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如何确定最佳立意 湛江农垦实验中学 符宏毅教学目标标:1. 了解新材料作文审题审题 立意中的存在问问 题题。2. 全面地理解材料,在作文的审题审题 立意 过过程中能够够从众多立意中找到切合题题意的 立意。 教学重点:了解新材料作文审题审题 立意存在问题问题 教学难难点:掌握最佳立意的方法 教学课时课时 :1课时课时1、 切合题意(一类文) 2、 符合题意(二类文) 3、 基本符合题意(三类文) 4、 脱离材料立意(说明:没有从材料进行切 入写作,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合理得出,判为四类文 )审题立意: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立意,不要 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参照高考评分标准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常见方法回顾 (1) 从对象切入 (2) 从事件切入 (3) 从原因切入 (4) 从关键句切入 (5) 从感情倾向切入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偏离题意原因 没有领会命题者意图,即思想感情倾向。 俗话说:办事不由东(东家), 累死也无功华南师范大学陈妙云教授:新材料 作文“角度有优劣之分,不要放纵 学生乱选角度.”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存在问题(1)只抓住材料中的某一个词立意(2)转移话题,顾左右而言他2013广州一模作文材料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轩放学回家,很沮丧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成绩被同桌大桐超过了 。妈妈对小轩说:“大桐没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打败他!” 爸爸拿着一本杂志走过来:“这里有篇文章,介绍一个叫隆克拉克 的老师,得过美国最佳教师奖。他教的学生个个成绩优异,又彬彬有 礼。” 妈妈急切地问道:“他有什么秘诀?” 爸爸说:“他的制胜法宝是他的班规。比如这两条,别人有好的表现 ,要替他高兴;自己有什么好的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 气。” 妈妈有点生气:“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超过别人,从小培养孩子的竞 争意识。你看,我们公司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爸爸说:“不过,看见别人的长处能去赞美也重要啊!” 小轩一声不吭,默默地看着他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 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 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广州二模作文材料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美国有句谚语:“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 说话。” 人们不能漠视数据,数据是科学的度量。 有学者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时代。随着社交网 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的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的 应用多样,数据的运用和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了 种种的挑战和变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得 套作,不得抄袭。存在问题: (1)只抓住材料中的某一个词立意 广州一模:有的学生只抓住材料中的“班规”一词,联想到 了“制度”,就立意为“有规矩,才能成方圆”;有的学生只 抓住材料中的“彬彬有礼”一词,联想到了“讲礼貌”,就谈 什么是“有礼”、如何做到“有礼”等; 广州二模:有的学生只抓住材料中的“科学”一词,联想到 了“科技”,就立意为“科技时代、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力 量”;有的学生只抓住材料中的“度量”一词,联想到了“尺 度”,就谈什么“把握心中的尺度”“努力是衡量成功的标准 ”;有的学生只抓住材料中“网络”一词,就谈什么是“网 络时代”、信息时代“;有的学生只抓住材料中的“创新”“ 挑战”“变革”等词语,就谈什么“创新时代”“勇于面对挑战 ”机遇与挑战“,等。阅卷教师感叹1 以上审题偏差,都体现了学 生阅读能力的不足,抓不住材料的 核心话题和主要思想,像无头苍蝇 一般在材料中瞎撞,胡乱寻找救命 稻草。存在问题:(2)转移话题,顾左右而言他 广州一模:有的考生从爸爸的角度立意,认为“成功离不 开好的思想品德”,但把“思想品德”的内涵理解为互爱、 关爱、团结等,离开了材料内涵设计的胸襟宽阔、和平谦 逊、低调等美德,导致了立意偏离题意,如在斗争互爱 。有的没有联系到竞争的环境下需要别人的赞赏,而单 论“宽容、大度”等,脱离了草料的内涵、语境,也导致了 立意偏差,如有的考生没有注意到材料中小轩是因考试成 绩被同桌超越而很沮丧的语境,单纯谈人的心态、人要 端正心态等。 