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李海霞第三章 心理差异与语文教育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 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 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 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 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 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 ,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 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 善而救其失者也。” 礼记学记 心理差异分为两大类宏观心理差异,指的是特定群体之间 的心理差异,这个群体,如,不同的 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年龄阶段、 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等,所以,也称 为群体心理差异。微观心理差异是指个体之间的心理差 异,即每个人自己独有的心理特点。 一、性别心理差异与语文教育 文化人类学研究证明,性别心理差异 的形成,虽然与生理上的男女差异有 关,但并不是由它决定的,而是由长 期发展的社会文化决定的 。1、智力的性别差异 智力分布上的差异 智力结构上的差异 (记忆力、思维、言语表达等) 智力发展趋势上的差异2、男生的心理特点与语文教育 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发达 言语表达能力较差 生活经验丰富,乐于探索3、女生的心理特点与语文教育 进行积极归因训练 口头表达能力较强 偏重于记忆 形象思维比较发达 情感体验比较丰富二、年龄心理差异与语文教育1、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高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2、中学生年龄心理差异对语文教育的 要求 抓好过渡衔接 (初一、高一)把握发展关键期(初二)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品德发展的质变期注意闭锁心理三、个性心理差异与语文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兴趣、 能力、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方 面,其中兴趣、能力与语文教育的关 系最为密切。1、兴趣差异与语文教育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 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 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 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2、能力差异与语文教育 一般认知能力的差异 (注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 特殊才能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及表现的早晚的差异四、语文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 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 有差别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 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1、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正确对待差异,端正对因材施教原则 的理解 注重全面发展,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 求结合起来 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 充分发展2、区别对待语文先进生和后进生语文学习先进生的心理特点语文学习先进生的教育(拓展语文学习内容;提高语文学习 要求;发展语文专门兴趣;鼓励语文 特殊创造;开展语文合作学习)语文学习后进生的心理特点语文学习后进生的教育(了解心理,找出”病因”;降低要求, 逐步提高;表扬鼓励,形成动机;自 我发现,挖掘潜力;加强督促,严格 要求)作 业1、联系实际,谈谈语文教育要抓好初 中与小学、高中与初中的过渡衔接, 需要考虑哪些心理问题,采取哪些具 体措施? 2、怎样认识中学女生(或男生)的语 文学习心理特点?语文教育应如何引 导她(他)们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完成以上2个论述题,要求每题答案 不少于300字,要有自己的观点) 3、结合语文教学案例,对照在语文教 育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写一 篇500字左右的短论,谈谈怎样在语文 教学中正确实施因材施教。题目自拟 。参考书目1、韩雪屏 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上海教育 出版社 2001 2、马笑霞 语文教学心理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 社 2001 3、王尚文 语感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4、周庆元 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 湖南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朱作仁 语文教学心理学 黑龙江人民出 版社 1984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