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节 产品组合和产品线策略高薇 000130323一个企业提供给目标市场的不是单 一的产品,而是产品组合,即由多条产 品线组成,每条产品线包含若干产品项 目,而每一项产品又包含若干品种、规 格、款式、档次等等。因此,每个企业 不但要在品牌、包装和服务等方面作出 决策,而且要在产品组合、产品线和产 品项目上作出决策。产品组合(Product Mix),也称产品 搭配(Product Assortment),指一个企 业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线和产品项目 的组合或搭配,即经营范围和结构。产品线(Product Line)产品线(Product Line),指互相关连或相似的 一组产品,即我国通常所谓的产品大类。产 品线的划分可依据:产品功能上的相似、消 费上具有连带性、供给相同的顾客群、有相 同的分销渠道,或属于同一价格范围。通常 每条产品线都设有专人管理,称为产品线经 理。每条产品线内有包含若干产品项目。产品项目(Product Item)产品项目(Product Item),指产品大类 中各种不同品种、档次、质量和价格的 特定产品。例如,某商店经营鞋、帽、 服装、针织品4大类产品(4条产品线) ,每大类中又有若干具体品种(产品项 目),所有这些产品大类和项目按一定 比例搭配,就形成该店的产品组合。 一 产品组合决策w产品组合策略,一般是从产品组合的宽度、 长度、深度和相关性等方面作出决策。 w产品组合的宽度(Width)。指一个企业生产经 营的产品大类的多少,即拥有的产品线多少 ,多则宽,少则窄。如表9-1的产品组合宽度 是4。(表见下页)产品组合的长度(Length)产品组合的长度(Length)。指企业所有 产品线中的产品项目的总和,如表9-1 所显示的产品组合的总长度(所有产品 线长度之和)为18,产品线的平均长度 是18/4=4.5。(表见下页)产品组合的深度(Depth)产品组合的深度(Depth)。指产品线中 每种产品所提供的花色、口味、规格的 多少。如某牌牙膏有3种规格、2种口味 ,那么这种产品的深度就是2*3=6。通 过计算每种产品所提供的差异性,就可 算出企业产品组合的平均深度。表9-1:产品组合的长度与宽度服 装 鞋 类帽 子针 织 品男西装 女时装 男衬衣 女衬衣 风雨衣 儿童服装旅游鞋 便鞋 男皮鞋 女皮鞋制服帽 鸭舌帽 礼帽 女帽 童帽卫生衣裤 汗衫背心 袜子产品组合的相关性(Consistency)w产品组合的相关性(Consistency)。指各 个产品线在最终使用、生产条件、分销 渠道或其他方面的相关联的程度。相关 性的高低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有关,有时 在生产上相关性很高,但从消费上来看 相关性很底。产品组合的4个方面产品组合的4个方面对于营销决策有重要 意义: 增加产品组合宽度,扩大经营范围,可 充分发挥企业各项资源的潜力,提高效 益,减少风险; 增加产品组合的长度,可使产品线丰满 ,同时给每种产品增加更多的变化因素 ;3 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可适应不同顾 客的需要,吸引更多的买主; 4 产品组合相关性的高低,则可决定企业在 多大领域内加强竞争地位和获得声誉。产品组合决策所谓产品组合决策,也就是企业对产品 组合的广度、长度、深度和相关性等方面的 决策。市场是一个动态系统,需求情况经常变 化,原有竞争者不断花样翻新,新的竞争者 又不断进入,这一切必然会对企业产品的营 销发生不同影响,对某些产品有利,对某些 产品不利。因此,企业要经常对产品组合进 行分析、评估和调整,力求保持最适当的产 品组合。二 产品线长度决策w产品线经理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决定产 品线的长度。如果增加产品项目可增加利润 ,那就表示产品线太短;如果减少项目可增 加利润,那就表示产品线太长。产品线究竟 多长为好,取决于企业的目标。如果企业的 目标是要在某个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并要 求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产品线 就应长些,即使有些项目缺乏获利能力也在 所不计。如果企业的目标是取得较高的利润 率,产品线就应短些,只挑选那些利润率高 的产品项目经营。w一般说来,在全面买方市场上,企业的产品 线往往有加长的趋势,这是由于以下一些原 因造成: w1 生产能力过剩的压力迫使产品线经理开发 新项目; w2 新项目只是原有产品的改良,容易设计; w3 推销人员和经销商要求增加产品项目,以 适应顾客的需要; w4 产品线经理为了扩大销售和增加利润而增 加产品项目。1、产品线延伸w但是,随着产品线的加长,如下的一些成本 也随之上升:设计、储运、装卸、制造、定 单处理和促销费用等。于是,就会受有关方 面审核研究,然后剔除得不偿失的项目,使 产品线又趋于缩短。