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联合国大会确定 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 目 录 面 板 开 关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知识点导航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全球: 40%的陆地表面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每年: 成为荒漠的耕地1000万公顷 成为沙化土壤的陆地5万7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420亿美元我国: 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27.3% 荒漠化已涉及1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 因荒漠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目 录 面 板 开 关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课堂巩固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北方沙尘南下空袭长三角 上海遭遇7年来最严重浮尘天气目 录 面 板 开 关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目 录 面 板 开 关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土壤次生盐碱化 什么是荒漠化?荒漠 化是指由于气候变 异和人为活动等因素 ,干旱、半干旱或 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 化。根据地表形态特 征和物质构成,荒漠 化分为风蚀荒漠化、 水蚀荒漠化、盐渍化 、冻融及石漠化,荒 漠化不等于沙漠化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 想一想1.荒漠化与荒漠、沙漠有区别吗?2.荒漠化和沙漠化是同一概念吗?目 录 面 板 开 关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云贵高原的石质荒漠化目 录 面 板 开 关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西北地区严重的草场退化目 录 面 板 开 关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红色荒漠目 录 面 板 开 关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 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知识点导航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曾是森林茂密、草 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 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黄土高原如今到处是千 沟万壑,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 一 。目 录 面 板 开 关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课堂巩固1、(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 侵蚀;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 重。 (2)人为原因: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 源,保持水土能力差。2、由于植被破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 大大下降,因雨水流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 土地变薄甚至缺失,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营 养元素随水流失,使土壤贫瘠,不能生长植 物,出现了类似荒漠化的景观。活 动 参 与 382、“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南、江西、福建、 广东等省。 共同点:人们滥伐森林垦荒,扩大耕地面积,破坏了地 表植被; 不同点: “红色荒漠”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而新 疆荒漠化面积扩大,除垦荒外,还有滥牧,使地 表植被破坏,导致的是风力侵蚀加重。一、区域特征1.范围:西北内陆,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一、区域特征1.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高,高原、山地和盆地三山夹两盆西部东中部内蒙古高原返 回(2 2)山岭阻隔)山岭阻隔(1 1)远离海洋)远离海洋2.气候地形 地貌气候 温带带大陆陆 性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农业农业 生产产有机质 含量低 ,盐分 高海拔高,二级阶梯,高原、山地和盆地多沙漠、多风蚀地形多沙漠、多风蚀地形(1)气候干旱,降水量由东向西减少(400毫米) (2)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 (3)太阳辐射强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 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气温)。 绿洲农业、灌溉农业、畜牧业位置位置: :远离海洋远离海洋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地形: 山岭阻隔山岭阻隔自然区西北地形灌溉灌溉 水源水源河水河水高山高山 融雪融雪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新疆绿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绿洲吐鲁番的葡萄农业生产夏季气温高,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 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产量高,瓜果甜. 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只要有水灌溉可成耕地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 足。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盐碱化严重。3、农业活动特点: 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 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新疆、宁夏、河套),可以发展粮食生产 绿洲农业:河西走廊、新疆的绿洲农业(冰雪融水、地下水灌 溉) 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新疆),重要的糖 料作物(甜菜)基地(内蒙古、新疆) 有 利 条 件不利条件荒漠类类型原生性荒漠次原生性荒漠概念地质时质时 期自然形成的荒漠人类类活动动造成的类类似荒漠景观观举举例塔克拉玛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 沙漠库库姆塔格沙漠巴丹吉林沙 漠腾腾格里沙漠库库布齐齐沙漠毛乌乌素沙地浑浑善达克 沙地科 尔沁沙地呼伦贝伦贝 尔沙地特点水资资源比较贫较贫 乏 或很难难利用,几 乎寸草不生土地下伏沙层层裸漏,原先固定和 半固定沙丘活化,水分植物条件 相对较对较 好1、西北荒漠化类型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动力条件:大风频繁;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 90% )人类不合理 的生产活动过度 放牧2、西北荒漠化原因人类活动在荒漠 化发生和发展过 程中起着决定性 的用,人类不仅 是造成荒漠化的 主要原因,也是 荒漠化受害者1)1)人口增长,环境压力过大人口增长,环境压力过大 2)2)过度樵采、放牧、垦殖过度樵采、放牧、垦殖 3)3)水资源利用不当水资源利用不当 4)4)工程建设导致地表疏松工程建设导致地表疏松, ,战争等战争等半干旱的旱农垦农垦 区周围围(斑点状及片状)旱作农业为农业为 主过过度农垦农垦 科尔沁草原半干旱的草原牧区(斑点状土地荒漠化圈)草原放牧业为业为 主过过度放牧 呼草锡锡草干旱的绿绿洲边缘边缘 (沙丘活化)绿绿洲农业为农业为 主过过度樵柴 塔古河内陆陆河流和山麓冲击击扇(固定沙丘活化)绿绿洲农业为农业为 主水资资源利用不当 塔下游城镇镇工矿矿区交通线线附近(点状、线线状)工矿矿开发发居民点 和道路建设设不注重环环保,破坏植被, 污污染水源. 