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美丽的小兴安岭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2初步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搜集的资料,揭题。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地出示课件(中国政区图,红点闪烁显示小兴安岭的位置),帮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位置。二、初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三、品读,析文悟情。1利用写春、夏美景的段落,渗透学法:(1)默读 25 自然段,想:在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你认为哪个季节的景色最美?划出有关的词句。(2)按照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重点指导(次序不定)。夏天(当学生谈到夏天时)出示夏天一段的文字课件,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认为夏天的景色最美,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学生自由感知,次序不定)野花学生自由读写野花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导读出野花的美。树木你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树木长得这么密,怎么样能把它读出来,自己练习读。指名读,请小老师给他评一评。指名读。观看展示夏天美景的视频。提问:看了视频,你想什么了?春天(当学生谈到春天时)出示描写春天一段的文字课件。请这个学生谈谈为什么认为春天的景色最美。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重点指导:写小鹿的句子自己读写小鹿的句子。你能读懂了吗?谁能加动作读一读?全体学生起立加动作读写小鹿的句子。比较句子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树木长出新的枝条。把“抽出”换成“长出”行不行?为什么?可以做动作体会体会。春天的这一段,老师也很喜欢,我想读读行吗?教师看着屏幕配乐读该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想: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配乐读该段。学生齐读,能背的站起来背。2总结学法,自主运用:(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春、夏两段的方法。课件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自学要求:看一看,4、5 自然段描写了秋、冬季节的哪些景物;想一想,这些景物美在哪,用“_”划出有关的词。抓住划“_”的词反复读句子,体会景色的美。读不懂的词句作上记号。(2)学生自学。(3)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要求:有不同意见的,一起讨论,看看哪种意见最好;在自学过程中读不懂的词句提出来,请小组内同学帮忙。(4)全班交流学习情况:这两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择机请喜欢野果、小动物的同学站起来读有关的句子,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讨论。四、总结,深化认识。1学完课文,此时你最想说什么?2带着赞美的感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2继续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教学目标板书设计:总述:树多、景美分述春夏秋冬美丽的小兴安岭 总结:花园宝库景色美丽物产丰富教学反思:在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的时候,我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以陶冶情趣为主:这篇课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所以在学生反复读课文之后,可以直接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同时,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情感。2以培养能力为主: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虽然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但是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们给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去收集想要得到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朗读、欣赏,与人合作的多方面的能力。3以发展个性为主: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赏析完课文之后,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兴安岭的热爱。孩子们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各显其能,张扬了个性,体现了学科的整合。21.21.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教学目标:1学会写 12 个字,熟悉本课相关的词语,认识 7 个字。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美妙的声音,说说有些什么新的发现。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情境。1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有花、草、蝴蝶、小鸟等动植物,这是看到的。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语言文字中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1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检查反馈:(1)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认识他们吗?自由读一读。演奏 温柔 雄伟 充满 威力 汇聚呢喃细语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敲敲打打淙淙 潺潺 哗啦啦 唧哩哩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2)先看第一行,谁愿意读?(评:你不仅字音读得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遍?全班一起读一遍。(3)再看第二行词,谁来读?(评: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尤其是“呢喃”鼻音读得很准。)全班一起读“呢喃细语” 。师:你们看, “呢喃”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怎样说话才是呢喃细语呢?我们去听听。(课件)两只小鸟挨在一起,轻轻的、柔柔的说话,这就是“呢喃细语” ,全体女生读。师:再来看这“汹涌澎湃”四个字,都是什么旁?说明什么?(水多)我们去看看。(课件)海浪猛烈地拍打着礁石,声势如此浩大,真是“汹涌澎湃” ,全体男生读。全班一起把这些词连贯地读一遍。(4)这些词谁会读?(评:这位同学的平舌音和翘舌音读得很清晰)来,请这一大组的同学读。