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中国词韵的初步探究 。课题组编号:20111403课题成员及其分工 课件制作:张潇 汇总整理:关昊 刘丰超 郭艳芳 收集、整理资料:高昱 潘鹤 郭瑞 查找资料:王力 郭艳芳 采访调查:关昊 付长帅 课题组长:高昱 指导老师:崔文华 张艳慧 选题背景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 载的词林正韵,把平 上去三声分为十 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据说是取 古代著名 词人的词,参酌而定的。从前遵 用的人颇多。 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由小组成员收集诗风词韵相关 书籍,及其整理。 第二阶段:小组成员讨论交流词韵的内涵 ,发掘它的意境之美。 第三阶段:制作幻灯片,进行成果展示。 第四阶段:撰写论文。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词林正词林正 韵韵,把平,把平 上去三声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上去三声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 九部。据说是取古代著名九部。据说是取古代著名 词人的词,参酌而定的。从前词人的词,参酌而定的。从前 遵用的人颇多。其实这十九部不过是把遵用的人颇多。其实这十九部不过是把 诗韵大致合并,诗韵大致合并, 和上章所述古体诗的宽韵差不多。现在把这十九部开列在和上章所述古体诗的宽韵差不多。现在把这十九部开列在 后面,这十九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后面,这十九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 . 其实在某其实在某 些词人的笔下,第六部早已与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些词人的笔下,第六部早已与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 第七部早已与第十四部相通。第七部早已与第十四部相通。 其中有语音发展的原因,其中有语音发展的原因, 也有方言的影响。入声韵的独立性很强。某些词在习惯上也有方言的影响。入声韵的独立性很强。某些词在习惯上 是用入声韵的,例如是用入声韵的,例如忆忆 秦娥秦娥、念奴娇念奴娇等。平韵等。平韵 与仄韵的界限也是很清楚的。某调规定用平韵,就不能用与仄韵的界限也是很清楚的。某调规定用平韵,就不能用 仄韵;规定用仄韵,就不能用平韵。除非有另一体仄韵;规定用仄韵,就不能用平韵。除非有另一体. .只有上只有上 去两声是可以通押的。这种通押的情况在唐代古体诗中已去两声是可以通押的。这种通押的情况在唐代古体诗中已 经开始了。经开始了。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 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 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 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 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 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 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 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本来是乐曲的名称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 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菩萨蛮-李白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 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 此词也写早春思乡之情。声断,声尽的意思。鸿雁北归,已 不闻声,极目天穹,唯有残云如碧。词人之心亦已随鸿雁归 飞矣! 所思如此,词人并未明言,只写夜来窗外春雪迷蒙,炉 烟静炷。炉烟直,极言静境。烛光下,凤钗溢彩,钗头人胜 轻盈。荆楚岁时记载:“人日(旧历正月初七)剪采为 人又造花胜以相遗。”宋时风俗,于立春日戴人胜。隋 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 雁后,思发在花前。”可见人日戴人胜亦是表达乡思的传统 意象。 临江仙-苏轼 夜饮东坡醒醉, 归来仿佛已三更 。 家童鼻息已鸣, 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之后,“挂冠服江边, 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 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根本未去“江 海寄余生”。这则传说,生动地反映了苏轼求超脱而未能 的人生遭际。西江月-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 绿树听鹈鴃,更那堪、鹧绿树听鹈鴃,更那堪、鹧 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 归无啼处,苦恨芳菲都歇。归无啼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 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 阙,看燕燕,送归妾。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 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 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 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 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木兰花令-纳兰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 比翼连枝当日愿。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王 国 维 人间词话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 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 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人 间词话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 例例, ,格式格式, ,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 系系, ,在旧日诗词论著中在旧日诗词论著中, ,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 .甚甚 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 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 人间词话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略选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略选 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二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二 有造境,有写境有造境,有写境 ,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 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 理想故也。理想故也。 三 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有我有我 之境: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可堪 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 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 下。下。” ”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 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 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 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研究意义 中华文明是光耀了世界千年的伟大文明。词中华文明是光耀了世界千年的伟大文明。词 , 作为中华文明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极作为中华文明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极 其重要的价值。当今世界,西风东渐,词的光芒其重要的价值。当今世界,西风东渐,词的光芒 逐渐暗淡,作为中国新一代的青年,传承和发扬逐渐暗淡,作为中国新一代的青年,传承和发扬 伟大的中华文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这伟大的中华文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这 个课题,我们希望能对中华文明的发扬起到作用个课题,我们希望能对中华文明的发扬起到作用 ,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升华同学们的感情,净化,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升华同学们的感情,净化 同学们的心灵,增强同学们的判断能力和善美能同学们的心灵,增强同学们的判断能力和善美能 力,培养同学们的民族意识。使同学们能更好的力,培养同学们的民族意识。使同学们能更好的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