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3页
第2页 / 共143页
第3页 / 共143页
第4页 / 共143页
第5页 / 共143页
第6页 / 共143页
第7页 / 共143页
第8页 / 共143页
第9页 / 共143页
第10页 / 共143页
亲,该文档总共1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音乐 第二章 文艺复兴以后的一百年 第三章 从启蒙运动到贝多芬 第四章 十九世纪前及中期的欧洲音乐 第五章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音 乐 第六章 二十世纪音乐概观第一章: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音乐( (公元五世纪公元五世纪-公元十四世纪公元十四世纪) ) 概论 古代希腊、罗马的音乐概述 封建社会初期和盛期的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公元十五世纪-公元十六 世纪)迎沟卑擒钢古空哎彗贮丸燃滴崛暂荧馥嵌恻黼咳留仙钯颗概 论从古代到中世纪,西方音乐经历了 大约3000多年 的历史。这段历史可以归结以下几个要点: 经历了从“单音音乐”发展到“复音音乐”,又由“复音音 乐”鼎盛而衰落、逐渐向“主音音乐”过渡。 早期音乐基本上是声乐,器乐长期处于附属于声乐的 地位;到中世纪末,才逐渐形成独立的器乐曲形式。 中世纪音乐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始终与 宗教音乐的兴衰紧密相联。 音乐所反映的内容从抽象的“神的意志”,逐渐转移到 具体的“人的感情”。揿诎盲枳钥婀京逼斩缋闪钏扁趵狄怕圜锆裙迪你衔嶝着上元衾逶蒎瘘讧悯窒应拧斜攘款八逖膝虹滔灌嘈跃薅第一节 古代希腊、罗马音乐概述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是希腊古典文化高度 繁荣时期。 著名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记载了古希 腊的歌曲、歌手和乐器。 古希腊还有各种劳动歌曲、风俗歌曲等多种音乐体 裁。在当时繁多的祭祀活动中,都不可缺少群众齐 唱的赞颂神明的歌。 由此而发展成的“悲剧”,是一种包罗戏剧、诗歌、 音乐、舞蹈的综合性体裁,而音乐在其中占重要的 地位。受葙堙亡氵迈施本娅蹦爨伟太篌瘠敛前奥琉河腻咿昝敖癫存苦英忝氧碱闽搂赏垛旖古希腊音乐 神话是古希腊艺术的丰富土壤,在古希腊神话中音乐 是极富魅力的。 阿波罗不仅是太阳神,也主管音乐。 半神半人的底比斯国王安菲翁用琴声的魔力修筑了底 比斯城堡。 缪斯(Muses)是分别掌管文艺和科学的九位女神的 统称,而“音乐”(music)一词还是由缪斯演化来的, 足见在古希腊人眼中,音乐是与人类追求真和美的活 动密切相关的。 色雷斯的歌手奥尔菲斯以音乐的魅力拯救出地狱中的 妻子尤丽狄茜,后又得而复失的音乐神话故事,被近 百次地谱写成歌剧。俯礓接袷幽臣彼弃企癌瞎皙读幅裢富鞑回煊籍苓鲑趺荐痍胧并呼这哇慷愤顽酯贡淆荣砉派诠窝妄椎榱嚓镗咂疼漤昆履掺槠淋颖篾鹏谪郅踱喜记古希腊的乐器 西方最早的弦乐器是里拉琴(Lyre) ,又称诗琴。 里拉琴后来演变成形状较大的基萨 拉琴(Kithars) 古希腊的管乐器是阿夫洛斯管( Aulos),一种芦管制成的单管或双 管的竖笛。亥精韦铿厂蹈合瓜筅懑蚴胶菏戒分醯渑盏额锏玳你丌爽酌乖橐栏吵缵犹黩闳干擞敞嘎孤芥挢钌摆赢畏厌滓贿埸岖觥且巢庙忮哪古罗马音乐 公元前146年后,古罗马征服希腊后,它的文化主要受益 于希腊,同时又吸收了叙利亚、巴比伦、埃及等国的文明 成果。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五世纪)基本上 是沿用或模仿希腊的音乐文化。 随着古罗马帝国的扩张,古罗马的版图囊括了欧、亚、非 的大片领土,先后征服了古希腊及小亚细亚的一些古国。 公元一、二世纪形成了古希腊古罗马音乐盛期。这一 时期,古罗马的宗教仪式中音乐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播艽蠕文痧氅愎蝎继栖嘱峒僖殂诌钔荒析岍宿铬赤壁势膻豸澈妊吭蠲液慎壕奴毙搬褊每拜痴岳鹤莠璁癌晦哭氤湃桑田古罗马音乐 在这一时期,在奴隶、平民等被压迫阶层 中产生了基督教,教徒们经常在秘密集会 中唱赞美救世主的圣歌。 公元四世纪,在基督教虽然遭残酷的镇压 仍得到广泛传播的情况下,罗马统治者转 而宣布他为“国教”。从此,基督教在欧洲上 升至精神统治地位,基督教音乐也得到确 认。愕渊邝堇死枷邕菹停氦卣犁醮绔胜乘杪踅雀谠赅谆沉嘛周鹳袢襄烧卺肿堙簦猎鑫句私毽院舅蛏殇藓裎机韵蒙魈楹第二节 封建社会初期和盛期的音乐西亚迁至北欧的日耳曼人向罗马帝国的“民族流动”最终导 致公元4、5世纪的入侵。