这些词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是表示声音的词,我们把它叫做象声词。这些象声词读起来可有节奏了,声音听起来美妙极了(老师范读),请全体女生带着男生读。三、整体感知。1现在字音读准了,让我们把这些小伙伴带入到文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你知道了什么?【随机板书:风 水 动物】2大家真会读书。文中写了大自然里的风、水、动物都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其实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概况了全文的所有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美妙】四、学习第二自然段。1那么风的声音美妙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师这一段有几句话?2是哪四句话呢,下面老师想请四位同学来给我们一句一句地读。3现在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第一句话,看你读懂了什么?他是在哪里演奏手风琴?你们看,作者把风比喻成了一位音乐家,他在森林里演奏着手风琴!那么风用他的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文。4出示:“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1)哦,他是这样翻动着手风琴,就能演奏出不同的歌曲啦!请你把这句话再读一遍。(2)还有谁来读?原来风是这样演奏手风琴的,就像人一样。(3)他用手风琴还演奏了怎样的乐曲呢?5出示:“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1)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第三句,看你知道了什么?(2)好,同学们,老师来举个例子让大家好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柳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声音,梧桐树叶发出“唰唰”的声音。(3)你们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树叶长得嫩绿嫩绿的,女生就是春天那柔柔的声音,女生齐读这句。秋天来了,那一片枫树叶都变红了呢,那第一大组来读一下。冬天来了,男同学就像松树那样依然挺拔,树叶发出深沉的声音,男生齐读。(4)这里用了四个“不一样”(在课件里将“不一样”点红),风这位音乐家可真了不起,用不同的乐谱奏出不同的乐曲。真是生读“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6除此以外,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还用他的手风琴演奏出怎样美妙的乐曲呢?出示:“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吗?谁来模仿一下?(2)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评:你的声音多柔和呀,多舒服啊!)还有谁来试试?再轻一点?全班来试试!(3)你们听,这声音轻轻柔柔的,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小声说话一样,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微风部分?指一人读,(评:他的手风琴演奏的乐曲可真轻柔呀。)(4)还有谁愿意来演奏?老师给你配上音乐。多么美妙的声音呀!让我们仿佛看到微风拂过的情景。还有哪些同学愿意来读,举手的同学一起来读。(5)同学们,微风给我们的感觉竟是如此温柔(板书:温柔),那狂风又是怎样的呢?谁来学一学狂风吹起的声音?(6)学生模仿“呜呜呜”的声音。评价:你瞧,狂风吹起来了,你这棵小树怎么就没激动起来呢?小树激动起来是什么样子?大家做一做。(7)狂风吹过来了,风声越来越大,森林的小树们都高兴起来了,兴奋起来了,激动起来了,这是一首多么有力量的乐曲啊!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读狂风部分?狂风吹得更猛了,你们这一大组读。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了,全班一起读。(8)多么有力量的声音啊,这真是一首雄壮而激荡人心的乐曲。 【板书:雄壮】(9)大自然里的风,有时是轻轻柔柔的,有时是雄伟而充满力量的,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句完整地读一读,女生读“微风”部分,男生读“狂风”部分。准备好了吗?教学目标 7小结:(1)风真是一位可与贝多芬媲美的音乐家呀!既会演奏舒缓的小夜曲,又能合奏出雄浑的交响曲,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风声原来如此美妙。(2)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自然段,微风的声音,狂风的声音还有翻动树叶的声音,实际都是在围绕这一段的第一句话写,我们把这样的第一句话叫做总起句(课件显示“总起句”),后面的三句话都围绕着这句话,在具体的描写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用他的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我们称作分述句(课件显示“分述句”)。这种先总起后分述的写法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的构段方式,称为总分的构段方式(学生说一遍“总分的构段方式”)。8请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在书上画出总起句,写上总起句和分述句,还在第二自然段的下面写上总分的构段方式。9下面让我们合作读读这个自然段,老师读第一句总起句,你们读后面的分述句,让我们在读中进一步感受风演奏出的美妙声音(配乐)。孩子们,在作者的描写下,我们感到风所发出的美妙声音真是太令人陶醉了!五、感知第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1除了风以外,水的声音又如何美妙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这一段的总起句,画上横线。2你真棒,这么快就掌握了这节课学的新知识,全班一起把总起句读一遍。那么这段话同样是总分的构段方式。3作者又是怎样围绕这一个总起句具体描写水的美妙声音呢?我们下节课再去欣赏吧!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好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今天,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齐读课题)2不过,大自然说,要去参加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出示词卡)。认识他们吗?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分小组开火车读词语。二、入境想像,美读感悟。1教师过渡:我们跟着大自然出发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4 自然段,看看你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在书上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2师:你们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说出“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板书)3关于水的声音(直观感知,美读悟趣)。过渡: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在书上找一找,自己读一读。(1)指名生回答,为什么这样说呢?出示相关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