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 心脑血管病的优势一、前言 心脑血管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 我国中老年人80%患有高血脂 、高血压、 冠心病、脑中风。 中医在防治心脑血管病历史悠久。 中医药又有简、便、验、廉和安全、低 毒、副作用小的优势。二、高血压病全球范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还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肾等 器官损害及动脉血管的重塑,是目前治疗高血 压的热点。西药根据其作用靶点的不同,分为很多类别。中药复方降压不及西药,但由于其作用是多靶 点的,所以有降血压、改善微循环、降脂抗氧 化、保护内皮、调节血管活性 物质。中药在靶器官保护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 目前应用中药治疗高血压主要还是通过辩 证诊治。 综合现代药理:如丹参、勾藤、益母草、 淫羊藿、川芎等均有降压作用。对中药降压的研究应进行系统的、多层次 的、多靶点、多效应的系列研究,从整体 、器官、细胞甚至分子水平进行研究对应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心理健康等方面中医药均有优势三、冠心病: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常见病。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将有大幅度上升。 2020年左右,会迎来冠心病的流行顶峰 。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的优势首先体现辩证 论治。 根据不同证型分别或综合采用:行气止痛 、活血化瘀、袪痰化浊、行气、滋阴、补 阳等中药,它们能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 整合作用而起效,具有个体针对性强,因 而取得明显效果。对冠心病急重者,现已有许多中药针剂, 临床辩证选用,效果迅速肯定。对介入治疗(PCI)出现再狭窄,应用中 医药进行防治,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四、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呈增长之现象。西药降脂药效果好,副作用大。中药治疗高脂血症效果确切,副作用小有明显的降脂中药,但应在辩证基础上选 用。还有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中成药 :泰脂安、血脂康都有很好降脂作用。中药降脂的机理: 抑制内源性脂质的合成:如绞股兰、泽 泻。 减小外源性脂质的吸收:大黄、何首乌 、决明子。 调节脂质代谢:山楂 、菊花、茶叶。促进脂质的分布、转运和排泄:人参、蒲 黄、葛根等。五、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急性脑 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急性期应用中药治疗: 一方面: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促 进纤维蛋白降解。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 。另一方面:改善微循环与能量代谢,降低兴奋性 。神经递质的毒性作用和纠正神 经递质 的异常。阻断自由基连锁反应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调节氨基酸的代谢,降低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从而保护缺血性损伤,保护脑组织。恢复其及后遗症期的中医药治疗。六、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病所导致的痴呆综合 症。临床表现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据报道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痴呆发病率为 39%,而血管性痴呆占老年性痴呆中68.5%。中医药治疗VD多标本兼治,攻补兼施, 针对“虚”“瘀”“痰”“毒” 采用补肾、健脾、益气 、化痰、祛瘀、解毒。充分发挥中医药有治疗VD方面优势:副作用 小;或兼有降低血粘度。 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对于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机制,众多 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 下几方面: 降低血管内皮通透性,保护内皮细胞结构 或功能完整性,从而维护血管内皮的屏障功 能。 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释放反应的作用, 从而防止血栓形成。 有效调节前列环素(PG12)与血栓烷素( TXA2)之间的平衡,影响血液凝固的多个环 节,从而具有抗凝作用。影响血液中纤溶原酶激活剂(tPA)及其 抑制物(PAI)的水平,从而增纤溶活性。改善血液理化特性,如降低血液粘稠度、 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提高红细胞表面电 荷、抑制血管通透性等。升高一氧化氮水平(NO),降低内皮素 水平(ET),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细胞, 降低动脉压、防止动脉痉挛。抑制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从而 防止血管狭窄及再狭窄。阻断自由基连锁反应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 应,从而保护组织细胞,防止再灌注损伤 。增强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 的表达,促进血管再生,增加微血管数量 ,建立侧枝循环。总之,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是通过作用 其多个病理环节,多途径、多靶点、多层 次积极干预。因此,与西药仅针对某个单 一病理环节治疗相比较,中医药能取得更 全面的疗效,体现出其独特优势。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