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星际 公 司 培 训 课 程润滑技术基础润滑油基础 润滑油的种类 u 车用润滑油 a.汽车发动机油(汽油发动机机油、柴油发动机机油) b.车用齿轮油,车用润滑油脂,刹车油 u 自动排挡液,冷却液,防冻液 u 摩托车用油(四冲程发动机油、二冲程发动机油) u 工业润滑油 液压油、工业齿轮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机床导轨油、冷冻机油、油膜轴承 油、工业滑脂、金属切削液等等 u 船舶润滑油 u 航空润滑油 u 特种润滑油 润滑基础润滑油的作用u 润 滑以油膜分隔金属磨擦表面,降低磨擦阻力 u 冷 却循环润滑系统带走磨擦热量,降低机械发热 u 密 封防止冷凝水、灰尘及其它杂质的侵入 u 清 洁将磨擦表面上污染物及磨屑清洗并带走 u 防腐防锈防止空气、水分、酸、碱性物质对金属表面的侵蚀 u 减 震吸收并缓冲机械部件的冲击振动 u 抗 磨在磨擦表面形成润滑油膜,减少磨损和划伤润滑基础分类u 按照化学结构的不同,润滑油分为: a.矿物润滑油以石油镏分为原料,经过精制加工后 得到基础油,再加入各种添加剂调配而成 .b.合成润滑油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成高分子的化 合物,再经过调配和加工而成 润滑基础制备u矿物润滑油的制备过程:原油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溶剂精制脱蜡 脱沥青 加氢精制(加氢处理和加氢降凝)基础油各 类添加剂进行调配润滑油 润滑基础调合u 润滑油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生产基础油所选用 的原油本身烃类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限制 u 润滑油的研制实际上是探索基础油和添加剂的 最佳组合,即产品配方 u 润滑油中各组份的配合得当,可以使润滑油表 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 u 配合不当的组份,会相互抵消添加剂的效果, 甚至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u 润滑油制造商有不同的基础油来源和添加剂配 方,所以不同厂家的产品不可以混用 润滑基础添加剂u 润滑油添加剂:分子结构复杂的化合物改善润滑油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添加剂种类很多,最主要的有: 清净剂和分散剂 粘度指数改进剂抗氧抗腐剂 防锈剂 极压抗磨剂 降凝剂 磨擦改进剂 抗泡剂润滑基础添加剂u 清净剂和分散剂:主要用于发动机油,使发动机内部保持清洁其作用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u 酸中和作用中和酸性物质,阻止其缩合为漆膜 u 增溶作用与不溶物形成胶体,防止沉积物的聚集 u 分散作用吸附已生成的积炭和漆膜颗粒,使之成为 胶体溶液分散在油中,防止其进一步沉积为油泥 u 洗涤作用将已吸附在金属表面的漆膜和积炭洗涤下 来并分散在油中 润滑基础添加剂u 抗氧抗腐剂:主要用于工业用油和发动机油是多效能的添加剂,主要作用: u 抑制润滑油的氧化,防止润滑油较早的氧化失败 u 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而起到抗腐作用 u 在极压条件下,在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具 有承载力的硫化膜而起到抗磨作用 润滑基础添加剂u 极压抗磨剂:u 主要用于工业齿轮油,液压油等有极压要求的润滑油 u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其分解产物和金属表面形成高熔 点化学反应膜,防止接触表面咬合和焊熔,以有效保护 金属表面 润滑基础添加剂u 磨擦改进剂(油性剂): u 主要用于工业齿轮油、液压油和发动机油等 u 其作用是增加膜强度,减少磨擦系数,降低运动部件之 间的磨擦和磨损 u 该物质具有很高的界面活性,其分子一端带有极性基团 ,对金属表面有很强的亲和力,在金属之间形成一层类 似于缓冲垫的保护膜 u 粘度指数改进剂: u 广泛用于发动机油,尤其是复式粘度机油. u 其作用是提高粘度指数,使油品具有优良的粘温 性能. u 该物质是链状的高分子聚合物,在低温时以丝卷 状溶解在润滑油中,当温度升高时,丝卷伸张, 对润滑油流动的阻力增大,而使润滑油的粘度升 高 .