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0页
第2页 / 共100页
第3页 / 共100页
第4页 / 共100页
第5页 / 共100页
第6页 / 共100页
第7页 / 共100页
第8页 / 共100页
第9页 / 共100页
第10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 会 心 理 学黄瓜爱好者 分享1 1本期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内容l社会环境的解读 社会认知、社会知觉、自我认识 l态度与影响 态度及态度的改变、偏见、性别、社会影响 l社会互动与关系 人际吸引、人际关系、沟通、群体行为 l亲社会与反社会行为 助人行为、攻击行为 l社会心理学与健康 l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 2社会影响(一)l今年流行什么颜色? 时尚(巴黎春夏时装发布)l本章内容 从众 遵从 服从权威3 3从众(一)l从众:改变个体的概念或行为,使之与群体的标准相 一致的一种倾向性。尽管可以自由选择 l从众行为研究 黑暗中的猜测(Sherif,1936) l1个人,黑屋子,告知光点会动,很多认为:1- 2英寸 l2,3人一组 大声 顺序报告推测 多次 l结果推测越来越接近 l再次单独 l结果推测仍在群体所建立的范围内 l2人 1试验协助者 推测总比被试高或低 l结果被试随之改动自己的推测接近协助者4 4从众(二)5 5从众(三)6 6从众(四)l从众行为研究 l清晰条件下的从众:(Asch,1956) 5男生(1被试,4协助者)选与第一张长 度相似的线 大声报告 2回合后,前4人错误答案 结果:第五人35%的时候给出同样错误的 答案 被试平均每3次错一次 从众一次7 7从众(五)l从众行为改变的2种样式l个体的私人观念的改变真的同意公众 观点 l个体的公众行为的改变:与公众公开相 处时表面上的行为 l人们为什么从众? 原因一信息的影响 l渴望正确他人的行为通常能够提供十分有用 的信息8 8从众(六)l为什么从众? 基于信息影响的从众,依赖2个情境因素:l其一对群体掌握的信息程度的信念越重视群体观点, 越容易与群体保持一致。 任何能增加对群体正确性的信心的东西,都会 增加从众现象l其二对自己独立判断的信心刺激模糊,任务困难易从众对自己的判 断没有信心:SherifAsch9 9从众(七)l为什么从众 原因二规范性影响 l渴望被接受和喜欢,获得他人的赞同,避免他 人的反对 l为获得社会的接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 符合群体规范标准时,规范性影响起作用(例: l易出现个体的公众行为的改变,也可能改变观念 : 后从众判断:行为变,态度没变 认知失调 变态度 变观念1010从众(八)l什么时候从众? 其一:群体的大小 l一定范围内增大,从众可能性增加 Asch(1955):他人2-12变化 12=4=32其二:群体观点的一致性: l一致-从众可能性大;不一致:小 l群体中1人与众不同,从众率下降1/4 无论不同 者是专家还是普通人1111从众(九)l什么时候从众? 其二:群体观点的一致性:l即使不同意见者回答错误,也降低从众率l即使是群体中个人轻微的异议,l群体一致性打破时从众行为骤降的原因: 表明群体意见有值得怀疑之处-减少个人对 群体意见的信任度 增强人们尤其犹豫者对自己判断的信心 人们不愿表现出对团体的背离,即使有异议 。他人的异议使自己不孤单1212从众(十)l人们什么时候从众 其三: 对群体的承诺:所有促使个体留在群体内部的力量 。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承诺强,从众易l积极承诺:使感到完成重要目标,成员间合作 很好,预期得到回报-士气高,有凝聚力的群体 ,吸引个体及其他群体中的成员 l消极承诺:已大量投资, 喜欢或尊重某人 不 得已1313从众(十一)l什么时候从众? 其四:对个性化的渴望l对个性化的渴望:是否愿意与他人区分开的愿 望l对个性化的渴望高的人:不顺从社会,喜欢批 评,不太礼貌-不易从众1414从众(十二)l什么时候从众? 