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 运动和力总复习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 相对性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意义 :定义 :公式 : 单位 :变速运动平均速度概念 :计算v=s/ts=vtt=s/v测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 v=s/tm/s km/h 1m/s=3.6km/h参照物与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位置的改变叫_.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 _,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 有位置的改变,这个物体是_的;如果没 有位置的改变则是_的. 整个宇宙是由不断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绝对 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听说的运动和静止 都是相对于不同的_来说的.机械运动参照物 运动 静止参照物长度和时间 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的 正确使用时间的单位钟表的读数正确使用刻度尺前的三项观察 :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正确使用刻度尺的六个字 :选放看读 记算误差与错误 误差是_. 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 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可以减小误差的立法:多次测量求 平均值;选用高精度仪器; 改进 测量方法.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 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 除的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力力的概念力的测量力的表示方法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三要素 : 单位 : 测量工具:力可以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牛(N ) 弹簧测力计力的示意图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发展过程 :内容理解受到非 平衡力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不受 外力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概念 :条件: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同体、共线、反向、等大实验加推理运动和力的关系物体不受力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如图是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把木块放在 上向挂在木块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两边砝码 时,木块静止;把木块 使两边拉力不在 ,放开手后,观察到木块会发生 。 水平桌面相等 扭转一个角度同一直线上 转动如何区别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一对对相互作用力一对对平衡力概念受力 物体二个一个依存 关系同时产时产 生、同时时消失, 有依存关系没有依附关系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 抵消互相抵消力及其作用效果 (1)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a力是_ 孤立的一个物体不会出现力的作用,且受 力物体存在时,一定有_存在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 甲、乙两个物体之间产生力时,甲对乙物 体有作用力的同时,乙对甲物体也有力的 作用,这一对力互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 直线上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速度(v) (1)速度: 意义: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 定义: 比较速度快慢有二种方法: A、比较它们在 , 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 B、比较它们在 , 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运动快慢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上所用的时间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_ 叫做惯性. 由于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包括静止状态和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两种情况,因此,可理解 为惯性就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的性质. (2)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属性.不论 物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不管物体是否 受力、以及受力的大小,物体都具有惯性这 种性质. (注:惯性不是力,说明问题时应该说:“ 由于惯性”)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