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3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5页 / 共73页
第6页 / 共73页
第7页 / 共73页
第8页 / 共73页
第9页 / 共73页
第1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利息与利息率第一节 利息 第二节 利息及其种类 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 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 第五节 利率的作用了解我国利率管理制度沿革。了解有关利息与利息率的理论。了解利率种类、利息计算方法。学习要求学习要求第一节第一节 利息利息 利息的涵义 西方经济学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 利息的作用 利息利率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因此 ,我们首先要从对利息的认识开始。第一节第一节 利息利息利息的涵义所谓利息就是让渡资金的报酬或使用资金的 代价。利息从债权人的角度看,是债权人因贷出货 币资金而从债务人那里获得的报酬;从债务 人的角度看,利息是债务人为取得货币资金 的使用权所花费的代价。那么,利息的本质 究竟是什么?西方经济学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1.威廉配第认为:利息是因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 得的报酬。第一节第一节 利息利息西方经济学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2.亚当斯密认为:借款人借钱后,可以用于消费,也可以 用于投资,因此,利息来源有二:一是借款 用于投资时,利息来源于利润;二是当借款 用于消费时,利息来源于别的收入,例如地 租等。第一节第一节 利息利息西方经济学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3.凯恩斯认为:利息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货币周转灵活 性的报酬。利息不是储蓄本身或等待的报酬 ,而是对放弃货币灵活性的补偿。结论:需要支付利息的原因在于资金的所有 权和使用权的分离。第一节第一节 利息利息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马克思认为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借款人借入的货币作为资本,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与劳动者结合,就能创造出价值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一分为二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所以,利息来源于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是利润的一部分。马克思比其他经济学家更为深刻地揭示了利息的本质。第一节第一节 利息利息第一节第一节 利息利息 利息的作用 利息是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一种形 式,在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利息是吸引资金的重要手段 利息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 利息可以引导资金流向 调节利率可以平衡国际收支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衡量利息高低 的指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的金额同本 金的比率。第二节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利率及其种类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宏微观经济的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适当的利息率可以促进消费资金向生产资金的转移,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增加建设资金;可以促进企业加快资金周转,降低成本,改善经营管理;通过对利率的调整,可以调节资金需求,经济结构和人们的收入分配,强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由此可见,利率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变量。第二节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利率及其种类利率的种类:利率可以按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如:以时间长短可以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以利率是否变化可以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以计息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第二节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利率及其种类(一)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划分依据:计算利率的时间长短年利率是以年为计息的时间单位计算的利息,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俗称“分”;月利率是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通常以千分比表示,俗称“厘”;日利率也称为“拆息”,是以日为单位计算的利息,俗称“毫”,以万分比表示。第二节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利率及其种类(一) 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之间的换算关系为:月利率乘12为年利率;日利率乘30为月利率。也可比照这种换算关系,将年利率换算为月利率,月利率换算为日利率。习惯上,我国无论年利率、月利率还是日利率,都用“厘”作单位。第二节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利率及其种类(二) 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划分依据: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长期利率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利率;短期利率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利率。利率高低与期限长短、风险大小有直接的联系,一般而言,期限越长,风险越大,利率越高;反之,亦然。第二节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利率及其种类(三)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划分依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第二节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利率及其种类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内,利率不随借贷资金供求变化而调整的利率,一般用于短期借贷;浮动利率是指在在借贷期内随 市场利率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 率。一般由双方协商,一方在 规定的时间依据某种市场利率 进行调整,一般调整期为半年 。浮动利率一般适用于长期贷 款以及市场物价利率变动较为 频繁时期。(四)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划分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为标准。市场利率是指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这种利率与供求关系成反比。官定利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政府实现宏观调节目标的一种政策手段。我国目前以官定利率为主。公定利率是指由非政府的金融行业自律性组织确定的利率。