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言品析类试题标准答案解读语言品析类试题标准答案解读晋中市教研室 王文丽所谓“语言品析”,在考试中主要有如下含义:l理解字、词、句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基 本意思;l理解字、词、句在特别语言环境中的含 义;l理解字、词、句在特别语言环境中的深 层含义 l品味字、词、句的表达手法,感受其感 情色彩;l分析字、词、句的准确运用;l品味欣赏字、词运用的美感;l分析字、词、句的表达作用及表达效果 等。l语言品析类试题主要考查字词品味能力 、句子品析能力、文段品读能力。中考 语言品析题的出题特点主要有:l第一,绝大多数题目出现在现代文阅读 的考查中。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地方的 中考试题没有语言品析题。从这个角度 看,语言品析是现代文阅读题目中的最 基本的考点之一,语言品析能力是考生 最为基础的阅读能力之一;同时,语言 品析题也是考生最基础最重要的得分点 之一。第二,语言品析题的出题角度细腻,大多 着眼于一字、一词、一句、一种手法、 一种情感、一种表达作用等。答题的内 容要求非常明确,答题的要求非常具体 。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既容易得分又容 易失分,原因是它太具体了,是错是对 ,泾渭分明,因此对考生答题提出了很 高的要求。第三,从题型看,绝大多数的语言品析题 都是“主观题”,都需要考生用书写答案 的方式答题,这不仅对考生审读题干、 明确答题指向提出了要求,也对考生的 准确表达、简洁表达与清晰表达提出了 要求。而这种答题要求归结到一点就是 :一定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答题。l一、试题及答案举例l2009年上海市中考在可可西里回头 阅读题:“思贤忽然泪如泉涌”这句话运 用了_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 是l参考答案:比喻 把思贤内心的感动和 震憾,更具体、更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 前,给人以鲜明的印象。l2009年河北省中考昙花终于怒放阅 读题:简要分析选文第段画线句子( 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 的表达效果。l参考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 动形象地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 将昙花人格化,表达出对昙花的喜爱之 情。 l2009年山西省中考第15题说说画线句 子“在杜琼的心里,她那理想并未泯灭 ,它们还会像火星一样,在她的心里闪 烁,只要有机会,这些火星就会燃烧成 灿烂的火花”的句子妙在哪里?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盲姑娘对理想的执著 追求。l二、标准答案要素解析l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尽管语言 品析类试题的表述形式略有不同, 但答案中的要素是一样的。l它们都由三个要素构成:一、语言 特点。二、表达效果。三、深层含 义。1语言特点。一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用得最多也最常见,因此要 掌握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并了解其表 达效果。二看是否运用了其他手法,如 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等。三看用词有什 么特色,如动词的运用、形容词的运用 、副词的运用等。以上三个例题所涉及 的句子,在语言特点上,分别运用了比 喻修辞手法和拟人修辞手法。2表达效果。即所用手法(或所用特色 词)产生的表达效果。需要注意的是 :表达效果一定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 容,一是句子的表面意思或特点,二 是手法运用的表达效果,并要将这两 个方面结合在一起表述。 如上面的例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昙花含 苞特放的情态”,“把思贤内心的感动 和震撼,更具体、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 前”,“生动形象地写出盲姑娘对理想 的执著追求”。这三个答案中,黄色的 部分就是运用手法产生的表达效果,加 横线的部分就是句子的表面意思或特点 ,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但都是必 备要素。 3深层含义。即句子的内涵。需要联系全文 或上下文或主题或作者的意图等,有时要说 出其蕴涵什么道理、思想、感情。如上例“将 昙花人格化,表达出对昙花的喜爱之情”是作 者的感情;“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是读者的感 受。常用的表述有:突出了/肯定了/褒 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批判了/讽刺了 /不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 我们的印象/感受/启迪/道理等 )l三、不丢分的学问l在答题与评卷过程中,语言品析类试题 大约只有一半的考生可以拿全分,30% 的考生可以拿一半以上的分,其余的考 生拿一半以下的分或者不得分。l如2009年河南省中考前方遭遇塌方 阅读题: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整条 岷江就在我们的左侧晃悠着,肆无忌惮 地呼啸着,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连人带 车一起揽进它的怀中)使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 意加以分析。(3分)l参考答案: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岷江江水的凶猛,突出行车的危险。 评分标准:答出修辞手法,1分;结合 文意分析,2分。共3分。学生在组织答案时多在两个方面出错: 一是不知道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答夸 张的,还有答排比的,这当然不能得分 ;二是未能结合文意分析,有答使文章 生动形象的,也有答使文章语言生动形 象的,这属于空洞的机械式的答题,不 能得分。此题题干指向十分明确,要求 “结合文意”。即使没有此要求,如“请 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也应该结合 文意进行分析。要做到不失分,请记住下面的答题思路 :用比喻(或其他手法)生动形象(根 据不同手法变换)地写了(文 意中的对象)的(对象的特点 )。突出了/赞美了/歌颂了/批判了 /(或者:给了我们的印 象/感受、启迪)l四、其他题型及解答l题型一: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l题型二:加点词能否换与一个同义词? 为什么?l题型三:加点词运用得非常好,请说出 它的妙处。l如果词语所在语句是记叙、描写或抒情 ,就从形象、生动等方面解答。l如果词语所在语句用的是说明的表达方 式,就从准确、真实(符合实际情况) 方面解答。l如果要推敲的词语是副词,就从语言的 强化或分寸方面解答,如果是形容词, 就从情感的褒贬(喜爱赞扬或厌恶贬斥 )、强弱等方面解答。答题思路:不能换(删)。因为 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 地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 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 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 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符 合对象的特征)。 十种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 1教师语言幽默、有趣、生动,富有意境;体 态语言美。 2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保护与张扬学生的个 性,课堂气氛和谐。 3公平客观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不袒护 。 4学会自我控制,不在课堂上发脾气,学会忍 耐。 5提炼备课内容,立足教材备课又能脱离教材 执教,在大脑中形成清晰教学框架,能抓住 目标与要点。 6教学方法有效、多变、新颖,能调动 学生学习积极性。 7讲究评价艺术,及时、适可、有针对 性、有效刺激,能促进知识的生成。 8富有教学机智,及时捕捉教学资源, 处理好课堂生成知识。 9合理调控“听、读(看)、思、说、 练(用)”过程,让学生在感知过程中 自主建构。 10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并会自己 面对问题。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