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考部分综 述自 2007 年广东省率先启用新课程考试大纲以来,高考试卷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试卷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二是选做题部分分为文学类和实用类两种文本的阅读。经过五年的高考实践,这种新的试卷架构也逐渐稳定下来,从中我们可总结出选做题部分的一些考查规律:1选材:以名人事迹、社会热点、微型小说、文化散文为主。文章通俗晓畅,意蕴丰富,可读性强,探究点多。2设题:重视多层面、多角度设题,彰显新课程新理念。题型以主观问答题为主。设题面广,涉及 3 个能力层级的考点,重视分析综合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两类题组均为 15 分,有一定的占分权重。考查的“点”主要有: 探究文体特征及其作用;概括内容要点,筛选文中信息;分析词语或句子含意,从不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提出自己的见解;归因探究等。从这些规律中我们可预测 2014 年的考查趋势:将继续加大阅读的考查力度,主要的题型和架构保持稳定,以体现延续性,在具体的命题上可能会更加灵活,更加集中于对考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考查。选材上文学类文本将继续重点考查散文和小说两种文体,考查戏剧和诗歌的可能性不大。实用类文本可能会考查还没有涉及的报告文体,考生务必重视。总体而言,无论选择什么文体作为阅读考查材料,都向考生传达了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的要求,体现了命题者对语文新课程和考试大纲的研究,以及对同类文本阅读的基本规律和整体阅读能力考查的命题导向。因此我们在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把训练重点放在对作者观点、作品的思想意蕴、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一些对理解作品主旨意蕴、作者观点和情感非常重要的词语句子的分析上。掌握文体,学会解题。加强对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训练,并学会运用相应的文体知识去阅读、理解和分析。掌握方法,整体阅读。所谓整体阅读,就是通过阅读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选考类的作品是以写人、记事、写景、抒情为主的文章,其主题意蕴往往是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出来的。因此,在阅读中,应首先从宏观上分清文体,根据文体特点来理清所读材料的物象特征。考生阅读时不要被看似散乱零碎的结构、内容所干扰,而应放眼作品的整体布局,通过理解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去把握文章的脉络和结构,进而归纳和概括出作者的观点、作品的思想意蕴。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的要求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对选考部分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提出了明确的阅读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并明确规定分为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能力层级进行考查。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二、对考试说明的具体阐释考纲内容考纲阐释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 :C级(分析综合)。“文章的结构”指的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包括文章的线索、脉络、段落层次、开头结 尾、过渡照应等。“作品的主题”指的是作品的中心思想,即作者要告诉人们的最主要的意思,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对主题的概括必须立足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与把握。考纲内容考纲阐释分析作品体裁的基 本特征和主要表现 手法。 能力层级 :C级( 分析综合)。“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指的是作品就整 体而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最重要的特点,比 如作品的叙述方式、语言风格、时代特征等。 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可叙事、抒情 、议论 ,非常灵活地表现社会生活;小说则 是 反映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以塑造人物形象 来反映人生世相;诗歌的基本特征是以形象思 维为 主,通过意象创造意境,反映社会生活、 情感世界;戏剧 是舞台综合艺术 。“表现手法”则指作者为强化表现效果, 在作品中所运用的各种表达技巧和方法。考纲内容考纲阐释体会重要语句的丰 富含意,品味精彩 的语言表达艺术 。 能力层级 :D级(鉴 赏评 价)。所谓“重要语句”是指作品中能够概括 文章中心的主旨句,能够引领文脉的关键句 。这些句子内涵丰富,或引人深思,或提纲 挈领,帮助读者理解文意。所谓“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表现在 文章中运用了一定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错 综的句式的语句上,这些语句,辞藻美丽, 音韵和谐,句式整齐错综 ,富于美感和表现 力。考纲内容考纲阐释欣赏作品的形象,赏 析作品的内涵,领悟 作品的艺术 魅力。 能力层级 :D级(鉴 赏评 价)。“作品的形象”,包括作品塑造的人物 形象和所有自然物象。“欣赏作品的形象” 要求能把握形象的特点,能欣赏这 些形象的 社会意义和象征意义,它们的典型性和普 遍性,它们的审美价值以及审美意义。“赏析作品的内涵”要求能分析作品的 主旨、情感和审美取向。“领悟作品的艺术 魅力”,要求能依 据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体会作品突出的艺 术手法。考纲内容考纲阐释对作品表现出来的 价值判断和审美取 向作出评价。 能力层级 :D级(鉴 赏评 价)。所谓“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包括 两个方面:一是认识 价值,二是审美价值。 因此,“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实质 上 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作品的价值判断 和审美取向,归纳 起来说,主要是指两点: 一是作品所运用的全部材料;二是作者运用 这些材料所表达的观点、见解、主张、态度 等,这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灵魂。材料 与观点的和谐统 一,构成了作品的价值判断 和审美取向。总之,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 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就是对作者运用 的材料和表达的观点、见解、主张、态度等 作出评价。考纲内容从不同的角 度和层面发 掘作品的意 蕴、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 能力层级:F 级(探究)。考纲阐释 “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就是要求我们采取不同视角对文本作多层面的考 查,可以从作者、读者、文章中人物的角度,可以从社会、政治、教育的角度, 等等;“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就是要求我们对文本能够作出深浅度不同 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发掘。 “作品的意蕴”,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 的纵深层次。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 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从作者主体方面来 说,作品中的意蕴,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 “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是 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 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如生活习俗、道 德观念、生产行为、交往行为以及艺术、体育活动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 运的关切、追求和维护,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 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 是理解、尊重、关心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 来深怀忧虑;二是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三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具有自我批判精神。考纲内容考纲阐释 探讨作者的创 作背景和创作 意图。 能力层级 :F级 (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往往会表现 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创作背景”大多出现在文章 的开头部分,用一两个段落告诉读 者,这篇文章“ 因何而作”;“创作意图”一般出现在文章结尾, 它要告诉读 者“为何而作”。对作品进行个 性化阅读 和有 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 :F级 (探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 ”,就是阅读 者联系 自身的再创作阅读 。由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 、文化 背景、知识结 构、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不同,面 对文本会有不同于其他阅读 者的独特理解。“对作 品进行个性化阅读 ”,就是要求阅读 者对文本认可 和接受的同时,要敢于立足自我,充分调动 自己的 生活经验 和知识积 累,获得不同于其他阅读 者甚至 超出作者预想的理解。“有创意的解读”,就是对 作品的新发现 。这种新发现 要建立在充分研读文本 的基础上,而且这种解读要合情合理,能自圆其说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