其五:少数派的影响:欲在群体中改革时 如何减少从众行为? l6人组(2人实验协助者);亮度不一的蓝色幻 灯片的颜色 2人坚持绿色 结果:1/3的被试说一张绿色; 8%说全部绿色 (Moscovici,et al.,1969) l采取方式重要:确信地坚持自己观点 主张清楚,表达灵活,逻辑性强,不僵化 有竞争力,诚实成为多数派1515从众(十三)如何减少从众行为,扩大少数派影响 l采取方式重要:确信地坚持自己观点 有效驳斥多数派的观点 逻辑辩论 反对观点不针对个人,或多数派成员 少数派的立场没有个人利益服务倾向1616从众(十四)l少数派影响与多数派影响发挥作用的机制 两种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 l少数派影响 使群体成员认真思考,对信息进 行系统加工-态度改变 l多数派影响 较少思维的加工,从众过程-表 面行为的改变1717从众(十四)l少数派影响与多数派影响发挥作用的机制 少数派带来的迁移效应(carryover): 小组完成颜色感觉任务 1实验协助者(条件 连续提异议/断续/不提) 被试参加新组(面对错误的多数派) 调查被试是否保持自己的判断 结果:连续异议组成员更能保持独立性,提 供正确答案 说明:少数派,很可能通过传递的方式,间 接影响1818遵从(一)l对他人施加影响的基本方式 要求他人去做或不做某事 l遵从:对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要求作出的反应,并按别人的 要求去做。尽管有时并不情愿 研究遵从为了明了答应别人要求的心理加工过程 Langer,et al.,1978:派队复印 试验协助者走到 队前要求先印,并解释我必须复印这东西 结果:大部分人答应了 答应、遵从,有时是无心行为,别人要求,给理 由,我们习惯按要求做。不思考节省心理资源1919遵从(二)l遵从社会影响力的六个基础 其一: 回报:有能力为被影响者提供正性的结果 l帮助完成一期望目标或提供有价值回报 l个人化的:微笑;非个人化的:钱 其二:强迫 l实质强迫: l惩罚威胁;表达轻微的不满意 其三:专家意见 专门的指示,训练,技术是影响力的来源。因为 相信可以帮助我们达成目标2020遵从(三)l社会影响力的六个基础 其四:信息通过给被影响者提供信息或逻辑推论的 方式影响他人 其五:参照影响力崇拜某人或认同某组织、群体,希望成 为一员时 广告中秀发如云的美女 香波2121遵从(四)l社会影响力的六个基础 其六:合法权威某些人具有权力、权威来要求他人以某种特定 方式行动(例:社会角色:决定了人们关系中的合法权威和责 任2222遵从(四)l社会影响力的六个基础 其六:合法权威表达权威的方法: 制服:警察,军人的制服: 实验参观“热带珊瑚礁”。 工作人员喊:不 要 摸展台扶手 条件:工作人员穿制服/便装 结果:制服,更多人遵从。尽管要求奇怪。2323遵从(五)l社会影响力的六个基础 6个之外的影响力: 其一无助的影响力:实际上是合法权威的特例:处于弱势或无助 中寻求帮助(例: l一般会提供帮助,有关社会责任的规范在起作 用 l25 其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例:两个孩子争位子 ,一个我告诉老师) l例:按摩椅2424l请想象你走在东方广场通往地铁的通道中。看到,有3个路边艺人,一个主唱,一个吉他手,一 个拍着一个几乎空的康师傅绿茶水瓶在和唱主唱是侏儒,大概1米多点,但声音很宽广嘹亮,整 个地铁通道都回响着他的歌声。他坐在一张残疾人专用 的三轮自行车轮椅上请问,你会给他们钱吗?遵从(五)2525遵从(六)l特殊的遵从技巧Cialdini(1993)对汽车促销员,专职募捐者,骗子等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了以下令人遵从的技巧很重要2626遵从(六)l特殊的遵从技巧 得寸进尺手法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l先提一个小要求, 遵从后提一个大要求 l安全驾驶委员会的人。挨家挨户请妇女支持活 动。要求给参议员的请愿书上签字。安全驾驶 立法。 绝大部分签字。