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7年访钢琴演奏家傅聪人物访谈2008年绝妙的错误(DNA分 子)科普文2009年黄侃先生二三事人物传记2010年 让法律来保护阳光( 可再生能源)新闻评论2011年梁宗岱先生人物传记2012年寂寞出学问(访秦绍 德)人物访谈2013年山水画中的地质学科普文2014年?广东省2007-2013高考实用文考试情况考前把脉实用文类别1.人物访谈(2次)2.科普文(2次)3.人物传记(2次)4.新闻评论(1次)5.调查报告(0次)6.新闻通讯(0次)特色专题专题 1 阅读阅读 拎纲纲目,做题题重题题点 实用类文本分文体突破 (人物传记)光明中学语文备课组人物传记(一)具体阅读路径:拎取四个纲目传记阅读的中心任务就是梳理传主的生平经历,概 括传主的个性品质,追溯他事业、人生等方面成败的 原因。因此,阅读传记,要善于提取有关的“纲目”,“ 纲目”提取出来了,做题就成功一半了。那么,要提取 出哪些“纲目”呢? 1线。即要梳理出传主的人生经历、人生轨迹。 2事。即要筛选出“事”,传主有哪些“事迹”“行为”“ 贡献”“成就”“经验”等。 3理。传主思想品格,人格魅力。 4情。即要了解作者对传主的情感态度。 另外,应学会在阅读中把握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 。l1以“线”“事”两个关键词梳理传记的内容。l徐中玉,年少家贫,刻苦攻读读到硕士,国民党当 政时期在山东大学任教因支持”反内战”被解聘; 1955-1957年,“肃反运动”因仗义执言,多次被批 斗;粉碎四人帮后,徐出任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 推广大学语文课及教材;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 匡亚明联合徐向学界发倡议恢复大学语文课程 ;1981年,由徐担任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问 世。徐的努力奠定了数十年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 究蓬勃发展的基础。人物传记百岁徐中玉:大学不能“失语”l2.拎出“理”字传主的思想品质、人格魅力:l从他主持编撰大学语文教材,长期坚持对 大学语文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事例看出:具有远 见卓识,爱国,关注母语教育从他文革中仗义 执言及文章表现出的忧患意识看出:热心公益, 勇于承担,敢作敢为,硬朗风骨;从他谈起奠 定大学语文教程蓬勃发展的往事一句“这不是我一 个人的功劳”看出:谦虚;人物传记l3.拎出“情”字作者的情感态度:l作者对徐中玉的谦虚做人,硬朗做事,独具风 骨的高贵品质深表敬意;l作者对徐中玉的远见卓识,及徐老对中国大学 语文教育所做的努力和突出的贡献高度赞扬;l表达了作者对语文教育现状的担忧,呼唤人们 重视母语教育人物传记人物传记 (二)抓住题点的学习,解题题点一:筛选整合传主的生平经历及事迹成就题点二:分析概括传主的精神风貌及其成因题点三:其他人物对传主的映衬作用题点四:大人物的小细节题点五:引用材料的作用篇目一19.文章开头引用苏步青校长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篇目二20.文中第自然段引用巴金先生的信件内容有何作用?(5分)人物传记 (二)抓住题点的学习,解题题点五:引用材料【方法点拨】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分三种: 一、是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或其他地方的语言, 它更能突出传主的精神品质,印证作者的观点,使传记具有更 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二、引用他人对传主评价性语言,可以使传主的精神品质更真 实可信、更突出,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增加了传记的真实性 和可信度。 三、引用他人对主题中心有关的评价性语言,可以点明主题, 印证传主思想行为的正确性,吸引读者。题点:三、引用他人对主题 中心有关的评价性语 言,可以点明主题, 印证传主思想行为的 正确性,吸引读者。解析篇目一19.文章开头引用苏步青 校长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 答案:引用苏步青校长的话 ,是用一位著名学者的观点表 明语文对大学生的重要性(1 分)引出后文徐中玉老人对 大学语文教学的大力 倡导(1分)印证了徐中玉 老人在大学语文教育方面的正 确思想(1分)吸引读者( 1分)百岁徐中玉:大学语文不能“失语”题点:一、是引用传主在 书信、日记中的表 白,或其他地方的 语言,它更能突出 传主的精神品质, 印证作者的观点, 使传记具有更为真 实感人的力量;解析篇目二20.文中第自然段引用巴金先 生的信件内容有何作用?(5分)答案:直接引用信件内容, 增加了传记真实性 信件内容反映出巴金对以自 己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 奖的态度很坚决 突出了巴金淡泊名利的形象 (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 点5分)巴金:不做欺世盗名的骗子篇目一:为什么说徐中玉老人“站在天地之间, 与其说是文人不如说更像军人”?(5分)人物传记 (二)抓住题点的学习,解题题点二:分析概括传主的精神风貌及其成因 【方法点拨】把握写人类实用文本中人物的个性品质及其成因 的途径有: (1)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 形象。 (2)要注意细节描写。 (3)必须联系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4)必须认识到人物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 (5)必须联系主要人物与他人的关系。解析20.为什么说徐中玉老人“站在天地之间,与其说是 文人不如说更像军人”?(5分)答案:这句话是对徐中玉老人外形特征的一个 总结,老人虽然是百岁高龄,依旧挺拔刚正。 老人一生成就非凡,坚韧不拔地为大学语文教 育做出巨大贡献,坚韧品质似军人。 老人一生历经苦难,不畏强权,正直敢言,硬 朗的风骨恰似军人。(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 点5分)百岁徐中玉:大学不能“失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