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与教材相联系的常见考试题型复习指导 部分答案及详解学会与教材紧密联系与教材相联系的常见考试题型:1、文学文化常识检查。2、利用教材的观点、内容结合所给选文进行说理或赏析。3、围绕所给选文的观点或特点另举课文中的一例。4、比较所给选文和教材在思想内容、表达情感或艺术手法上的异同。复习要求: 1、熟悉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考纲:识记课文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 及与之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2、了解教材在思想内容、表达情感或艺术 手法上的特点。 考纲:归纳作品要点、概括全文主旨,揭示 写作意图;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 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等。 3、能举出与之相关的主要事例或细节描写一、文化、文学常识相关试题举例 (答案略) 考点:识记课文所涉及的著名作家 、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二、利用教材的观点、内容结合所 给选文进行说理或赏析。 2009春考 (六) 27、本文在勉励后生善于求教方面给我们有益的启 示。请联系课文师说的内容,谈谈求教的重要 性。(3分) 举例1分,阐述1分,表达1分。 “谈谈求教的重要性”,等于一个微型议论文,应该 有观点,有举例,有分析。例子,限定来自师说 观点:求教的重要。 可联系的文中句子有:(1)古之学者必有师。(2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答案示例: 从师学习,向老师求教是十分有必要的。 韩愈在他的师说中提到老师的职责是“ 传道受业解惑”,即“传授道理、讲授学业 、解答疑惑”,而且“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可见,从师学习不仅能懂得道 理,学到知识,解答疑惑,还能够提高自 己,所以求教是十分重要的。 2010秋考 (四) 越调 平湖乐 尧庙秋社 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 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化用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 与还”。陶渊明写的是远离官场黑暗喧嚣隐居田园之乐,而曲作者面对百姓庆丰收的盛 世和乐景象表达了积极入世的志向和与民同 乐的意趣。2011徐汇卷 (六)改过说 25、“改过”不仅有益于个人,还有益于其他。请 以“负荆请罪”为例补充一点。(4分) 答案示例1:廉颇负荆向蔺相如请罪,泯私仇而将 相和,共同辅国,赵国无恙(2分)。表明知错就 改能和谐人际关系,“人和”则国兴。(2分) 答案示例2: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不仅消除了 他与蔺相如的矛盾隔阂,改善了他们间的关系(2 分),而且将相和睦还有利于赵国的稳定和强大 ,这说明“改过”不仅有利于个人,还对国家有利 (2分)。三、围绕所给选文的观点或特点另 举一例。 2010八校联考 12、徐渭多才多艺,学识和品格都给当世及后代 留下深远影响。结合高中某篇课文中提到的某人 ,试举一例,阐明“人不能失去自己的精神领地 ”的道理。(100字左右) 主要问题: 1、作品、人物举例不典型或是作品和人物错误; 2、分析不能从文意出发; 3、“精神领地”内涵没有具体解释; 4、基本的结构混乱,思维不严密。答案示例 (1)人不能失去自己的精神领地。如梁衡 跨越百年的美丽中写到的为科学而奉献青 春的居里夫人,她虽有美貌却不以此为炫耀 的资本,因为她只专注于科学这片广阔的天 地;虽然实验艰苦、条件简陋,但她从未放 弃,因为她确信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对人 类的伟大意义。因此她始终坚守自己的精神 领地而无悔无憾。答案示例 (2)人不能失去自己的精神领地。正如指 南录后序中的文天祥,出使元军却被扣留 ,忍受酷刑和流言的折磨,在威逼利诱中仍 忠心为国,凭借自己一心为国的信念,在逃 难中、被俘途后写下了过零丁洋等名篇 ,以诗明志,表明他自己的坚韧不屈的强烈 信念,维护了自己的精神领地,令后人称颂 不已。 2010八校联考 (二) 5、文学名著由于有那些看似无关宏旨其实 又充满意味的细节,才散发出千古如斯的永 恒魅力。请从归有光的名篇项脊轩志的 典型细节描写中试举一例,并分析其魅力。 答案示例1: 原文: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项脊轩志的开头部分,作者借“小鸟啄食”这 看似不起眼的景象,表现了修葺一新的项脊轩安宁 、幽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之情。 答案示例2: 原文: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 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 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 墙,凡再变矣。 在项脊轩志中,作者描绘了分家之后“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客逾庖 而宴”、“鸡栖于厅”、“始为篱”、“已为墙” 等景象,看似不起眼,但仔细琢磨体会却 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借此表现出封建大家庭 内部的矛盾和隔阂以及分崩离析后的败落 和混乱,表达了他的痛惜和哀伤之情。 答案示例3: 项脊轩志的结尾有“庭有枇杷树,吾妻 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 当年的枇杷树现已经枝繁叶茂,然而物是人 非,妻子早已离去,空留下亭亭如盖的枇杷 树摇荡于风中。平淡的文字写下的是深沉的 人生哀歌,悼亡之情年年岁岁,生生不已。 由此可见是细节之美成就了本文永恒的魅力 。 答案示例4: 原文: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 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 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 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和乳母回忆母亲当日来项脊轩 看望孩子的情形,当听到孩子的哭泣声时,母亲“以 指叩门扉”,并且问“儿寒乎?欲食乎”,小小的一个 细节动作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和关怀,也表达了 归有光对已去世的母亲的无尽思念。 答案示例5: 原文: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 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 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 在项脊轩志归有光写到了老祖母来看望和勉 励自己的场景,祖母临走时轻轻的关门并且自言 自语,随后不久又“持一象笏至”,激励孙儿“他日 汝当用之”。寥寥几笔,平淡之至,但感人至深, 细致地描写出祖母对归有光的关怀疼爱,也透露 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子殷切的期望。 