广州二模: 有的考生从第一句“美国有句谚语除了上帝, 任何人都必须使用数据来说话”,大谈做人要实事求是、用 事实说话,可整篇文章却撇开了数据这个话题,导致了立 意偏差,还有的考生谈什么信服、信心。阅卷教师感叹2 以上审题偏差,体现了学生阅读偏离 具体语境,偏离材料的具体内涵。热身运动1:渤海的鱼游上高原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它冲过浅滩,划过激流,越过了湖泊中层层的鱼网,躲过 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 罅,游上了高原。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 间被冻成了冰。“它逆行了那么长,那么久,它是一条勇敢的鱼。” 一位年轻人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 没有伟大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 死亡。”一位老者说。冰川中有鱼,生活中有你,你是否也想成为冰川中的 那条鱼呢?材料中主要的人和物 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起因、经过、 结果) 材料中蕴含的话题 材料的思想、感情倾向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的范围作文 方法指点:多角度立意材料:渤海的鱼游上高原材料中主要的人和物 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材料中蕴含的话题材料的思想、情感倾向鱼 年轻人 老者经过:排除万阻,游上了高原对鱼的行动的评价起因: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结果:瞬间被冻成了冰 记住:办事不由东(东家),累死也无功 命题意向:正确的方向比伟大的精神更重 要。 最佳立意:既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更要 有正确的方向、明确的目标。 符合题意:经历不同,看法不同。 偏离题意;(1)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2)人要有挑战极限的精神 小结:准确而全面地理解材料是确定材 料作文切题立意的关键只有符合材料的主旨(主要话题) 和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倾向的立意 才是切合题意的立意。(强调观点正确、思想积极、情调健康)热身运动2:数字游戏 开始上课了,老师在讲课前让学生做一个 数字游戏。老师说:”1乘1,乘以10次,答案会 是多少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很好。那 1.1乘以1.1,乘以10次呢?“台下的学生有人猜 是10,有人猜是8正确答案是2.85 。老师又说:”0.9乘0.9,乘以10次,答案会变 多少呢?”老师提醒道,为了让你们印象更深刻 ,建议你们亲自算一下。第一个学生很快就算出 来了,答案是0.31。“的确,就相差这么个小小 的0.1,做成发后的结果却相差很大。材料:数字游戏材料中主要的人和物 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材料中蕴含的话题材料的思想、情感倾向老师 学生经过:1乘1 1.1乘1.1 0.9乘0.9 各乘以10次细小差别累积起来就是巨大差距起因:课前教师让学生做数字游戏结果:做乘法后的结果却相差很大记住:办事不由东(东家),累死也无功 命题意向:细小差别累积起来就是巨大差 距 最佳立意(1)于细微处见差异;(2)小 事情累积起来就是大问题 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1)一粒沙里见世界 (2)把细节做到极致就是完美课堂小结:新材料作文最佳立意方法 “一要” “二不” 一要领会命题者的意图,记住“办事不由 东累死也无功”. 二不:不要只抓住材料中的一个词立意。 不要偏离材料的具体语境及内涵。 热身运动3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支离破碎的网爬 去,由于墙壁潮湿,他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 来,他一次次的向上爬,一次次的掉下来第 一个人看到了,叹了一口气说:“我的一生不正如 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 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爬上去?我可不能像他那么 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 ,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 他变得坚强起来。记住:办事不由东(东家),累死也无功 命题意向:启示人们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 心态。 最佳立意(1)乐观看世界;(2)智慧看 世界 符合题意:看法不同,做法不同。 偏离题意;课外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只老鼠非常害怕猫,祈求神把自己变成猫, 然后高兴地去屋外晒太阳。突然,它看见了一只 猫,可怜的家伙忘记自己已经变成了猫,马上逃 回屋里。“你怎么啦?”神问。它撒谎说:“我 碰到了老虎!”于是神又把它变成了老虎。第二 天早晨,他走出去,看见了猫,又马上没命的逃 回屋里。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 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