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鉴赏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二、鉴赏表达方式三、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三、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也称“写法”、“艺术特色” 1)赋:直言、铺陈,反复渲染,以突出所要抒 发的情感,给人以深刻印象。(排比) 2)比:比喻 3)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一般在开头 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写桃花艳丽为引出下文的婚嫁场面渲染喜庆气氛 。 诗经中明显,其他诗歌中较少。赋、比、兴(传统手法)白描 简笔勾勒,简洁传神。 不用修辞手法,不加渲染(指对环境、景物作多 方面的描写形容烘托),抓住主要特征勾勒,重 神似,不用或少用色彩浓烈的形容词。 如陶渊明的田园诗几乎都用白描手法绘景状物。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缘情写景、寄情于景都叫做借景抒情 (见意境中景与情的关系)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是间接抒情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看,是最重要、最常见的表现 手法。 请学生回答此类答题的思路衬托 用乙托甲,使甲特点更突出。 比较常见的反衬用法: 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侧面描写)(间接抒情) 例:鸟鸣山更幽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山房春事P2写庭树繁花似锦,用自然一片春色反衬梁 园实则萧条、物是人非,以乐景写哀情,抒发对于盛衰无常的感慨 P3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诗人写泉响、鸟喧,以声衬静, 反衬出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 借景抒情, 表达了诗人在谪居中的寂寞抑郁情怀。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咏物诗) 借自然界某物特点含蓄表达某相似情感、志向 例:梅花 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开放,具有不屈的品格, 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对梅花不屈品格的赞美 。 孤雁?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表达浓溢感情,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实:当前的、现实的、客观的、具体的 虚:未来的、想象的(梦境)、主观的、抽象的例:P2雨霖铃 上阕写诗人在雨后长亭与友人告别的实景, 凄切悲凉; 下阕诗人想象离别后的生活,在清晨寒风中 醒来,即便有再多情感也无人诉说,凄清 寂寞。 虚实结合 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课后练习:塞上听吹笛P1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想象与联想 想象、联想是两种思维方法,创作与欣赏 文学作品都需要。也可作为两种写作表现 手法。 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的再创造。(不存在 )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游天姥 山的景象 (虚实相生) 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与之相关联的乙事物 。 (由此及彼) 如琵琶行中作者听了琵琶女自诉身世 之后,自然地联想到自己遭贬谪的经历, 产生同病相怜之感。(相似)用典(言简意赅,含蓄) 1、用历史故事来表达情感、立场、态度,很 多含有自比之意 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加深诗词意境 课堂练习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二句用典,分别用王粲离别长安、潘岳离 别洛阳的依依不舍,来渲染此时诗人自己即将离开故乡的眷恋,含蓄而又有意蕴 课后练习 登快阁P3抑扬 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课堂练习贾生P2 先写贾谊被孝文帝召见,详尽地解说,孝文 帝听得认真,在坐席上移膝靠近;末句才点 出孝文帝所问之事。 欲抑先扬, 表达对孝文帝的讽刺和对贾谊的同情。 借人如己,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借古讽今 怀古咏史题材当出现“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写作 技巧”、“写法”时,都可从上述角度思考 。表现手法答题规律(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相关诗句解说这个手法的具体运用 。 (3)这种手法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 情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