几周后,参加签字试验与未参加的妇女 在门 口立牌子“安全驾驶” 结果:参加组55%,未参加组17%2727遵从(六)l特殊的遵从技巧 得寸进尺手法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l先提一个小要求, 遵从后提一个大要求 l原因: 遵从相关小要求-通过自我知觉改变了自 我认识 小要求-帮助以专门方式看待大要求,使 态度保持一致2828遵从(七)l以退为进手法the door-in-the-face technique l实验:为公益活动提供时间 l条件: 要求大量时间后,要求短时间 只要求短时间 长短两时间选择结果:50%;17%;25% l手法:先提一个大要求, 被拒绝后,提一个小 要求 l原因拒绝了,不好再。对比效应2929遵从(七)低球手法the low-ball technique l电话要求参加试验 l条件:同意后,告知时间是早晨7点 / 直接 l55%;25% l手法: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提一要求,之后 将整个情况告诉对方l原因:答应了,不好意思反悔3030遵从(八)l特殊的遵从技巧 并不只是这些技术(the thats-not-all technique) l先提一个大要求, 随之提供鼓励、折扣使要 求合理 l在校园烤蛋糕卖 l推销方法:1蛋糕+2小甜饼包在一起 75美分 / 1蛋糕75美分,但送2小甜饼 l结果:40% / 73%3131遵从(八)l特殊的遵从技巧 引起注意技术the pique technique l提出不寻常要求,打断对象的拒绝剧本,抓住 注意力 l化妆成乞丐 l乞讨方式:给我17美分吧 or 给我37美分吧给我一个硬币吧结果:37%;23%3232遵从(九)l抗拒外部压力阻抗理论(reactance theory):过多压力导致与施加影响者预期相反的结果。人们会努力保持个人行为的自由。施加影响者的努力对对象自由造成威胁,抗拒(例:3333服从权威(一)l服从合法权威 目的:如能因属于某团体或组织而获利,易服从该团体或 组织的权威(老板,宗教领袖) 条件:当人们相信会被公正对待,相信权威的动机或对团体、组织有认同感3434服从权威(二)l服从合法权威 Milgram的实验(1963;1974) 登报招募被试 2人组 告知研究惩罚对学习的效果 1 学生(协助者);1老师(被试) 学生错,老师罚 (电击) 惩罚程度:轻0-240,强255-360,极强315-380,危 险375-420,极危险435-450 彼此看不到 听到学生痛苦的声音反应 被告知学生 心脏弱 实验者督促处罚 教师被试服从率3535服从权威(二)l服从合法权威 Milgram实验的结果: 轻(0-240):100% 强(255-360):88% 极强(315-380):68% 危险(375-420):65% 极危险(435-450):65% 减少盲目服从权威的方法:缩短受害者与被试距离降低服从行为(同一房间 ,可触摸到)3636服从权威(三)l服从合法权威Milgram的实验(1963;1974)被试会出汗,神经质大笑,口吃-表明内心巨大冲 突实验结果表明:在合法权威强大的情境压力下, 正常人也会采取破坏性行动l服从行为研究的伦理道德3737人际吸引l目的试图理解决定人们喜欢或讨厌某人的 基本过程l本章内容 社会性动物的观点 接近性 熟悉性 相似性 个人特性 爱情3838社会性动物的观点(一)l人是社会性动物 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他人一起度过的。Larson,et al.,(1982) l成人青少年被试 随身携带呼机 早-晚 呼 叫几次 填问卷 在做什么 是否一个人 l结果几乎3/4的非睡眠时间都和他人在一 起3939人们的时间分配()活动青少年成年人 一人他人一起一人他人一起 在家活动20.024.014.726.0 做功课6.75.65.48.6 自我照顾2.10.52.21.2 阅读2.01.41.51.4 个人嗜好0.70.51.51.4 工作学校2.831.39.532.3 公共场所3.118.64.912.64040社会性动物的观点(二)l人为什么是社会性动物? 可能的原因l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