表达了归有光对祖母的深深的怀念之情。2011虹口卷 (一) 6、仿照第6段画线部分,以教材中一位作家为例,写一段评 价性文字(80字左右)(4分) 成龙堪称当代唯一一名华人大明星,他在海内外所拍的很多 动作片、功夫片、喜剧片中所饰的古代和现代人物,实际上 也代表着一种社会典型,即爱打抱不平、锄暴安良的东方硬 汉。这一硬汉形象差别于约翰韦恩所扮演的西部硬汉,他 是粗犷中见细心,且充满幽默感,深得全球影迷喜爱。 课内作家(1分)。评价层次清楚(总述分析结论 )(2分),内容符合(1分) 史铁生、杨绛、欧亨利、莫泊桑、苏轼、汪曾祺、郁达夫 、老舍等 答案示例: 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堪称短篇小说 大师。他的很多作品反映了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 的苦难生活,对他们给予无限的同情,也赞美了 他们的纯洁美好的心灵和仁慈善良的品格,讽刺 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法律的不公。此外,他的作 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总使人感到“在情理 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他作品中的许多情节和人 物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使他的作品获得了世 界级的声誉,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喜爱。 2009春考 12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以高中教 材中的一篇现代文为例,阐述对比手法运用 的妙处。(3分) 答题要点: 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认真分析对比的双方 ,列举出形成对比的有关内容(一般举一两 个例子)并作简要分析,领悟出作者运用对 比的目的和对比所产生的效果。 答案示例1 守财奴: 在课文守财奴 “抢夺梳妆匣”这一情节 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了葛朗台的丑恶 嘴脸。当看到精美的梳妆匣时,“身子一纵 ,扑上梳妆匣”。但当听到“太太死过去了 !”他把梳妆匣“扔”到床上,拿一把路易“ 摔”在床上,还“搂着”“抱着”欧也妮,与刚 才的贪婪凶狠判若两人。一“纵”一“扑”与 一“扔”一“摔”的对比,让读者更清楚地认 识了葛朗台的贪婪、冷酷和虚伪的丑恶本 质。 答案示例: 世间最美的坟墓原文: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 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 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 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 ,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 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茨威格在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中将托尔斯泰 墓与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等名人的豪华陵寝 作对比,衬托出了托尔斯泰墓的逼人朴素,表达 自己对这位文学巨匠伟大的人格精神的崇敬和赞 美之情。四、比较所给选文和教材在思想内 容、表达情感或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 2009上海语文高考 (二)春声和春深 12、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 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4分) 本文描述北国之景为衬托江南故乡风情的美 好,更好地抒发思乡之情;故都的秋以 江南景象反衬出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 情。写了什么 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故都的秋原文: 开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 悲凉。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 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 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结尾: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 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 ,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 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2009长宁区二模卷 (二)西栅的梆声 9、第9段画线句与课文荷塘月色中“树缝里也漏着一两 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一句,在表达作用 上有何异同?(3分) 那一盏盏古朴的风灯,在苍灰的屋檐下,随着晚风轻轻摇荡 ,像恋人温柔的眼。 答案: 相同点:都是以“眼”来比喻灯光,生动形象。(1分) 不同点:荷塘月色中所给句子还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而且两处句子在表现灯光的特点上和表情达意上有所不同 ,一写风灯的柔和,表达作者对西栅的依恋和温情;一写路 灯的忽隐忽现,表达作者内心淡淡的忧愁和迷茫。(2分) 2010长宁区一模卷 12、本文(五月的北平)与老舍想北平 在如何表达情感上有同有异,请加以赏析。 五月的北平 作者着重写了四合院和槐树。五月的四合院花果扶 疏、欣欣向荣;五月的槐荫遍布全城,是碧槐的城 市。最能代表北平的黄金时节的诗情画意。 抓住平常景物阐发眷恋之情。 现在的北平已经临近炮火边沿,对南方人来说这里 是第一线了。 结尾的悲叹,反映了一种失落感和无奈 。想北平 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 多;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雨后;韭 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 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 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 层白霜儿呀。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 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 ,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巴黎有许多 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