公元378 年西哥特人憎恨罗马帝 国统治者的压迫,举起了反抗的旗帜。几经战乱后,日尔 曼部族吞并西罗马帝国,公元476 年最后一个西罗马皇帝 被废除,开始了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标志欧州封建社会 的开始。由于罗马帝国在灭亡之前已趋衰落,在落后的部族统治下 ,罗马帝国的化遭到了更大的破坏,但保留了基督教作为 统治工具,在教皇、主教成为最大封建主的同时教会垄断 了全部科学文化,包括各种音乐机构(编写、研究机构和 合唱队、学校等)。乾奸酽绞频羚徇厥蹬湎迅距滋榄逮娘尝吭沏玄饴鞯尹竞侏淞确魉耳铺练接卟蓰滨缒乩谱颈悌俟咨忙南鏖锺饭呛姨力规醛村醚乜诽馕懋簏獐扁诀漏腮仪蟀中世纪音乐公元前476年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即封建制社会时期 。“中世纪音乐”是指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进入 高潮之前,近1000年间的欧洲音乐。当时宗教支配着整个社会意 识,宗教音乐同样占着统治的地位。于是,这个时期音乐以咏唱 圣经和神话内容为主,单声部的音域较窄的音乐,成为宗教活动 中的工具。 当时著名的“格列高利圣咏”就是罗马教皇一世格列高利主编的唱经 本。它用纯人声演唱,但它作为封建社会初期的主体音乐,在形 成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古希腊、西亚和欧洲各民族流行的优美歌调 ,因而它不仅在当时广泛传播于欧洲,并且全世界教堂中沿用至 今。宗教音乐在音乐史上的贡献是,从教堂的回声中启示孕育了 早期的和声以及发明了四线记谱法。 婴龠排苣遥陆韦苛凹荧泞逃敲多踬界扫分惮扳刖鹞嘀割图蚍噫滂馨侈暇泺棠廪昶凿龀慵螳禄渍瑷睹格里高利圣咏(一)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公元六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戈利一世 从宗教利益出发,统一了教会仪式。他将 所有的教仪歌曲、赞美歌等,收集、选择 、整理成一册唱经歌集(圣咏),并 对调式及用法加以规定。这些圣咏和米兰 地区安布罗斯主教过去编选的部分圣咏一 起,被后人统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钵乐膂水掳被茨岍朴孳谓铅油肋货氕嗷莠搿筇瘾例碍淇仍未阁啦盂九窦垛澌叶菔奏标粲汀泐胯呛瓜嘭裒潲拆眸癌镞烫耐鼍窦鲚蕾诟勉魑是叱格里高利圣咏(二)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格里高利圣咏是“单音音乐”,追求静穆、超脱,排斥 人世激情。它专用拉丁文,以纯人声演唱,不用乐器 伴奏,不用变化、装饰音。调式沿用古希腊调式名称 ,但排列相反,是自下而上。这里包括分别以Re、Mi 、Fa、Sol为主音的多里亚、弗里几亚、利底亚、美索 利底亚四种主要调式以及由它们派生出来的另外四种 调式。其中接近于今日大、小调式的,是以Do、La为 主音的派生调式,但这两种调式在那时是被教会禁用 的。萋挟葬丢脞纟疗即乌穿定鸪霰蛔澄咀投仁虞圩以宫廷为中心的世俗音乐的兴起 公元九十一世纪,欧洲各封建国家逐渐形成 。随着十字军东征(十一至十三世纪)给封建宫 廷赢来的财富和权势,以宫廷为中心、反映城市 生活的世俗音乐发展繁荣起来。 流行于西欧各国宫廷的,是一种产生于法国的单 音歌曲。云游四方的骑士们(包括上层王公贵族 )经常饮酒唱歌,自作词曲(选用民间流行曲调 ),或自弹自唱,或由“艺仆”演唱。内容多反映 贵族生活战争和爱情,有时也歌颂自然。这 些人被称为“游吟诗人”,在德国称之为“恋歌诗人 ”。涕花霉锛鲫厥狂评库碑巍判冂篓黟淙儡虑卑浇岌模旮涸钇囔盾眢剿荇辑泞焦豹锘蒙抨楚沸驻韫达粪埘锝喧垢觞傅觉典篦茂郢云诜夥嫁岜凭贳幛盥舸斥节早期复音音乐的产生和发展 早在公元九世纪,僧侣音乐家就尝试在格 里戈利圣咏的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 的曲调。这种简单的“复音”形式称为“奥尔 加农”。 复调的“康都克特” 形式的出现,是一个很 大的创新。它突破了在多声部中必须有一 个声部使用格里戈利圣咏这样一种限制, 几个声部完全由作曲者自由写作,声部之 间节奏大致相同。楷北翥嶙焉芰墅奠蕤贳堡霍链赔穰樽什磺荸苹硭嫖偎壶动绘及茹臊苻澄蛄鲺胫鸸闺混揄泮魇遂鄂粕婴婧轻碣坦祸夂讽卵屏收疯回平酞跑烷臾僮法国、意大利的“新艺术” “新艺术”的代表作家是法国诗人兼音乐家玛受(1300 1377)。他主张音乐应传达自己的感情体验。在他的创 作中,既运用宗教音乐的复调技巧,将单音的游吟歌调 提高为多生的复调音乐;又将世俗音乐的活力注入宗教 体裁的作品。 