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握打开写好话题作文大门的金钥匙化大为小一、什么叫化大为小? “大”就是作文的范围大,写起来困难,无 法下笔;“小”就是把大范围切分成小块块。 化大为小,就是作者通过对话题的整体思考, 从宽泛的话题中找到一个小角度,小切口,从 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片言只语落 笔,联想生发,洞隐烛幽,深入发掘,大题小 做,或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或透过 平凡的现象挖出不平凡的本质,或在叙事写景 中透视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考场作文中,“化大为小”往往可以“以 小见大” 出奇制胜,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二、为什么要化大为小话题作文也叫范围型作文,一个话题, 往往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如果仅把话题当 作一个僵死的概念,笼而统之去写文章, 势必会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要善 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 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 面”,给自己选择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 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 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 章。如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要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这样一个大范围“化大为小”,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 ,如生活态度、辨明是非、意识转变、思维方式、教育 改革、道德教养、人物评价、历史反思、职业选择、个 性发展等等方面的都可以写。可以从“认识世界的多样性”“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讲究包容性”“承认差异性”“尊重并发展个性 ”“增强批判性”“鼓励创新性”“反对僵死性”“ 提倡灵活性”等角度做文章,不要简单地停留在原话 题的“丰富多彩”原地转磨盘,更不要简单地仅仅用 一些事例去佐证原话题的正确性。注意:只要和“答 案是丰富多彩的”相关,就都符合话题作文写作的要 求,不要错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当做一成不变的命题。 再如2004年北京卷的作文试题: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 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 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1、“要体谅别人”2、“包容才能兼收并蓄”3、“要海纳百川”4、“莫小肚鸡肠”5、“不要斤斤计较”6、“要容得别人有小过”7、“北京要张开双臂”8、“求大同存小异”9、“包容才有多样化”10、“包容要讲原则” 所以,写好话题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针见血”。笼统而缺乏具体内容,那就只会大而化之,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写法只能列入“基本符合题意”的一档,最高得42分;如果大话、套话太多,文句也不够通顺,则很可能只拿个及格分(即36分),甚至更低。三、怎样化大为小?1、“以问引论”,也就是用自问自答的方法引导思 路,那么就会得出很多新的立意(即小的角度)来。作文题:我们有时会看到某些车的后窗贴有“磨合 ”二字,要告诉别人的是“尚需一段时间让车主和车 子之间、车子的各部分之间配合得更协调,请多包涵 。”其实,万事万物都有联系,就都存在着磨合问题 ,请以“磨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 目自拟,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乍一看“磨合”这个话题,似乎一下子找不到思路 。如果我们能够“以问引论”,也就是用自问自答的 方法引导思路,那么就会得出很多新的立意(即小的 角度)来。例如可以问“为什么当前提出这样一个话题”、“现 实当中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最急迫需要解 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的障碍是什么”对 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引导自己想到原来未曾想到的立 意(即角度)。 例如:1、“人在新的环境里需要磨合”;2、“不要在磨合 中磨去棱角”;3、“磨合是互动的,不是被动的”;4、“不要 一味让他人适合我”;5、“磨合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6、“ 有点摩擦不要紧”;7、“不要在磨合中丧失自我”;8、“要主 动磨合”;9、“不固执己见才能做到磨合”;10、“不要一意 孤行”;11、“人要主动与社会磨合”;11、“不改变自己怎能 磨合”;13、“心中要有整体观念”;14、“关键不是适应而是 协调”;15、“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16、“只有磨才有 合”;17、“人生永远需要磨合”;18、“调整自己,适合 环境”;19、“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前进”2、“扩词为句”也是很好的方法。把作文话题或命题,由一个词扩展为一个短语 ,再扩展为多个短语,然后把这些短语扩展为句 子,这是打开作文思路、多角度立意的好方法。 作文题: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和家庭中都处于 一定的位置,处在不同位置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每个人都期待自己处于理想的位置,经过努力 会改变自己的位置请以“位置”为题目,写 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 )。用“位置”这个词和其他词重新组合在一起。就会产生许多短 语。例如:“寻找位置”、“落后位置”、“缺少位置”、“调 换位置”、“占有位置”、“有利位置”、“位置变了”、“主要位置”、“摆正位置”、“取代位置”、“移动位置”、“不 同位置”、“留出位置”、“追求位置”、“让出位置”、“边 缘位置”、“颠倒位置”、“认清位置”、“社会位置”“家中 的位置”“心里的位置”、“固定位置”,等等。这些短语已经可以起到提示思路的作用,然后结合现实,把这 些短语扩展为句子,于是会产生许多新的立意,为下一步选择好 的立意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例如:“换位思考”、“心中要有他 人的位置”、“居高才能临下”、“不在其位,亦谋其政”、“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高处是否不胜寒”、“要占据有利位置 ”、“请各就各位”、“填补空缺的位置”、“不要停留在原位 ”、“居高不倨傲”、“位卑未敢忘忧国”、“山登绝顶我为峰 ”、“百舸争流话争先”、“位置一变人就变吗”,等等。 2004年浙江省高中证书会考作文题:有位老先生,拿了一幅祖传古画要求专家作鉴定。据他父亲生前 说,这幅画是名家所作,价值百万。专家鉴定后认为此画是赝品 ,不值钱。有人问老先生:“你一定很难过吧?”老先生微笑着说:“这样 也好,我可以安心地把它挂在客厅里了。”老先生以一种平和的态度接受了这样的事实。生活中,不同的态度往往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请你以“态度”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面对成功的态度,面对失败的态度,面对欺骗的态度,面对金钱的态度,面对诱惑的态度,面对平淡的态度,面对贫穷、 富贵的态度,面对生死选择的态度,等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像,抒发感情,等等。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那什么是人文素养呢?简单一点讲就是文化素养,是和物质文明相对的精神文明,即思想感情、文化品位、道德情操等。复杂一点讲主要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心灵的纯洁与美好、人格的健全与高尚为中心,以人的个性的完整与张扬、人的本质力量的实 现与确认为根本,以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与统一,人的“生命的生产”的有序与完善为目标的文化精神的修炼和涵养。人文素养的内涵目前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从命题者提供的命题材料看,话题范围宽泛,内容丰富多彩。诸如爱国忠心、廉洁奉公、勤劳节俭、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宽容礼让、孝亲敬师、团结友爱、律己宽人、谦虚礼貌、自强不息、进取不止、奋斗追求、永攀高峰、崇尚科学、关爱生命、惩恶扬善等等都属可写范围。关键是看作者从哪个角度切入,怎样化大为小,如何虚实结合。那什么是“发展”呢?依命题者提供的 材料指向看,话题中的“发展”是指经济 发展即物质文明的建设,当然也可理解为 个人自身素质的提高或整个社会精神文明 的进步。那“人文素养”与“发展”之间是怎样 的关系呢?从话题的形式上看,是一个并 列式短语,关系型题目,它们之间当属因 果、条件等关系。 话题内容的丰富多彩,带来了写作切入角度的自由灵活。这个题目的写作,可以从宏观角度切入,也可以从微观角度切入;可以从国家集 体角度切入,也可以从个人角度切入;可 以从正面切入,也可以从反面切入;可以 从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切入 ,也可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切入。怎样选择切入角度?三条标准:1、思想性2、现实性3、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熟悉程度诸如爱国忠心、廉洁奉公、勤劳节俭、尊 老爱幼、诚实守信、宽容礼让、孝亲敬师、团 结友爱、律己宽人、谦虚礼貌、自强不息、进 取不止、奋斗追求、永攀高峰、崇尚科学、关 爱生命、惩恶扬善等等都属可写范围。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