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第6讲主讲教师:常玉晶 (大连一中 高级教师)【学习内容】中国古代、现代戏剧(第四册第四、五单元部分内容)【学习要求】1.了解中国古典戏剧发展的基本脉络。 2. 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鉴赏戏剧的方法。 3.使学生重点对戏剧中的人物和戏剧冲突进行把握。更多资源xiti123.taobao.com 【内容精讲】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基本情况。元杂剧窦娥冤(节选)元杂剧西厢记节选长亭送别现代戏剧雷雨(节选)【单元测试】【单元测试答案】中中 国国 古古 典典 戏戏 剧剧 概概 述述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 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 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 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 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 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一、宋 元 南 戏南戏,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元 末在南方盛行。剧本一般为长篇,一场戏为一出 。一本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短的则为二、三十 出。南戏的演唱方式较自由,不仅上场脚色皆可 唱,而且还可独唱、接唱或合唱。剧本上凡需脚 色作某一特定的动作的地方,都注有“某某介” 。南戏的脚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 、贴等七种。其中以生、旦为主,其他脚色皆为 配角。南戏为明清戏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代表作是元人高则诚(高明)的琵琶记。二、元 代 杂 剧 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 产生了。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 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 脚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 ,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元曲散曲杂剧套曲小令唱唱演(散曲“科”“白” )(一宫调一曲子 )(一宫调数曲子)三、明 清 传 奇明代初叶,在杂剧衰落的时期,南戏却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吸收了北曲杂剧的某些优秀 成分,逐渐演进到了传奇的阶段,我们将这一时 期的戏剧称为“传奇”。传奇保持了南戏原有的 一些基本体制和格律,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 高。传奇从明初兴起到清代中叶衰落。代表作有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 扇和洪昇的长生殿。 四、清 代 花 部所谓花部,就是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 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康熙年间,各地流 行的地方声腔发展兴盛起来,形成了地方戏曲蓬勃兴 起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有:高腔、梆 子腔(即秦腔)、皮黄腔、柳子腔等。花部多是一些 为下层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目,或为历史故事,或为 民间传说 。花部诸戏的兴起,是我国戏曲艺术自宋元 南戏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变革,从而使我国的戏 曲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 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 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 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 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 救风尘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 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 世界文化名人之列。我是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1 1、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 共出现共出现10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2 2、根据、根据10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 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第第1 1层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窦娥指斥天地鬼神。窦娥指斥天地鬼神。1010个曲牌有个曲牌有3 3个层次个层次第第2 2层层( 倘秀才倘秀才 至鲍老儿四个曲牌)至鲍老儿四个曲牌)窦娥告别婆婆。窦娥告别婆婆。第第3 3层层( 耍孩儿耍孩儿 至煞尾四个曲牌)至煞尾四个曲牌)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大誓愿。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大誓愿。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滚绣 球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 “青天大青天大 老爷老爷” ”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 前,她觉醒过来了。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前,她觉醒过来了。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 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 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 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 大人民的反抗精神。大人民的反抗精神。反抗的窦娥在押赴刑场时,窦娥要求走后街,这一细节在押赴刑场时,窦娥要求走后街,这一细节 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 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 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 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 人同情。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人同情。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 这个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这个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 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 善良的窦娥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 望的是什么?望的是什么?第一桩誓愿:血溅白练第一桩誓愿:血溅白练(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六月飞雪第二桩誓愿:六月飞雪(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 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不屈的窦娥你怎样理解剧作家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的你怎样理解剧作家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的“ “ 三大奇愿三大奇愿” ”这样的情节呢?这样的情节呢?A A、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 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 。 B B、它着力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它着力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感动天地的力量。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感动天地的力量。C C、三桩奇愿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人间正义,三桩奇愿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人间正义, 杀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杀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 浪漫的手法,现实的含义窦娥窦娥绑赴绑赴刑场刑场婆媳诀别婆媳诀别临刑发誓临刑发誓指斥天地鸣冤叫屈后街相见诉说冤情怨气冲天冤情昭然愤愤悲悲怒怒长亭送别王实甫王实甫,名德信,元代著名戏剧 家。曾作过某地县宫,声誉很好 。四十多岁就弃官不做了。他在 弃官后不久就完成了不朽的剧作 西厢记。生活颇为优裕,诗 酒琴棋,笑做林泉,但在恬静淡 泊的情怀深处,蕴藏着久难平复 的政治创伤。唐德宗贞元末年,著名诗人元稹写了 传奇小说莺莺传,说的便是张生 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这是西厢记 情节的源始。传中有莺莺的“待月西 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 是玉人来。”诗句,这也就是西厢记 命名的由来。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内容简介 书生张珙在普救寺和前相国的女儿崔 莺莺相遇,彼此一见倾心。为了能与莺莺 亲近,张珙住在普救寺的西厢房,叛将孙 飞虎率兵包围普救寺,要抢莺莺。莺莺之 母老夫人当众宣布:谁能退贼兵,就把莺 莺嫁给谁。张珙挺身而出,请好友带兵杀 退孙飞虎。事后老夫人却违约赖婚。张珙 因失望而病倒。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 ,毅然与他私下结为夫妻。老夫人知道后 大怒,却无计可施,被迫许嫁,但条件是 张珙必须应试得官后才能成亲。于是,张 珙要启程入京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 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悲凉气氛离别愁绪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轻轻功名重情爱功名重情爱夕阳古道无人语,黍黎秋风听马嘶凄冷气氛痛苦惆怅“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一、崔莺莺执着爱情 鄙视功名二、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叛逆性格“端正好”“一 煞”“收 尾”渲染悲凉凄冷的景色衬托离别悲苦的情绪情景交融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 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黛玉来了 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了, 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 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瞧,好 多着呢!”宝玉道:“妹妹,要论你,我是不怕 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人。真是好文章!你 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过 去。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 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己看了好几出了。但觉 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 心内还默默记诵。西厢记在他俩心中引起的强烈共鸣,也正 是封建时代青年男女的共鸣。难怪封建卫道士要 视之为“移人性情”的洪水猛兽,明、清两代统治 者都曾明令禁毁,甚至道光二十四年浙江学政还 在省城设局收毁之,后来类似情况还不断重演。 一些封建帮闲还大造舆论,说西厢记是“淫书 之尤者”,“看了西厢记,到老不成器”,千方 百计诋毁之。诗人郭沫若曾经说过:文艺母亲的 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 西厢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 生命。”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现代话剧曹禺,原名万家宝。 生于1910年,卒于1996 年。中国当代剧作家。1932年完成话剧 雷雨(处女作)。代表作:雷雨、日出 、原野、北京人。雷雨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悲 剧。剧本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通过 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 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 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 映了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的生活, 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虚伪的道德性,猛烈 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 旧制度必然 崩溃的的历史命运。雷雨以集中的场景 (周公馆)和集中的时间 (同一 天上午至午夜),表现了周、 鲁两家爱情的、血缘的、阶 级的复杂关系为内容 的尖锐 的戏剧冲突。第一场: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矛盾焦点: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 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矛盾焦点: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 、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而且感染了 读者和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稳住“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 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哄骗保留家具,熟记生日, 关窗习惯-没忘旧情平息 拿出支票对过去的侍萍:始乱终弃-自私残忍对面前的侍萍: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阴险狡猾,冷酷无情周朴园是否真的怀念侍萍?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自己 赶出家门的侍萍,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他知道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 地位、家庭,以前他的行为会昭然于天下。自私自私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 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从中你看出了什么?周朴园面对自己的儿子,依然摆出资本 家对待工人的冷酷面孔和傲慢的态度。 周朴园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