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如: H2SO4Na2O=Na2SO4H2O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 FeH2SO4=FeSO4H2 与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 H2SO4Na2CO3=Na2SO4H2OCO2二、浓硫酸的性质 1脱水性 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 原子个数比21的比例脱去。 (1)实验操作:(2)现象: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 疏松多孔的海绵状固体,放出有 气味的 气体,品红溶液 。 (3)结论:浓硫酸具有 性,且能氧化碳 单质,同时自身被还原成 。刺激性 褪色 脱水 SO22吸水性 (1)原理:吸收游离态的水或结晶水合 物中的水。如:气体中的水分子。 (2)应用:用作 ,常用盛有浓硫 酸的洗气瓶干燥某些气体(如图)。干燥剂科目一考试 http:/km1.jsyst.cn/ 2016年科目一模 拟考试题科目二考试 http:/km2.jsyst.cn 2016年科目二考试技巧 、考试内容、考试视频(3)应用范围:浓硫酸不能干燥 性气 体(如NH3等)和强还原性的气体(如H2S等)。 但CO、H2等还原性气体不与浓硫酸反应, 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碱3强氧化性 (1)与金属的反应 与Cu的反应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试管中铜丝表面有 ,b.试管 中的品红试液 ,c.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 ,冷却后,把a试管里的液体慢慢倒入盛有少 量水的另一支试管里,溶液变为蓝色。变红色气泡冒出 褪色与铁、铝的反应 常温下,铁、铝表面被浓硫酸氧化为 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 的进一步反应,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制 容器来盛装浓硫酸。(2)与非金属的反应 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Fe、Al被浓H2SO4钝化是化学变化吗? (2)浓H2SO4与金属及非金属的反应中各表 现了哪些性质? 【提示】 (1)是。常温下,Fe、Al的表 面能被浓H2SO4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 膜,阻止了酸与内部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属于 化学变化。 (2)与金属反应时,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 也表现酸性;与非金属反应时,浓硫酸仅表现 氧化性。思考三、硝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 1硝酸的不稳定性浓浓度温度光照 黄 棕色试剂试剂 瓶2硝酸的酸性 硝酸是一元强酸,电离方程式为 HNO3=HNO3。 (1)与指示剂作用:稀HNO3使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色。 (2)与碱反应:HNO3NaOH=NaNO3 H2O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2HNO3CaO=Ca(NO3)2H2O (4)与弱酸盐反应:2HNO3 Na2CO3=2NaNO3H2OCO2四、硝酸的强氧化性 1与金属的反应 (1)实验:实验前,准备 好与试管配套的、事先已系上 塑料袋的、带导管的胶塞。实 验时,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 浓、稀硝酸后,立即塞上上述 已准备好的胶塞(如右图所示) ,可观察到铜片与浓、稀硝酸 反应的现象,生成的气体进入 塑料袋。反应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 离子方程式 浓 硝 酸 CuCu片: 溶液颜色: 气体颜色: 反应剧烈程度:剧烈 触摸容器外壁:很热Cu4HNO3= Cu(NO3)22NO2 2H2O Cu4H 2NO3 =Cu22NO2 2H2O 稀 硝 酸 CuCu片: 溶液颜色: 气体颜色: 反应剧烈程度: 触摸容器外壁:温热3Cu8HNO3= 3Cu(NO3)22NO 4H2O 3Cu8H2NO3 =3Cu22NO 4H2O 有大量气泡产产生 无色变为蓝变为蓝 色 红红棕色有气泡产产生 无色变为蓝变为蓝 色 无色变为红变为红 棕色 缓缓慢(2)结论:硝酸具有 ,氮元素得电 子被还原。 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的氧化性。 硝酸越稀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金属与 HNO3反应时,浓HNO3被还原为 ,稀HNO3被 还原为 ,同时生成硝酸盐和水,硝酸一部分 被还原,另一部分起酸性作用。强氧化性NO2 NO2钝化: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铝钝 化,故可用铁、铝容器运输冷的浓HNO3,这 是因为它们的表面被氧化为一层致密的氧化 物薄膜阻止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3与非金属的反应 浓HNO3与C的反应与浓硫酸与C的反应 类似王水是 和 按体积比 组 成的混合物,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 金、铂等溶解。浓硝酸浓盐酸13五、硫酸和硝酸的用途 1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 ,也是 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工业上可用于制 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2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 洗及制取各种 酸,作干燥剂等。化工原料挥发性1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要点一要点一浓梳酸的强氧化性2.浓硫酸氧化性的表现 (1)Fe、Al的钝化 常温下,当Fe、Al等较活泼金属遇到 浓硫酸时,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表面生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出现“钝化”现象。 (2)与不活泼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存在与 稀硫酸不同的化学性质,能够与不活泼金属 或非金属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有如下规律 :反应要加热,否则不反应。 还原产物一般是SO2。一般金属被氧 化为高价态的硫酸盐,非金属被氧化为高价 态氧化物或含氧酸。 