有曲折性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之于 急激,以自蹉跌之忧乎?梁启超请你找一找资产阶级妥协的表现?第16课 戊戌变法【学习】: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 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 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一 为什么变法二 变法经过三 积极作用四 败因启示历史在这里沉思世纪末的落日,王朝的落日,文明的落日不经意间,眼角里滑落一行浊 泪悲哀?!抑或是感动?!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2007宁夏文综)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 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 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 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 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 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 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 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 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 蕉亭杂记)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 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5分)(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 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