润滑基础添加剂润滑基础添加剂u 降凝剂: u 用于各种润滑油 u 其作用是降低油品的凝固点,保证油品在低温 条件下有良好的流动性提高粘度指数,使油品 具有优良的粘温性能 u 油品中所含的石蜡烃,在低温下能使润滑油丧 失流动性。降凝剂通过改变蜡品的组合结构而 保持油品在低温下的流动性 润滑基础添加剂u 抗泡剂: u 用于发动机油、液压油、齿轮油及压缩机油等 u 开停频繁的润滑系统,油品中常常会产生大量 泡沫,造成能量传递和供油故障 u 抗泡剂通过其较小的表面张力,有效消除油品 中的泡沫 润滑基础添加剂u 调配润滑油按照以下选择添加剂: u 质量等级,性能要求,相容性,设备制造商要求,环保要求 ,采购的难易,成本的高低等 u 例如一个典型的发动机油添加剂配方: 抗氧抗腐剂 清净剂 .5%分散剂 粘度指数改进剂 1%抗泡剂 5ppm抗磨剂 2% 润滑基础润滑油性能u 润滑油基本理化性能指标: u 粘度 机械杂质 u 粘度指数 残碳 u 闪点和燃点 酸值、碱值和中和值 u 凝点和倾点 灰分与硫酸盐灰分 u 水分 u 颜色和密度润滑基础粘度u 粘度:液体油品流动时的内磨擦力。是润滑油分 类分级和评定质量的主要指标,通常分为动力粘 度和运动粘度 u 动力粘度:液体在一定切应力下流动时内磨擦力 的度量 u 计量单位:as或(泊) u mPas或Cp(厘泊,-3泊) u 运动粘度: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 度量 u 计量单位:mm 2/s或t (斯)mm2/s或cSt(厘斯,-6斯) 润滑基础-粘度u 油品在某一温度下的运动粘度,乘以该油品的密 度,即是该油品的动力粘度 u 另外一种度量单位是相对粘度:常见的有恩氏 粘度、赛氏粘度和雷氏粘度 u 通常情况下,使用运动粘度(mm2/s或cSt厘 斯)来度量和选用润滑油 u 油品粘度同温度、压力的关系是:温度越低、压力越大,则油品粘度会变大,故 应选用粘度较小的油品;温度越高、压力越小 ,则油品粘度会变小,此时应选用粘度较大的 油品 润滑基础粘温性能u 粘温性能:指润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程度, 通常变化程度越小的润滑油称之粘温性能越好 u 粘度指数: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评价润滑油粘温性能的 重要参数 u 粘度指数是个比较值,以粘温性能较好(粘度指数定 为)和较差(粘度指数定为)的两种润滑油 为标准油,以0C和0C的粘度为基准进行比 较而得出 u 粘度指数越大,表示粘度受温度变化而影响的程度越 小,即粘温性能越好,则在高低温变化较大的环境中 能保持更好的油膜和更好的润滑 润滑基础闪点和燃点u 闪点的定义: u 在一定条件下,将润滑油加热到其蒸气与空气 所形成的混合气与火焰接触发后瞬间闪火时的 最低称为闪点 u 燃点的定义: u 在一定条件下,将润滑油加热到其蒸气能被接 触的火焰点着并燃烧不少于5秒时的最低温度称 为燃点 u 测定闪点与燃点的方法有闭口杯法和开口杯法 ,通常闭口闪点低于开口闪点。蒸发性较大的 油品多测闭口闪点,多数润滑油的蒸发性较小 ,多测开口闪点。 润滑基础闪点和燃点u 在闪点点温度下,只能使油蒸气与空气所组成 的混合气体燃烧,并不能使油品燃烧 u 润滑油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 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所 选用的润滑油闪点比使用温度高出 或以上,即属于安全使用范围之内。 u 如果重质油品中混入轻质油品,则闪点会降低 。如发动机油混入了汽油或柴油等燃料油,则 闪点会明显下降。