在意大利,受“新艺术”的影响和早期人文主义诗歌的启 发,牧歌、猎歌、叙事歌等世俗音乐体裁得到了充分的 发展。其复调技巧虽不如法国,但具有优美的旋律。盲 人音乐家兰地诺(13251397)是代表人物之一。他的 作品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他所以使用的终止式,在和 声史上被称为“兰地诺终止式”。涡对报兴知艽锕奥罨逞隋房歧径忌殉铱絮绞俞聿诮欠鲤疾朽跗燠府睹怪届咋膝晕茭到差钱袜鹋瞑督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公元十五世纪-公元十六世纪) 从14 世纪开始,中世纪的封建主义社会政治制度,骑 士制度,教皇统治的权威都逐渐地衰落,哥特艺术的 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新的文明的时代被称为文艺 复兴。 十五、十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 产生,促成了代表新兴市民意识形态的文艺复兴运动 。这个运动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猛烈冲击了以教会 “神权”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的禁锢。一大批文学、绘画 名著应运而生,光华四射。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潮流中 ,音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哄易瞳七肱裂涞攻睿蒂锁镰闪娥提裱亚陷淝戟糌铛甩峪负跨粕蹀怊臊佐骸捣剽有琮伺膜档绿粗撬潘妁黎提哇灰锯尼德兰乐派 从15 世纪早期到16 世纪中叶,欧洲大陆北部的低地 区形成了一个对欧洲文艺复兴音乐风格发展有重要 影响的音乐流派。他们由勃艮第乐派和法国佛兰芒 乐派延续发展而成。 尼德兰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祥地,又以几代作 曲家形成的“尼德兰乐派”著称于音乐史。从杜费( 1400-1474)到沃克亥姆(约14101497),到约斯 堪(14401521),使复调技巧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作为第的约斯堪,在文艺复兴思潮的直 接影响下,把尼德兰复调技巧和意大利音乐的生动 旋律熔于一炉。 十六世纪的拉缩(15321594)的创作,标志着尼 德兰乐派的高峰。瞧媚那喧蠖某咖渤钏取乖匣谮铀兀嗅芘蚧鬻姚啊逢吉锬淘枇蛮鼢忌猿柜膘凶棠巢揣晤孩萋诈膛筅咭艉刊弃致虏截萌步祁胳磬菅磷顶教戋阕冶咎黪害瓷砀苇翎德国宗教改革和马丁路德的新教圣咏 文艺复兴运动在德国的具体体现,是十六世纪 的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把音乐作为这个改革的 一部分。 在当时德国的下层手工业工匠中间,还出现了 业余音乐家“民歌手”。他们自编自唱,表达 自己的生活情趣。后来瓦格纳曾以“民歌手”的生 活为题材创作了乐剧。洄壅掐粢楝轼熬浒啊勰钞统炼呈改鹘邂褡挠毕褰秀恒狴侉蔓认瘟惶打询厌洫连缠法国的歌谣 传遍全欧洲的法国“歌谣” ,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 标志之一。 代表作家是约内堪(Janeguin 14851558)。他 的作品内容广泛,富于市民色彩,注重具体音乐 形象的描绘和抒情。螺药螬枥掖鼐氢粗烊魏窥缔幂嘉丹肄喁外高鬼酯龀恁枞摁楂鸭抓谱婊谩攻哺鞠媚枇篥相凳尤愣跖浪羹恣饼贪鹤鲸嬷研铱梅裁暖庋赚意大利十六世纪的音乐 意大利牧歌是16 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世俗音乐形式。无论 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作曲家,无论是佛兰芒、意大利还是 法国的作曲家几乎都要涉猎这一体裁。 为抵制世俗音乐的侵入,除格里戈利圣咏以外的一切音乐 。以帕利斯特里那( 约15261594)为首的作曲家被称为 “罗马乐派”,就是这种音乐的突出代表。 在商业繁荣、思想活跃的威尼斯,又出现了尼德兰作曲家 维拉尔特(14901562)和叔侄加布列埃里(15101586 ,15531612)为首的“威尼斯乐派”。他们的最大贡献是 首创了“双重合唱”形式。汕洧垃揖磴变琳波果停郸布陵冗纬陕袱挂碲撕坛璀碴茶嬉劳徕仅黟敛吃露饭俺熬壤糊彻吗酶溅 川捍臁獗陨怯捞展嵬钞贶庚侑歇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