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1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5页 / 共51页
第6页 / 共51页
第7页 / 共51页
第8页 / 共51页
第9页 / 共51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第2525课课 世界世界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四、中国的振兴一片废墟的德国城市街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 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 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 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 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 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 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 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 的砝码。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9491963在任) 欧共体总部大厦 (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欧共体在罗马成立一、走向联合的欧洲材料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欧各 国,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社会经济 都遭到严重损害。战后,西欧各国百废待 兴,他们纷纷实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 发展社会经济。 摘自高中历史课本(人教版 )原因1: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 这是欧洲 一体化的根本动因。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欧洲走向联合的 原因有哪些?材料2 西欧曾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 ,但二战后这一地区战争创伤严重, 西欧主宰世界的格局已经被美苏两极 争霸格局所取代,国际地位下降。欧 洲政治家清醒地意识到,长此以往, 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要重振 欧洲,必须实现欧洲的统一。 原因2:二战后,西欧战争创伤严重, 国际地位下降。1、二战后欧洲为什么要走向联合?、西欧生产力得到发展,要求从美国阴影下走出来。、二战后,西欧战争创伤严重,国际地位下降。地域上接近,民族文化传统上接近目 的: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提升欧洲的 国际地位gkxxgkxx精品课件精品课件2.进程 1951年,法、德、荷、比、卢、联邦德 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 共同体。 1958年,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 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三个共同体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元为欧盟的统一货币,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 。硬币欧元返 回返 回欧盟总部大厦(比利时布鲁塞尔)1973年,欧共体9国人口2、56亿 ,出口贸易额为2100亿美元,超过 了美国和苏联,国民生产总值10650 亿美元,远远超过苏联,为美国 77.7%。经济实力 大大增强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 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 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张 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反映 了什么?3.影响经济决定政治对自身:对自身: 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对国际: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对国际: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冲击了两极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 , 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 首脑会议上说“欧洲必须以一个声音说话”,“西 欧决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 独立的实体”。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 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 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 “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美国在日本广岛投 掷原子弹1945年8月,美国投掷原子弹后 ,日本广岛一片废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天皇裕仁(右)到美国驻日使馆拜访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时的合影女机器人 “双足行走” 机器人 丰田概念车 新干线上的列车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 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再崛起的原因日本再崛起的原因 探究:根据以下材料分析 日本为什么能很快在战争 废墟上崛起?除了直接的援助和投 资外,朝鲜战争和越南战 争中,美国大批军事及后 后勤物资订货,也进一步 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小学中盛行的一种集体游戏 日本的小学计算机教育 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日本教育经费占整 个政府预算的25%, 居世界首位。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新干线是日本 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列车的最高时速可达210公 里,当时为世界第一。1、原因(20世纪5080年代) (1)民主改革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消除封建落后因素 (2)美国的大力扶植:结束占领,减赔,发还,贷款 (3)朝鲜、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商品和劳务 (4)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5) 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 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口号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时间日本美国英国 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19521960年8.22.82.77.54.85.819611970年11.24.12.84.85.85.6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表现19561972年,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 界第二位,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举行 1964年第18届日本东京奥运会奖牌 1964年10月1日日本新干线通车世界闻名的高速铁路新干线是日本铁路技术的骄傲,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第一 条新干线于1964年在东京和大阪之间开通运行。列车的最高时速可达210公里,当时为世界第一。此 前,从东京到大阪需要8个多小时,有了新干线以后则只需要3个多小时。新干线不断发展,已经成为 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70年世界博览会在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组织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 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主为,后来 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 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日本生产的汽车日本的汽车工业女机器人 “双足行走” 机器人 丰田概念车 新干线上的列车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 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二战后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发展日本经济发展对其的政治、外交政策的影响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 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 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 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 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 自主外交”。日本经济的崛起给自身和世 界带来什么影响?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 曾根康弘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 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 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 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 其政治大国的分量”。 日本对美政策: 战后到70年代,向美国一边倒 70年代以来,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 位外交3、影响(1)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日本与美国、 西欧三足鼎立之势。(2)政治: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 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 击。不结盟运动真的不结盟吗?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和 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 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 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实现全面彻底裁军。1、含义不结盟运动的标志三、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铁托(18921980)铁托在发表演说不喜欢坐飞机的领导人铁托 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是不结盟运动的主要 创始人,他呕心沥血,致力于推动这一运 动。为了取得新兴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他 在10年间访问了30多个国家。由于他不喜 欢乘坐飞机,因此他最初出访时都是乘坐 游艇。可后来,要去的国家越来越远,他 也不得不改乘飞机了。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第13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2004年2月20日) 来自114个不结盟运动成员的近万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峰会,其中包括62 个成员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率中国代表团出席 了本届会议。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2、意义 (1)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并在国际政治舞 台发挥巨大作用。 (2)改变了超级大国(反霸)和西方国家主宰 世界事务(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局面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 多极化方向发展。四、中国的振兴(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1.标志:1971年恢复联合国席位;1978年改 革开放2.影响: 中国逐渐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 一极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了合 法席位,中国代表团笑逐颜开。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强大的美国强大的苏联实力迅速上升 冲击两极格局实力相对下降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多极化趋势出现小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多极化格局尚未定型; 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 局多极化.差距缩小11951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法德两国“一笑泯恩)仇”。法德和解有利于(A“冷战”的缓和B欧洲一体化进程C北约的成立D华约的解体答案:B2从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开始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2004 年 1 月 19 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在第46 届联合国大会上,日本正式表示要求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并在此后将这一目标作为日本外交的课题。其最主要原因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D日本成为经济大国解析:根据题干分析,材料中体现了日本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的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越来越希望在国际事务方面谋求大国地位。答案:D)3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A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B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C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D“求同存异”答案:A4(2010 年广东湛江二中期末考试)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B世界正在滑向动荡的边缘C西欧、日本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解析:三幅图片分别代表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它们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答案:D问题二:如何正确看待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引思】迄今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建立多极化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问题详解】1含义: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应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2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3意义:世界多极化的进程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在建立多极化政治格局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应该遵循平等、合作、互利的原则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