东胜东胜 准格 尔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荒漠化的关系1. 地理位置:2. 地形:3. 气候:4. 河流:5. 植被: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以高原、盆地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年 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大风日数多 且集中在冬春两季。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水量少。覆盖率低,主要为草原、荒漠,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差 ,多沙质沉积物。显著自然地理特征:干旱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目 录 面 板 开 关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二、荒漠化的危害造成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冷空气移动路径,主要有三条: 从内蒙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入境的冷空气,一路越过贺兰山,经包 头、呼和浩特吹向北京 (西路),另一路沿巴彦淖尔盟、包头、乌兰察布盟北部、锡林 郭勒盟西部向东南方向 移动,影响北京及周边地区(西北路)。北路冷空气则从贝加尔 湖和蒙古国中部、我国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经浑善达克沙地南下影响北京。 昔日罗布泊昔日罗布泊今日罗布泊今日罗布泊(1)农业生产 土地退化、沙化土地的生产能 力持续下降,导致食物短缺。(2)破坏基础设施:流动沙 丘威胁水库安全,埋没村镇、 交通、水库、灌渠、良田。(4)影响人们的生活:埋没村 庄城市,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 沙源,恶化人们生存环境。(3)交通:流动沙丘埋没公路、 铁路,威胁交通安全;沙尘 暴降低大气能见度,迫使机 场关闭,公路停运。活动参与(P38)1、塔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的扩大,人口增加,主要是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 (1)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 (2)盲目垦荒,导致地表疏松,农业用水量加大,以 上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最终导致河流水量减 少,地下水位下降,使胡杨树大面积枯死,导致荒漠 化土地面积扩大。活动参与(P38)思考:分析楼兰古 城的兴衰的原因? (1)塔里木河带来丰沛的水源(上游有大 量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2)大片胡杨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楼兰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 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温带荒漠 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 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导 致塔里木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树枯死; 乱砍滥伐,砍伐胡杨树,毁林开荒。三、荒漠化的防治三、荒漠化的防治 1 1、世界上的防治荒漠化措施、世界上的防治荒漠化措施2 2、我国防治荒漠化、我国防治荒漠化面对荒漠化,我们应该怎么办?面对荒漠化,我们应该怎么办?(1 1)通过)通过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2 2)防治荒漠化已成全球行动)防治荒漠化已成全球行动(1 1)治理方针:)治理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防治的内容 a.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b.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三、荒漠化的防治(核心是要协调人地关系)(1)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防护林和草沙障(2)封沙禁牧,禁樵禁采(3)实行栏养,建设人工草场,要优化能源 结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西气东输)(4)合理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5)生态移民,遏制土地荒漠化(6)应该全面推广和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 人类不合理 的生产活动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 中不重视环保国务院于1978年11月批准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横跨西北、华北、东北西部13个省(区、市)主要生态脆弱区, 全长7000 多公里。工程规划至2050年结束,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 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2.4,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 提高到1495% 改善三北地区尤其是重点治理区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据统 计,三北工程共营造防风固沙林476.1万公顷,净增治沙面积 400万公顷,2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一些地区已实现了 土地沙漠化的逆转;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662.6万公顷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81万公顷,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 不同程度的治理;营造农田防护林212.9万公顷,68的农田实 现林网化,2130万公顷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营造牧场防护林 36.7万公顷,保护、恢复草场3003万公顷。三北地区直接受益 人口达到亿多人。 一些不法农民到内蒙古 自治区去搂发菜,严重 破坏植被,成了沙尘暴 的主要风沙源之一。不法分子在本已枯 黄的草原上搂发菜西北农民“退”出,大片生态恢复区沙枣胡杨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怪柳狼尾草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 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来治理荒漠化。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防治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简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 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 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 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 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