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二第 四 课识记基础知识理解核心要点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 新演练基础随 堂巩固 课时跟 踪训练返回返回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1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是近代中国人在民主政治实践上迈出的重要步伐2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共和制度所进行的斗争3分析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理解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返回一、“公车上书”1背景(1)19世纪末,列强加快了瓜分中国的步伐, 加剧。(2)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建立适合 的政治、经济环境。(3)英国式的政治制度的影响,尤其是 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事实的影响。(4)甲午战争的惨败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推到了 的最前沿。(5)1895年4月, 的签订。民族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明治维新政治制度变革 马关条约返回2内容(1)拒和、迁都、练兵三项属于权宜之计, 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2)治国之法:仿行西方君主立宪制度。(3)强国之法:推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各项政策。(4)教民之法:改革教育制度、科举制度。3影响(1)冲破了清政府“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2)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 发展为政治实践。变法思想理论传播返回康有为说:“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还说,“春秋始于据乱,立君主;中至升平,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为民主。”康有为是怎样解释“三世说”的?有何意义?我的思考 康有为用进化论观点解释“三世说”。用儒学语言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一种进化论的依据。返回二、“百日维新”1背景(1)“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维新人士积极行动,通过 、组织学会、开办学堂等方式把维新运动推向高潮。(3)1897年11月,德国强占 ,民族危机加剧。(4)1898年初,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6月光绪帝下 ,宣布变法。创办报纸胶州湾定国是诏返回2主要内容(1)人事方面:破格召见新人,询问变法事宜,并酌授官职,令参与变法。(2)政治方面:许天下 上书言事;裁撤闲散机构,澄清吏治。(3)经济方面:设立 ,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4)文教方面:改科举,废 ,创办京师大学堂。(5)军事方面:裁撤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增设海军,实行团练。士民国家银行八股取士绿营返回3评价(1)进步性:政治上,它给予了资产阶级一定的言论、出版、结社等自由。在经济上,承认、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在文化上,提倡兴西学、废八股。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播。参政议政返回(2)局限性:没有触动封建体制和 的在华特权。没有实行维新派所倡导的定宪法、设议院和实行 等主张。三、推翻帝制1背景(1)戊戌变法开阔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在中国起到了较为广泛的 作用。(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中国出路的进一步探索。帝国主义君主立宪思想启蒙返回2. 过程(1)1894年11月,孙中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目的是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制的共和政府。(2)1905年,孙中山组建 ,并在其机关刊物民报上将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确立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3)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埋葬了清王朝的统治。(4)1912年元旦,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国同盟会返回(5)1912年3月,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内容:规定了国家主权归属;统治权分配原则,人民自由平等及应履行的义务。意义: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专制的 。3影响(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由理想变为了现实。(2)临时约法使 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捍卫民主共和制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法律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法律武器民主共和返回四、捍卫共和1背景(1)帝国主义失去了 这个统治工具后,便积极在中国物色和扶植新势力来维护其在华利益,掌握北洋新军的袁世凯便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2)1912年,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中国开始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袁世凯依靠帝国主义的势力对外卖国,对内肆意践踏民主,积极谋划 。 清政府临时大总统复辟帝制返回2捍卫共和(1)1913年,孙中山为了捍卫共和,高举讨袁旗帜,号召、发起了 。(2)1917年,孙中山组织了 ,幻想依靠去打击北方军阀。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重新去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3影响(1)袁世凯复辟失败再一次证明, 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2)反对专制、倡行民主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南方军阀民主共和返回1917年非常国会议员通电:所幸诸公独持正义,兴师讨贼,信誓在人,救我黔黎,定兹国难,公等之责,吾民之望也以谋统一,以图应变。1917年孙中山组织护法运动,材料中,“诸公”指谁?国会议员为什么只提“以谋统一”而不号召恢复国会和约法?我的思考 南方军阀。南方军阀支持护法运动的目的在于借孙中山之名以扩充势力自保,并非真正的拥护国会和约法。返回返回一、为什么说定国是诏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1)1898年6月,光绪帝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诏书强调练兵以强国,兴学以励才。指出以圣贤义理之学为根本,博采西学以挽救瓜分危机。(2)定国是诏颁布的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3)定国是诏中没有提到政治改革,但是它以皇帝的名义、以诏书的形式倡导西学,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返回二、维新思想与民主革命思想有何异同?类别类别维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 不同 点把西方资资本主义义的政治学说说同儒家思想相结结合,在维维 护护孔子的名义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 维护维护 清朝的统统治,改变变的只是专专制主义义 用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宪的政治体制 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革命时时期的天赋赋人权权、 自由平等学说为说为 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传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义思 想 不仅仅要改变变封建主义义,而且要推翻清王朝统统治 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相同 点都用西方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的政治学说说反对对封建主义义,用资产资产 阶级阶级 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专制;都侧侧重介绍绍、宣传传政 治主张张,对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进行彻彻底批判返回特别提醒 维新派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革命派则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代表。二者之间分歧的实质是实行哪种资本主义政体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政体,二者的阶级本质是一致的。返回考查查点袁世凯凯的独裁统统治命题题视视角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专制势势力的斗争是值值得关注的命题视题视 角命题题立意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民主制度遭到践踏,中国的民主道路艰难艰难 而曲折,近代中国的志士仁人为为此进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返回(2012山东高考)以下是选自1911年11月2日神州日报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返回探究(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返回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原因“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等;第(2)问要求从政治角度,如袁世凯的反动措施等方面回答原因。答案 (1)他们认为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有利于调和矛盾,稳定局势;有利于推翻帝制,实现民主共和,可以避免外国干涉。(2)没有真正实现。袁世凯践踏民主,实行独裁,中华民国名存实亡;袁世凯取消共和,复辟帝制。(或答出两条具体史实也可)返回返回基础础随堂巩固点击下图进入“基础随堂巩固”返回课时跟踪训练点击下图进入“课时跟踪训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