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 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掌握马丁路德等人的宗教改革及其思想主 张 2.理解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 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综合运用分析宗教改革的背景一、背景 1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席卷欧洲以后,各国 的人文主义思想十分活跃。 二、序幕:1517年,为反对教皇兜售 ,马 丁路德发表了关于赎罪券的功效,要求 公开辩论赎罪券问题。 三、主张 1强调 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 信仰才能得救。 2宣称 的功效微不足道,只 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赎罪券因信称义赎罪券四、性质: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 革运动。 五、意义 1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了序幕。 2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 、东正教形 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天主教出售赎罪券的行为反映了什么宗教观?其真 正的目的是什么?引发了什么后果?提示: (1)“因行称义”。 (2)真正的目的是搜刮民财。 (3)这种无耻行径激怒了马丁路德,马丁路 德公布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即九十五条 论纲 ),在德国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序幕。1“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如果他们看见一个 贫苦困难的人置之不顾,而使用自己的钱去购 买赎罪券,那么他所得到的不是教皇所应许的 赦罪,而是上帝的愤怒。”这段话最有可能出 自( ) A薄伽丘 B马丁路 德 C加尔文 D伏尔泰 解析: 题干中材料反映了当时对 教皇兜售 赎罪券的不满,这一主张应该 是德国马丁路 德的主张。他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主张信 仰得救原则。 答案: B一、背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二、著作:1536年出版基督教原理。三、主张 1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以此反对天主 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2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为 ,这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先定论四、意义 1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 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为以后的 提供了意识形态 方面的依据。资产阶级革命1宗教改革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要采取这 种形式? 精讲: (1)采取神学异端的方式。 (2)原因 资产阶级 力量弱小,而天主教势力强大, 根深蒂固,不允许其他思想传播。 中世纪的欧洲,人人都是基督教徒,人们 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就是宗教神学。2解析与探究阅读以上材料,请思考:“因 行称义”、“因信称义”和“信仰得救”三种学说有 什么异同?如何理解16世纪的西欧宗教改革运 动? 提示: (1)相同点:三者都有属于基督教的 教义,目的都是为了使灵魂得以进入天堂。 不同点:“因行称义”注重宗教仪式和教徒的 严格修行,包括购买赎 罪券,实质 是要求加 强罗马 教皇的绝对权 威。“因信称义”认为 只 单纯 依靠个人的信仰即可灵魂得救。不必购 买赎 罪券,否定了罗马 天主教会的权威,简 化了宗教仪式,给教徒以极大的解放。“信仰 得救”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 级发财 致富辩护 ,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2)宗教改革表面上是对天主教会的宗教仪 式和教义进 行改革,实质 是早期资产阶级 的反封建斗争,目的是把为封建统治服务 的教会改造成为资产阶级 服务的新教会, 所以说,宗教改革是16世纪天主教的根本 变革。2(2011泉州模拟)恩格斯说:“他的信条正 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他的)教会体制是全民主的、共和的。”文 中的“他”是( ) A马丁路德 B薄伽丘 C加尔文 D莎士比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加尔文 的改革是欧洲宗教改革中最激进的,非常符合 资产阶级 的利益和要求。 答案: C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 1欧洲宗教改革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 下的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 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2改革家虽然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但并不 迷信传统、陈规,勇于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 权威,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 深省的一页。知识点整合全方位、多角度看问 题3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 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 义。 4欧洲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 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促进了 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 救”的口号,其作用是(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思想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全解全析: 答案: C1“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 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 ,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态度是( )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天主教徒应 该忠于信仰 C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D反对天主教 会的经济掠夺 解析: 材料认为 教皇应该 用自己的钱财 来 建造教堂,而不是靠搜刮贫穷 信徒的钱财 来 建造教堂,反映出作者反对天主教会经济 掠 夺的态度。 答案: D2马丁路德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为( ) 人的灵魂得救要靠自己的虔诚信仰 人 人有权读 圣经 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 人的灵魂 得救要靠教士作为中介 A B C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马 丁路德思想 主张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体现人的信 仰的主观性及自由权利。强调了教士的作 用。 答案: A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 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 。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 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 改变反映了( ) A教皇与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全解全析: 答案: D3加尔文的学说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 是因为( ) 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 的能 力。选项 A、B、C都是加尔文教的宗教主张 ,在西欧广泛传播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主张符 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 的愿望。 答案: D4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 列对“因信称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B灵魂得救取决于宗教仪式 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D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解析: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主张都适应了 新兴资产阶级 的需要,主张只有依靠信仰才 能得救,否定了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因行称义” ,即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 礼才能得救的主张。 答案: B5阅读下面材料: 加尔文认为 ,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 而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 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 致富 ,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加尔文的哪些主张? (2)这些主张有何影响?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搜集历史信息,解决 历史问题 的能力。第(1)问结 合材料得出答案 ,第(2)问结 合教材知识进 行分析。 答案: (1)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后发展为先定论,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 的必要性、合理性。 (2)影响:否定了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为以 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新的等级制度的划分反映了其阶级实质,体 现了其局限性。练考题、验能力、轻巧夺冠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