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源市源城区源西中学河源市源城区源西中学孙敏霞孙敏霞2012-122012-12关注高效课堂的关注高效课堂的 “ “七性七性” ”教师是一个基于良 心与基于自觉的职业!常香玉大师说:戏比天大, 观众是上帝。课比天大,学生是上帝。首先是尊重每位学生,要有 “四心”:爱心、责任心、耐心和 细心。对待学困生:不嫌弃、不放弃、不抛弃 。课堂更要关注后三分之一刘堃,现任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曾任山东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专家工作组成员。摘中国教育报 2012年5月3日第8版。可以量化的成绩是效果,单位时间内收 获的效果是效率,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就 是效益。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功在课前,效在课中,果在课后。 目标设计的合理性 课堂提问的启发性 板书设计的网络性 应用信息技术的适时性 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一、一、目标设计的合理性目标设计的合理性目标设计的合理性是指每一节课的 可检测目标设置是否合理。在制定可检 测目标时应做到 “三化” : 具体化 实际化 分层化【举例举例1 1】第九单元课题第九单元课题1 1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形成1、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想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2、过程与方法:(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 分析试验现象。(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基础目标: 1、 知道常见的酸、碱、盐的主要性质。 2、 知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3、知道酸碱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及其反应条件 。 4、能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物 质发展性目标: 1、具备对酸、碱、盐化学知识进行初步归纳和迁 移 的能力。2、具备对中和反应进行终点判断的能力。 【举例举例2 2】 酸碱盐复习课酸碱盐复习课 通过提问提问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通过追问追问来揭示学生在认识上的自相矛盾; 通过对问答的评价对问答的评价来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有效提问率也可以量化:有效提问率=有效提问/提问总数100%二、二、课堂提问的启发性课堂提问的启发性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过于直白显得价值不大; 要求不明而不能令学生思维聚焦; 缺少必要的知识铺垫,使得学生无所适从,启而不发。二、二、课堂提问的启发性课堂提问的启发性二、二、课堂提问的启发性课堂提问的启发性解决方法: 在内容上选准提问的切入点。 在方式上注意提问的艺术性。【举例举例1 1】谜语式提问:谜语式提问:小精灵遇险记小小精灵很寂寞,少年宫里去玩乐。 一头扎进紫水中,紫水变得红彤彤。 忽然感到浑身热,来到空中急匆匆。 小精灵是什么物质?谜语中含有几个已学过的化学反应。“小精灵”扎入石灰水中,命将如何?【举例举例2 2】案情式提问:案情式提问:三、三、板书设计的网络性板书设计的网络性 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的及学生实际水平 “编织”恰当的板书网络; 必须使板书的每一个支脉都与教师的讲解形成纲与目的关系,助学生理解; 必须在给学生整体美感的同时突出重点和难点,助其记忆。C O2 实 验 室 制 法药品和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检验、验满步骤:原理 :石灰石和稀盐酸药品:发生装置:收集方法 :固液不加热型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检验方法: 澄清石灰水燃着的小木条连、查、装、加、收【板书板书1 1】【板书板书2 2】四、四、应用信息技术的适时性应用信息技术的适时性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的 “细微”部分和“难言”部分得以“放大”和“恰到好处”地表达。 硫和氧气混合硫和氧气混合 水分子运动水分子运动 是否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 是否流于形式,导致“凑热闹”、“搞噱头”现象的产生; 是否在利用其它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是否无缝主动地渗透到了教学必须的环节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度; 是否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四、四、应用信息技术的适时性应用信息技术的适时性五、五、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认识上:意识到筛选题目、编辑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打造最适合的题目是教师必备的技能; 技能上:能设计看似简单但实际很有价值的题 目,达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目的; 方法上:采用神奇的72数字。六、六、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特别要注意表扬归因要正确;批评方式易接受。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常用的方法“沉锚”效应。 所谓“沉锚效应”是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在情境教学中,问题情境就是“锚”;在概念教学中,例题选择就是“锚”;六、六、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举例举例1 1】音乐情境创设:音乐情境创设:提供的物品:烧杯,细沙,湿布,碳酸钠,喷壶,扇子,剪刀,稀盐酸【分组小实验】如何熄灭桌上的蜡烛呢?【举例举例2 2】实验情境创设:实验情境创设:【举例举例3 3】角色互换情境的创设:角色互换情境的创设:碳和碳的氧化物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的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对环境的影响 环节1:【交流分享】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资料,课上由学生代表分享成果。环节2: 同学们说说感悟和实际行动。【启发启发】要充分信任学生,尽量给学生创造展示和表现的机会,学生真的很有智慧和创造力。课前做好充分的指导和准备,帮助学生成功,获得成就感!酸、碱在生活中的应用1、小美美早上起床后,空腹喝了一瓶酸奶,请问她空腹喝酸奶科学吗?2、喝完酸奶后,小美美看见妈妈在厨房里剖鱼,但妈妈不小心弄破了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鱼肉就会有苦味,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酸和碱知识,帮小美美和妈妈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举例举例4 4】 生产生活应用情境的创设:生产生活应用情境的创设: 教师要善于选“锚”和用“锚” ,让学生头脑 中原有的知识具体化、特定化,真正成为 新知识的学习载体。 “沉锚”效应会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并在不断的收获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六、六、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七、七、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 适时性 关键性 灵活性 上课富有激情,给予学生积极的情绪引导;有激情的课堂教学是奔放的,有吸引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情绪可以感染,能量可以传递。七、七、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七、七、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高效的课堂需要师生焕发生命的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心灵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因为只有激情才会有创造;只有激情才能使教诲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赞可夫说:“智力活动是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七、七、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课堂上体现出三个大字:精(精力充沛)气(气势旺盛)神(神采飞扬) 提高对学生的期望值。“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多高,学生的潜能就有多大”。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实验七、七、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罗森塔尔实验: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 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 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 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 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 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两位教师非常 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 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知道结果后,校长不好意 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 学生高。这两位教师哪里会料到事情是这样的,只得庆幸是自己 教得好了。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 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七、七、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 “皮格马力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 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 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 、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 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 连续性。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教师充满深情的眼神、 笑貌,给孩子赞扬、肯定,滋润学生的心田,焕发他 们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激荡起孩子幸福、欢 乐、奋发、向上的激情,他们会显得特别活泼、开朗 ,与老师的感情也会特别相融,自然生发求知欲望。 孩子一旦与老师有约定,被老师寄托了期望,在他的 身上就会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七、七、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感悟感悟】教学是门艺术,教学是门艺术,对教学的研究永无止境对教学的研究永无止境,教无定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无定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用心就一定能做好!用心就一定能做好!谢谢聆听谢谢聆听!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