第二节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利率及其种类(五)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借贷契约或有价证券载明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事后的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一种是事前的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减去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第二节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利率及其种类美国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六)平均利率、基准利率和到期收益率 平均利率指一定时期不断波动的市场利率的平均水平,与不断变动的市场利率不同,平均利率会在较长时间内表现为不变的量。第二节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利率及其种类 基准利率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西方国家一般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为基准利率。在我国1984年前国家银行制定的利率起着基准利率的作用,1984年以后,中央银行体制建立后,以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会随之而变化。第二节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利率及其种类 到期收益率由于各种债务工具由不同的计息方法,为了便于比较,需要一个统一的精确衡量利息的指标,这个指标就是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是指从债务工具上获得的回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 第二节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利率及其种类单利和复利是两种不同的计息方法。单利是指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所产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我国发行的国债和银行存款大多采用单利法。第三节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单利与复利单利法计算公式如下:I = P r nI = P r nS = P + I = P ( 1 + r n )S = P + I = P ( 1 + r n )其中,I I 表示利息额,P P 表示本金,r r 表示利率, n n 表示期限,S S 表示本金与利息之和。 第三节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单利与复利例如,老王的存款帐户上有100 元,现在的年利为 2.25%,按单利单利计算,第一年末帐户上的钱应该是:S1 = 100(1+0.0225) = 102.25第二年末,帐户上的钱应该是:S2 = 100 (1+2.25% 2 )= 104.50以次类推,第n年年末的存款帐户总额为: Sn = 100(1+2.25%n)第三节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单利与复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更有意义的往往是复利。复利计算时,要将每一期的利息加入本金一并计算下一期的利息。复利计算公式为:S = P ( 1 + r )S = P ( 1 + r )n nI = S - PI = S - P第三节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单利与复利投资$1的价值 假设假设1010投资收益率的未来价值投资收益率的未来价值: :$5 投资的价值 $5 $5 的的投资,收益率为投资,收益率为10%10%若将上述实例按复利复利计算,第一年末,帐户上的钱是:S1 = 100(1+2.25%)1 = 102.25第二年末,帐户上的钱应该是:S2 = 100 (1+2.25%)2 = 104.55以次类推,第n年年末的存款帐户总额为: Sn = 100(1+2.25%)n第三节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单利与复利终值和现值的关系终值例题 对银行CD的投资,利率3%,期限 5年. 投资额$1,500, 以复利计算,终值是多 少?终值例题现值现值例题 你将在2年后获得$40,000 ,要求收益率为 8%,以复利计算,现值是多少?现值例题计算题 某投资者在银行办理一笔50000元,期限 为一年期一年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为2%, 到期后银行利息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为20%,用单利率方法计算 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是多少?答案 在单利率方法下名义收益率与存款利率 相同,即是2%。 P=500002%(1-20%)+50000=50800( 元) P0=50000(元) 实际收益率=第四节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利息是货币资本家从职能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因此,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利润率决定利息率,从而使利息率具有三大特点。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的是市场利息率,而非平均利息率。 西方的利率决定理论西方的利率决定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 过程,历史上有影响的理论主要由四种:(一)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二)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三)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四)IS-LM模型第四节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主要倡导者:庞巴维克、马歇尔和费雪。也称为“真实利率理论”(real interest theory)特点:从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 的的决定。认为通过利率的变动,能够使储 蓄和投资自动实现平衡,从而使经济维持在 充分就业水平上。第四节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储蓄和投资的真实数量都为利率的函数,利率决定于储蓄和投资的交互作用。第四节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如用 S 代表储蓄,r 代表利率,I 代表投 资,则储蓄和投资与利率的关系可以用函数 表示如下:S=S (r); I=I(r)第四节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r0rS,IISE利率与储蓄的关系是正相关利率与投资的关系为负相关当S=I时,储蓄者愿意借出的资金 与投资者愿意借入的资 金相等,利率达到均衡 ;当SI时,促使利率下降;当SI时,利率水平便会上升。第四节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r0rS,IISE利率与储蓄的关系是正相关利率与投资的关系为负相关按照这一理论,只 要利率是灵活变动的, 就可自动调节,使储蓄 与投资趋于一致。因此 ,经济不会出现长期的 供求失衡,它将自动趋 于充分就业。第四节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首先,凯恩斯认为利息不是等待或延期消费 的报酬,而是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其次,根据上述的储蓄投资曲线并不能得出 均衡利率,因为它们与实际收入相关,因而 不可能独立地变动。第四节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由于利率是人们对流动性偏好即不愿 将货币贷放出去的程度的衡量,因此,利率 是一种价格,是使公众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 的财富量(货币需求)恰好等于限于货币存 量(货币供给)的价格。货币影响利率,利 率与实质因素、忍欲和生产力无关,利率是 由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两因素共同决定的。 利率与货币供给成正比;与货币需求成反比 。 第四节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如用 Ms 代表货币供给,r代表利率,则 :Ms = Ms ( r ) 货币需求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决定。交易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