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公约产生的缘由及经过 1.50年代以来,许多濒临海洋的国家相继向 领海以外的海域扩展权利。2.公约于1982年通过,1994年11月16日 正式生效。我国是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19次会 议通过决定,批准我 国成为联合国海洋 法公约缔约国。示意图法记忆领海基线二.公约中关于海域的划分宽宽度(海里) 权权利领领海 12 主权权权权 利毗连连区 24 管制权权专专属经经 济济区200部分主权权和其他管辖辖 权权大陆陆架不足200海里的延伸至 200海里沿海国享有勘探本国大 陆陆和开发发其自然资资源 的主权权权权 利1填图如下图所示:活动题:2(1)领海权益:沿海国主权除领海海域外,还包括领海上空 及海床与底土。沿海国领海主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开发和利 用领海内资源的权利;对领海上空的专属权,即未经沿海国许 可,外国飞机不得进入领海上空;沿海航运与贸易权。但沿 海国应允许其他国家的非军用船舶无害通过或在指定的航道上 无害通过。 (2)毗连区权益:毗连区内沿海国为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 范围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法律和规章的行为, 行使必要的管制。主要体现在国防意义上。 3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 (1)岛屿主权之争渐成热点。三.国际海洋新秩序取得成果: (1)确立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制度。确立了毗连区、专 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制度。 (2)确立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是对公海制度的新发展。 (3)建立起多元结构的海洋新制度。带来问题: (1)在封闭、半封闭海域,周边国家主张的200海里专属 经济区可能重叠。 (2)一些岛屿主权争议河渔业资源分配问题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