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原人参红景天概述红景天最早作为药用见载于公元120年的藏医四 部医典中,记为“神药苏罗玛葆”。即指现在 的宽果红景天(R eurycarpa S.H.Fu)。而公元1596 年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为“景天、上品,甘涩 、寒、无毒,治肺疾”。现代医药书籍中根据红景 天植物学特征分成多个种,作为药用记载的有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和四川省中成药 标准(1993年版)记载的大花红景天(R crenulata H.Ohba)和狭叶红景天(R kirilowii Maxim)。中 国药典(1995年版)中的成方制剂“九味石灰华散 ”中有红景天,它是作为“清热、滋补元气”而使 用。生境及资源分布概况景天科 (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la)植物 ,全世界约有9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高寒地带。 多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亚洲西部至北部,经朝鲜 、日本至北美洲,中国为红景天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我国红景天植物有七十余种,主要分布在西南、西 北、华北、华中及东北地区,西南及西北地区种类 多,蕴藏量较大。其中,西藏产三十余种,资源分 布较丰富,种类及蕴藏量均占世界首位。多数红景天都分布在海拔2500一5000m之间,少数 种分布在2000m以下,有些种分布高度达5000m以上 。在东北及华北地区,没有较高的山地,红景天分 布的种数也很少,虽然只有6种红景天,但是都分 布在海拔1700一2400m,1700m以下几乎没有红景天 分布。红景天属常用种小丛红景天大花红景天红景天高山红景天长白红景天菱叶红景天 狭叶红景天红景天的化学成分 1香豆素类:香豆素、7一羟基香豆素、茛亭(scopoletin)。 2黄酮类:槲皮素(queretin)、山萘酚(kaempferol)、花色苷 (anthocyan)。 3苷类:红景天植物中含有多种苷类化合物。如云杉素(Picein) 、茜芋苷(skimmin)、异槲皮苷(isoqueretin)、芦竿苷(rutin) 、熊果苷(arbutin)及红景天苷(salidroside)。 4无机元素:红景天根茎中含有如下无机元素:Al、Si、Mn、Ba、 V、Cu、Cr;相对含量有如下关系:VNiZnCuLiCoBeYbCrLaZr 5氨基酸:红景天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包括苏氨酸、丝氨酸、 谷氨酸、脯氨酸、缘氨酸、赖氨酸等17种类: 6维生素 7纤维素类: 8淀粉类: 9生物碱类:红景天的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表明 其主要药理活性成 分为红景天苷 (Salidroside)及 其苷元酪醇 (Ptyrosol)、酪萨 维 (Rosavin或 Rosavidine )、二 苯甲基六氢吡啶 (Pyridrde )、红 景天素即草质素-7 -氧-(3-氧-b-D毗 喃葡萄糖基)-a-L- 毗喃鼠李糖苷 (Rhodionin)和草 质素-7-氧-a-L-吡 喃鼠李糖苷 (Rhodionin) 红景天的药理作用 (1) 抗缺氧红景天苷是红景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调 节神经系统,改善学习记忆力,镇静等作用; (2) 抗抑郁红景天苷可使偏离正常水平的中枢神经递质( 如5一HT,DA)含量得到纠正或达到正常水平,因而推测红景 天普能改善抑郁症,但尚未得到研究证实,有待进一步研究; (3)抗衰老红景天苷及其衍生物在体外能有效地清除自由 基,因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4)保护心血管系统多元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 抗氧化作用,因而能调节心脑血管系统,并且对心血管有保 护作用; (5) 增强免疫力红景天多糖可通过胃肠吸收、肌肉注射 、静脉吸收等方式增加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从而产生明显的 降血糖的作用,此外,红景天多糖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病 毒及抗肿瘤作用。红景天的毒理作用 红景天毒理学研究的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 提示红景天毒性很小,属低毒级,且无明显的蓄积作用。 研究红景天的致突变性及致畸作用后,认为红景天无致 突变性,在实验剂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一定浓度的红景 天无致畸作用。 目前对红景天资源的深度开发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特别是在医药和食品行业得到国内外人士广泛关注。红景天 在产品开发上,现已形成了以红景天为主要原料的治疗药品 、保健食品、药材饮片的基本格局,主要产品有红景天胶囊 、红景天片剂、红景天袋泡茶、红景天保健酒、红景天口服 液、红景天饮料、红景天面包等。合理开发建议资源现状 许多红景天植物资源在市场利益驱动下受到严重的采收 压力。西藏地区传统药用和饮食品开发都取用红景天植物根 茎,而目前红景天属植物整株刨根方法去获取其根茎是唯一 的野外采集方式,往往导致整株植物枯死。此外,由于红景 天干料市场价格低,红景天产区农牧民增收途径有限,人人 都上山采挖红景天,而当地政府对红景天资源可持续开发的 认识不足,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尚未建立。而红景天植物的 生境是生态学上脆弱的高山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无计划的、 扫荡式采挖,破坏了原生植被,最终那里的水土流失现象严 重。为了保证红景天资源的永续利用,必须对红景天资源实 行封育式、保护性采集。采取措施禁止资源的滥挖、掠夺性 经营,使其在采伐中不断再生。通过人工栽培来弥补天然资 源的不足,减少天然资源的采伐压力,才能使红景天资源得 到有效的保护。合理开发建议人工抚育的重要性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红景天中的优良品种进行引种 驯化和新型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有利于红景天的开发利用。 野生红景天属植物种子休眠往往较深,个体间差异大,这对 植物本身适应环境来说是有利的特性,但对其引种驯化却并 不一定有利。针对红景天种子休眠的特性,用光、温度、水 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对其处理,通过分析其内源性植物激 素受外源调节刺激而发生的变化规律与种子休眠的关系,揭 示其休眠及破坏休眠的机理,使其能够被正常引种驯化,结 合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现代化 育种手段,进行红景天的种质创新工作。在人工栽培技术上 可进行红景天快繁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运用组织培养的方法 ,可使红景天快速繁殖,有利于解决稀少而生长缓慢的野生 红景天资源的匾乏。 红景天作为一种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必须遵循合理开发利 用的原则。参考文献 1.龙继红.红景天属植物药用研究进展.中国药品标准 ,2007.8(1):11-14 2.季宇彬,耿欣,汲晨锋.红景天研究进展.天津中医药 ,2007.24(1):81-85 3.周健博,张海洋.红景天的合理开发利用.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7.3(26):42-44 4.王强,阮晓,李荷迪,王国军.珍稀药用资源植物红景天研究 现状、问题与对策.自然资源学报,2007.22(6):880-889 5.王杰,贺星,徐素伟.红景天属植物的研究进展.中草药 ,2007.38(7):附2-附4 6.哀瑜,张良,李玉锋.红景天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食品与药 品,2007.9(5A):54-57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