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特色课后反思教材分析卖木雕的少年一课讲述“我”到非 洲旅行,对非洲木雕爱不释手,却因木 雕沉重只得放弃,为了不让“我”带着遗 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送给“我”一 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课文沿着“听 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 雕赠送木雕”的顺序来叙述。课文还 准确得体地运用了十几个四字词语,适 合学生积累和使用。教学目标l知识与能力: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 “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 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 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l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 与用中积累词语、运用语言。l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我”的情感变化,感受卖 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自主拓展阅读,理解 文章的主旨。 学情分析本课的主人公是一位非洲少年,与学生的 学习心理与年龄特点相符,又以第一人称的口 吻展开描写,让学生读了有种亲切感。但该故 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与2000年后的学生 相隔50年,半个世纪的时间,因此,学生对此 的认知水平存在较大的距离与难度;再加上故 事发生在非洲,学生对它的了解甚少,所以相 关背景资料的补充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策略l抓重点语句进行“精”读 l积累与运用语言并重 l拓展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l设计写话练习,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第一个环节:抓重点词语导入第二个环节:理解“遗憾” 第三个环节:理解“感动”第四个环节:拓展阅读第五个环节:拓展写话第一环节:抓重点词语导入第二环节:理解“遗憾”1、师:那文中的少年和“我”为什么会遗憾呢? 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的19自然段,找找其中 的原因,你从哪些词句里看出来了,分别用“ ”“”划出来。 2、交流。 3、师:明白了“我”和非洲少年当时的心情,请 大家自个儿读一读第9自然段,体会一下他们 遗憾的心情。(学生自读) 4、指名试读,指导。第三环节:理解“感动”1、(过渡)师:那么故事就在遗憾中结束了吗?(没有) 请大家默读课文的1015自然段,找找文中的“我”心情发 生了哪些变化?(生说师板书:感动) 2、师:此时,“我”为什么会感动极了呢?四人小组讨论讨 论。(晚上,少年专门到宾馆送“我”一个小象墩。少年还 把“我”当成朋友) 3、师:他们只见过两次面,“我”是一个中国游客,和非洲 远隔千山万水,却被非洲少年称为朋友,你知道为什么 吗?我们来了解一些有关中国援助非洲的情况,你就会 明白其中的缘由。第四环节:拓展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 2、反馈交流:现在你们明白“我”为什么会感动 极了呢?谁来说说? 3、师小结:正因为我们中国对非洲的无私援助 ,使非洲少年把中国人当作朋友,对中国人充 满感激之情。难怪他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 友”。“我”不但被少年送小象墩的举动感动了; 还被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那份友谊深深地感 动了。(师板书:中非友谊)第五环节:拓展写话(自主选择一个) 1、在我们生活中,你有过遗憾的经历吗 ?你有过感动的时刻吗?请记录下曾令 你遗憾或感动的那一刻。 2、续写:回国后,每当我看到这个象墩 时,都会想起板书设计27、卖木雕的少年“我” 非洲少年遗憾 感动中非友谊教学特色1、把握文章的整体性 2、抓重点语句进行“精”读 3、将阅读与积累、写作相结合 课后反思更多资源xiti123.taobao.com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