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间画、院体画、文人画的区别 专 业:艺术设计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李 梦一、民间画、院体画、文人画简介 o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上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和文人士大夫美术而 言的,现今是相对于专业美术而言的,泛指由劳动大众创作的 、有浓郁民间地域特色、乡土气息和风俗文化、在日常生活中 应用及流行的一切民间造型艺术。户县农民画春锄 李凤兰 1974年安塞农民画:牛头作者:薛玉琴1.1 民间画1.1 民间画 o其对象包括:民间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 o特点:人民性、民族性、具体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 风俗性、壮美性。 o民间画分为:年画、农民画、玻璃画、柜箱画、影壁画等,其中 年画和农民画是最代表民间的画钟。杨柳青木版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年画十美放风筝桃花坞木版年画岳武穆精忠报国前图1.2 院体画 o院体画亦称“院体”、“院画”。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 宫廷画家的绘画,也有以此来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 画家而仿效南宋画院风格的作品。o院体画创作主要以服务宫廷贵族为主旨,题材以道释、山水、花 鸟为多见,其作品大都造型准确,法度严谨,刻画细腻,设色富 丽堂皇,某些作品也带有萎靡的倾向。院体画的特点o写实是院体画最主要的艺术特点。院体画早期的写实风格主要表 现在精妙的刻画技巧和柔美的赋彩赋色上。院体画自五代滥觞, 在诞生伊始就强调写实,描写形象精巧工整,色彩柔丽。传世的黄筌写生珍禽图代表人物黄荃作品(五代西蜀)海棠鹁鸽图 芳淑春禽册页雪中白鹭 明清时期的院体画o明初的绘画,走的是思想局限的院体画派道路。从明代的化、弘治 时期,院体画才达到了高峰。 o清初西方传教士郎世宁,他凭借严谨扎实的写实功底、注重明暗效 果的绘画特色,以及作品整体具有的浓厚欧洲绘画风格和情调记录 了那个时代的辉煌。百骏图局部 哨鹿图轴 松鹤图1.3 文人画o文人画指的是自元代以来有文学修养的士大夫阶层、有文化的读 书人为成员所作的画,即画中带有文人气质,含有文人趣味,体 现文人思想,具有强烈的“文”、“人”与“画”的民族特征。 o特点: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 。,借以抒发“ 性灵”或个人抱负,间接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 之情。 o代表人物:苏轼、黄公望、任伯年、郑板桥等等。1.3 文人画任伯年 花鸟四屏郑板桥 竹石图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二、民间画、院体画、文人画的区别 o 创作过程o 具体画作2.1创作过程2.1.1创作群体不同 在我国的绘画史中,文人画、院体画和民间画工的界限并不明显, 各种美术都统一收入了画史之中。民间美术中的绘画,其实同样是中国画,只是因为后来“民间画 工”与“文士”的社会地位不同,所以画出来的作品也就有了别称。 他们的作品主要是道释人物画。2.1.2审美意境和艺术风格不同 文人画和院体画的画体可分为人物、山水、界面、花卉、瓜果、 翎毛、走兽、虫鱼等门类,有工笔、写意、水墨、勾勒、和设色等主 要表现形式。而民间画工所作的山水、花卉、博古、人物等画体,大 都继承了传统的表现手法,表现形式上以线描为主,其绘画的目的也 不同于文人画和院体画,所以作品的面貌也有很大差异。2.1.3创作理念和方法不同 民间美术作品和文人画、院体画作品的创作难易程度不同。民间 美术对创作前的文化底蕴、笔墨技法要求简单,且绘画材料也较为简 陋。而文人画和院体画对作者的文化涵养、笔墨修炼、书法基础等各 项要求都相对较高。2.2具体画作2.2.1布局 石壁兰竹图:诗、书、画三者结合,用诗文点题,将书法题诗穿 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该画整体来看,整个布 局疏密有间,以少胜多,具有意趣。 清明上河图局部:采用散点透视的构法,将繁杂的景物纳 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中。整体布局来看结构严谨,繁而不乱 ,长而不冗,段落分明。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结构严谨,绘画技巧娴熟,受过严谨的 训练,遵循一定的绘画程式。 2.2.2意念 石壁兰竹图:特别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他笔 下的竹,往往就是自己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清明上河图:画面大致描绘是城外繁华的街市商业区,以客观 意念为创造动力,将眼中最真实地画面通过绝妙的绘画的手法表现的淋 漓尽致。韩熙载夜宴图:画面记载事件,服务于统治阶级,满足上层阶 级的需求。 2.2.3色彩 石壁兰竹图:在色彩上除了纸质本身的色彩,画中体现了灰、 黑、白三色。虽然简单颜色,但是仔细观察其色彩也可称为“多彩”, 因为是运用水墨作画,而水墨的晕染不同程度可以变化“多种颜色”的 效果。清明上河图:设色重、淡和水墨白描青绿、金碧。民间画更重 色彩。韩熙载夜宴图:用色细腻,注重色彩搭配。 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