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篇 三峡原文呈现课文翻译章节精解自三峡七 百里中,两岸 连山,略无阙 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 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 的地方。层层 的悬崖、排排 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 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 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第一部分(第1段):写三峡 两岸的山。第一句写山的 长、多。“七百里”可见 其长;“略无阙处 ”可见 其多。第二、三句写山的陡 、高,以及江面的狭窄, 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铺 垫。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 丘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 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 急速传达,这时 候清早坐船 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可到 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 里路,即使骑上飞奔的马, 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第二部分:写三峡的四季景 色。第一层(第2段):写三 峡的夏水。表现江水凶险 的词有“襄陵” 、“阻绝 ”,表现江水迅疾的句子 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豪气万丈。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常有 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 (在秋天,)每到晴初的 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 和山涧显 出一片清凉和寂 静。常有高处的猿拉长声 音鸣叫,声音连续 不断, 非常凄凉怪异,在空旷的 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 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 以渔夫唱道:“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第三层(第4段):写三 峡的秋季景象,和上层 欢快的气氛形成鲜明的 对比,到处笼 罩着悲寂 、凄凉的气氛。最后用 渔歌作结,从侧面描写 了三峡的凄凉、空旷。【中心概括】 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先总写三峡的地貌特征,再分写 三峡的四季景色。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之情。 【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布局巧妙。作者采用先大后小、先总后 分的写法,先写山,后写水;按季节分,作者是先写夏,再写春冬, 再写秋。2.善于观察,抓住了事物特征,描写生动,使读者有身临其 境之感。3.用笔富于变化。文章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 勒,有工笔细描,相得益彰。一、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 以水经为纲 ,记载 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 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阙 缺 中断 到了 实在 动词,连接 这里指飞奔的马 急流 清波 结霜 介词,在、从、由 连词,如果 断绝 极高的 消失 遮蔽 日光,这里指太阳 上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相距 驾 快 急流 寂静 回旋 茂盛 延长 结构助词,译作“的”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代词,这 表假设,即使 7重点句子翻译(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两岸)层层 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天蔽日。(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水涨、大水溢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了。(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的确有很多趣味。(5)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6)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三、文意理解与探究1(2015吉林)文章第段描写群峰占据天地,只有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辉。作者这样 写有什么用意?作者这样 写是为了侧面烘托三峡山高(岭连、山多、狭窄)的特点。2(2013安徽)第段写了山的什么特点?第段写了水的什么特点?山的特点:连绵 不断(山多),遮天蔽日(山高);水的特点:水势浩大(水大),水流湍急(水急)。3(2015铁岭模拟)作者在写三峡的水时,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夏季?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4(2015阜新模拟)第段写了秋水,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凄”“哀”两个字,表现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林寒涧肃 _表现了三峡秋景凄清、萧瑟、悲愁、肃杀 的特点。5(2013温州)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渲染秋天萧瑟的氛围,表现三峡的凄婉美。6(2015大连模拟)文末描写“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一是突现了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二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 的环境特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