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酸性 又表现强氧化性,而与非金属反应时,只表 现强氧化性。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变小 ,一旦变为稀硫酸,反应就停止。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所 以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硫酸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蔗糖炭化 C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既表现出酸性,又 表现出氧化性 D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2时, 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例例1 1【解析】 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钝化, 故可用铁质、铝质容器盛放浓H2SO4。浓硫酸使 蔗糖炭化,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而不是吸水 性。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部分 H2SO4被还原生成SO2,起氧化剂的作用,还有一 部分H2SO4生成CuSO4,起酸的作用。实验室中 用浓硫酸与固体亚硫酸钠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硫, 在两种反应物中硫元素处于相邻价态,根据氧化 还原反应规律知,它们之间是不可能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的,应为复分解反应,其原理是用难挥发 性酸制易挥发性酸,强酸制弱酸。因而在此反应 中浓硫酸体现的是难挥发性和酸性。 【答案】 C1向a mL 18 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足 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为_,起酸性作用的H2SO4的物质的量 为_。 A大于9a103mol,小于18a103mol B等于9a103mol C等于18a103mol D小于9a103mol变式训练变式训练解析:Cu与稀硫酸不反应,在加热条件下 铜和浓硫酸能发生反应。参加反应的H2SO4有一半被还原,一半表现 酸性,在Cu与浓硫酸的反应过程中,浓硫酸浓 度逐渐降低,变成稀硫酸时反应会停止,所以 参加反应的H2SO4小于18a103mol,被还原的 H2SO4小于9a103mol,起酸性作用的H2SO4小 于9a103mol。答案:D 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是由于HNO3中的5 价氮元素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在硝酸参与 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几乎全部是5价氮被 还原。 1表现 (1)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 褪色。 (2)与非金属单质C、S、P等在加热条件 下反应,非金属元素生成酸性氧化物。要点二要点二硝酸的强氧化性(3)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生成H2,浓 HNO3一般被还原为NO2,稀HNO3一般被还 原为NO,极稀HNO3可被还原成NH3,生成 NH4NO3。 (4)在利用HNO3的酸性时,要注意考虑 它的强氧化性。如FeO与稀硝酸反应时的方 程式应是3FeO10HNO3(稀)=3Fe(NO3)3 NO5H2O,而不是FeO2HNO3(稀 )=Fe(NO3)2H2O。(5)硝酸与铁反应时,产物符合以下规律(6)浓硝酸与Cu反应时,若Cu过量,反应 开始时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但随着反应 的进行,硝酸变稀,其还原产物将为NO,最 终应得到NO2与NO的混合气体,可利用氧化 还原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的守恒规 律求解有关Cu、HNO3和混合气体之间的量的 关系。 (7)注意NO3在离子共存问题的判断中的 特殊性。在水溶液中,NO3本无氧化性,但 当水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NO3就表现出 强氧化性,如在有H、NO3存在的溶液中就 不能存在Fe2、S2、I、SO32、Br等还原 性离子。2规律 (1)温度越高,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 强。 (2)与硝酸反应时,还原剂一般被氧化 成最高价态。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出氧化性也表现 出酸性,进行此类计算时要充分利用守恒法。 特别提醒将32.64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 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_L,NO2的体积为 _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 加入V mL a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 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 浓度为_molL1。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 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 氧水_g。例例2 2【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应从以下三点考 虑。 (1)生成NO、NO2得到的电子与Cu失去的电 子守恒。 (2)HNO3所含氮原子与反应后生成的 NaNO3、NO、NO2所含氮原子守恒。 (3)NO、NO2全部转化为HNO3,与氧化剂 H2O2应符合电子守恒。【解析】 (1)设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x, 生成NO2的物质的量为y。解得x0.26 mol y0.24 mol V(NO)0.26 mol22.4 L/mol5.824 L V(NO2)0.24 mol22.4 L/mol5.376 L(2)由原子守恒得:(3)由得失电子守恒得:024 mol10.26 mol32n(H2O2) 解之得n(H2O2)0.51 mol,2将过量铁粉放入100 mL 2 mol/L的 HNO3溶液中,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且 HNO3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Fe的质量 为( ) A2.8 g B5.6 g C4.2 g D11.2 g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