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式的加减(3)去括号 教学设计课程分析去括号法则是本小节的主要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这部分知识对于后面的整式加减,解方程,以及后来的因式分解,分式运算等内容及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本节课的重点是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难点是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的理解及应用学情分析学生对去括号是比较陌生的,在学习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本节课可以从加法结合律引入让学生以熟悉的内容为导向排除思维上的障碍。对于括号前是负号的情况加以练习和强调。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去括号法则,运用法则,能按要求正确去括号2过程与方法: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满了探索与创造,在探索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激活思维1根据题意,列代数式 周三下午,校阅览室内起初有 名同学后来某班级组织同学阅读,a第一批来了 位同学,第二批来了 位同学则阅览室内共有多少同学?你bc能用两个代数式表示吗? 若阅览室内原有 名同学,后来有些同学因上课要离开,第一批走a了 位同学,第二批走了 位同学试用两种方式写出阅览室内还剩下的同bc学数(点评: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源为背景,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录: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积极探索,活跃思维1观察上面中的两个代数式,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结果一样吗?中的两个代数式呢?试用数学语言表示你的发现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周围还有没有与问题和相仿的问题,把它提出来(点评:在得出 和 后,并不是()abc()abc按惯例马上就引导推出去括号的法则,而是继续让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并理解去括号法则 )(实录: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提出的问题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3再请大家观察 和 这两个()abc()abc式子,它们有什么特点? 4由上面的分析探索,体会应该如何去括号?试用文字语言表达你的结论(点评: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新知的产生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录: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讨论、交流选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更正其语言表达的失误,同时教师板书 )概括: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 “+”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 “+”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面是 “ ”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 “ ”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三典例剖析,知识迁移例 1 去括号(1) (2) ()abc()abc(3) (4) (点评: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实录: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书写规范过程,两名同学板演)例 2 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 ()()()xyzxyzxyz(2) 222abab(3) 3()(3)(点评:应用新知去括号,同时复习旧知合并同类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后面“整式的加减”埋下伏笔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实录:前两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最后一题小组讨论,并在练习本上书写规范过程,三名同学板演)四巩固提高,体验成功1教材 P110 练习 1、2、3 题2已知 , ,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化简:abc。 。 。 。0 cb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六作业设计教材 P114 习题 3.4 7、8 题课后反思去括号这节内容,看似容易,实际上是学生最易出错的地方。在整式的加减与有理数运算中,学生最容易搞错的地方就是括号和符号。在去括号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决不能疏忽大意。本节遗憾的地方是没有让学生平常出现的错误充分地显露出来,加以注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