产品线的这种波动现象 ,往往会反复出现。 w企业有计划的增加产品线的长度有两个途径 :一是产品线的延伸;一是产品线的扩充。产品线延伸。w 指突破原有经营档次的范围,使产品 线加长。可供选择的延伸策略有3种: w向下延伸; w向上延伸; w双向延伸。向下延伸w(1)向下延伸。有些生产经营高档产品的企业渐 次增加一些较低档的产品,称为向下延伸。向下延 伸通常适合于下列几种情况: w一、是高档产品在市场上受到竞争者的威胁; w二、是高档产品的销售增长速度下降;w三、是原来发展高档产品只是为了树立企业的高档 形象,原即准备在条件成熟时大量发展较低档产品 ;w四、是以较低档的产品填补产品线的空缺,以防新 的竞争者涉足,或是以较低档和低价的产品吸引顾 客,以广招徕。w但是,向下延伸会使企业面临一些风险: w 第一,推出较低档产品可能会使原来高 档产品的市场更加缩小; w 第二,推出较低档次产品可能迫使竞争 者转向高档产品和新产品的开发; w 第三,中间商可能不愿经营抵挡产品向上延伸(2)向上延伸。有些企业原本生产经营低档 产品,渐次增加高档产品,称为向上延伸。 它适于下述几种情况: w一、是高档产品有较高的销售增长率和毛利 率; w二、是为了追求高中低档齐备的完整的产品 线; w三、是以某些较高档次的产品来提高整条产 品线的档次。w向上延伸也同样使企业面临风险: w 第一,发展高档产品可能促使原来生产 经营高档产品的企业采取向下延伸策略,从 而增加了自己的竞争压力; w 第二,顾客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高档产 品的能力缺乏信任; w 第三,原有的推销人员和经销商可能没 有推销高档产品的足够技能和经验。双向延伸w(3)双向延伸。有些生产经营中档产品的企 业,在一定条件下向高档和低档两个方向延 伸,称为双向延伸。 w这种策略的目的是加强企业的竞争地位,击 退竞争者,取得市场领先地位。但这种策略 是否可行,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作出决定 。2产品线的扩充w2 产品线的扩充。就是在现有产品档次的范 围内增加产品项目。 w这种做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w 为了增加利润; w 为了满足经销商的要求,因为项目太少会使 经销商营业额减少; w 试图利用过剩的生产能力; w 试图在本行业的整条产品线中取得主导地位 ,或阻止竞争者乘虚而入。w但是,产品线中的项目也不可过多,否 则会造成产品项目之间的自相冲突,顾 客选购时也难以作出决策。因此,产品 项目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差异,差异程度 以能引起顾客的注意为限。 w例如:某种产品的包装已有500克、 250克、100克3种规格,就没有必要再 增加一种200克的。三 产品线现代化决策w有时产品线的长度虽然适当,但是产品 外观或内在质量还停留在多年前的水平 ,那就需要更新产品,实现产品线的现 代化,跟上市场前进的步伐。尤其是高 科技产品,更新极快。w产品线的现代化可采取两种方式实现: w一是逐项更新;(在整条产品线全面更 新之前,测试顾客及中间商的反应,了 解市场动向。优点:节省资源。缺点: 易被竞争者洞悉本企业的意图,从而也 更新其产品线。) w二是全面更新。(可避免上述缺点,出 奇制胜,但所需投资较大。)w总之,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而言,产品现 代化是必不可少的,如美国的英特尔、 摩托罗拉、微软等公司,他们的产品都 不断地更新换代,使人目不暇接。 w问题在于,选择产品更新的最佳时机: w既不要过早,是现有产品线的销售受到 不利影响; w也不要过迟,落于竞争者推出新产品之 后。四 产品线特色决策w产品线特色就是在每条产品线中推出一个或 几个有特色的产品项目,以吸引顾客,适应 不同细分市场的需要。 w一般是推出最廉价或最高档的产品来形成自 己的特色。例如,美国的西尔斯百货公司曾 经有一条产品线专门以廉价的缝纫机吸引买 主;还有一家公司(Srerson)推出一种男帽, 定价150美元,结果无人问津,但起到提高 整条产品线形象的作用。 w一般说来,产品线特色的策略是:以低档廉 价货吸引顾客,以高档名牌货树立形象。w产品组合决策除上述几项外,还必须确定产 品价格;分析产品项目的销售增长率和利润 率,削减获利能力低甚至赔钱的产品项目; 同时,还必须有管理各条产品线和产品项目 的适当方法。思考题w1何谓产品整体概念?明确整体概念对 市场营销有何重要意义? w2产品质量和企业营利能力有什么关系 ?应当如何管理产品质量? w3何谓产品特色?产品特色与市场竞争 有什么关系? w4为什么说产品设计是现代市场竞争的 一项重要武器?思考题w5品牌和商标有何重要作用?有哪些主 要决策? w6品牌和商标的命名和设计有哪些基本 要求? w7产品包装有什么重要作用?有哪些包 装策略? w8增加产品线长度的途径有几个?各有 何利弊?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