因此测定闪点可以检查是否 有混油现象,或者是否发生润滑油被燃油稀释 等问题 润滑基础倾点和凝点u 倾点的定义:润滑油试样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进 行冷却,试样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 u 凝点的定义:润滑油试样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冷 却至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 u 通常情况下倾点会高于凝点 u 国际及国内目前基本上是采用倾点来衡量油品 的低温流动性能 u 通常在选用润滑油时,建议所选用的润滑油的 倾点比环境温度至少低度左右 u 如果润滑油中混入水分或者燃油,倾点会收到 很大的影响 润滑基础水分u 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质量百分比 u 混入润滑油中的水份呈三种状态:游离水,乳化水和溶解 水,通常游离水较容易分离,乳化水和溶解水不易脱去 u 润滑油中水分存在的危害: u 促使油品氧化变质,破坏润滑油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 u 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和锈蚀 u 使添加剂发生水解反应而失效,并产生沉淀堵塞油路 u 在低温时使油品倾点升高,流动性变差 u 在高温时因水分气化破坏油膜,并产生气阻而影响润滑 油的循环 u 高品质的润滑油即使有少量水分混入,仍能保持其润滑性 能 润滑基础残炭u 残炭是指油品在热与氧的共同作用下受热裂解缩全和 催化生成的残留物 u 残炭的主要物质是油品的胶质、沥青质和多环芳烃 u 残炭值是衡量润滑油基础油的重要质量指标,用以判 断润滑油的性质和精制深度 u 对于发动机油,残炭亦是质量指标之一。由于活塞环 会将润滑油带入高温的气缸内,部分润滑油会发生分 解氧化,结成胶膜而与未烧尽的油及其它杂质一起沉 积在气缸温度较低的部件上,形成积炭。润滑基础灰分与硫酸盐灰分 u 灰分:油品试样在规定条件下被灼烧炭化后,所剩的 残留物经过煅烧所得的无机物,其质量百分比即是灰 分 u 硫酸盐灰分:油品试样炭化后剩余的残渣,用硫酸处 理,并加热至恒重,其质量百分比为硫酸盐灰分 u 灰分来源于基础油在精制过程中残留的无机盐、尘土 、机械杂质及白土等 u 对于不含添加剂的油品,灰分可以作为检查基础油精 制是否正常的指标之一,灰分含量越小越好 u 但加入添加剂之后,由于清净分散剂及抗氧抗腐 剂等本身就是金属盐类,故又要求硫酸盐灰分不小于 某一数值,该数值可间接表明油品中金属盐的含量, 即添加剂的含量润滑基础酸值和碱值u 酸值和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指标 u 酸值分为强酸值和弱酸值,两者合称总酸值() u 碱值分为强碱值和弱碱值,两者合称总碱值() u 总酸值的定义:中和g油品试样中全部酸性组分所需要的碱()量 ,以mg(KOH)/g表示 u 总碱值的定义:中和g油品试样中全部碱性组分所需要的酸量,换算为等 当量的碱量,以mg(KOH)/g表示润滑基础酸值和碱值u 酸值和碱值对润滑油的意义: u 酸值对于新油,酸值表示油品精制的程度,或添加 剂的加入量(当加有酸性添加剂时);对于旧 油,酸值表示油品氧化变质的程度,当酸值过 大说明油品氧化变质严重,应考虑换油 u 碱值在发动机油中碱性添加剂较多,当碱值的变化 较大时,可以表示油品中碱性添加剂(如清净 分散剂)的消耗和油品性能的下降。但不能以 该指标确切预示油品的使用性能 润滑基础发动机油u 发动机油指用于润滑发动机的润滑油,国内又称机油 或内燃机油,是市场上消耗量了大的润滑油品种。 u 按照燃料的使用不同,发动机有不同的类型如汽油发 动机、柴油发动机、天然气或石油气发动机、船用柴油 发动机、航空煤油发动机等等。润滑油的技术发展水平 已使得发动机油可以做到汽柴通用,但推荐使用的优先 程度仍应按发动机类型区别对待。 u 国际上对发动机油的分类按照两种方式: u 粘度级别分类,按照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 )制订之标准,按和两种温度下的 运动粘度划分 u 质量等级分类,按照美国石油学会()制订 之标准 发动机油粘度级别u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 u 按照发动机油粘度的高低将发动机油分为若干级别,以 方便用户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选用适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