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及交往的心理卫生李占江李占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从一个公式谈起l一个公式:B=S/(SS+E) B:行为 S:压力 SS:社会支持 E:自我强度l教育只重视KQ,忽视EQl健康指标之一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与健康的关系l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身体健康的益处颇多在心脏病发作时,不容易猝死;更容易恢复功能。乳腺癌的妇女,亲朋好友多的妇女的死亡率低。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和偏食等问题更少。l积极的社会生活还对心理健康有益对治疗抑郁症更有效寻死和自杀的想法少(2000名老人,费城)l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能使人更长寿死亡率低20%(哈佛大学 中老年人 10年的跟踪)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l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所构成的心理形态上 的相互关系。即人们彼此之间在思想、感情 和行为上的差距及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等心 理状态。l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 和交流感情等联系过程。l人际关系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相对 静态的;人际交往是动态的,通过人际交往 形成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成分及种类l要素:自我、他人、情境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l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不同的人际关系所包含成分的比例不同。l种类:血缘型、亲缘型、地缘型、业缘型 合作型、竞争型、合作竞争型、竞争合作型 积极型、消极型、中间型、破坏型 感情型、志趣型、利益型亲昵型、私人型、社交型、公共外交型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衡量l交往水平: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同交往水平成正比 交往的主动性 交往的频率 交往中的情绪体验l互酬水平: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同互酬水平成正比 物质方面:礼品是人情的纽带 精神方面:感情上的支持 劳务方面:l包容水平: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同包容水平成正比 容纳:能容人之短,不嫉妒人之长。 谅解:互谅互让。l评价水平:相互评价,符合实际、体现真诚。人际交往的规律l趋同规律:人们在交往中常常表现出一种趋同的倾向 年龄相近: 经历相似:“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 情趣相投:“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态度相近:l互补规律:心理需求上的互补,经济利益上的互惠l回报规律:人际交往的平衡倾向 积极型回报:知恩图报 消极型回报:报复(即时报复和伺机报复;理智性报 复和非理智性报复)影响人际交往的个人因素(1)l自我概念: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总和 自我概念的构成 心理成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内容: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社会自我 自我概念的特性 社会性、阶段性、能动性、主观性l自我概念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在选择交往对象时起定向作用 在选择交往方式时起暗示作用 在寻求交往水平时起调节作用影响人际交往的个人因素(2)l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 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l情绪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情绪影响人际认知:“情人眼里出西施 ,恶人眼里出东施” 情绪影响人际行为:随时随地发挥着独 特的调节作用 选择作用:“任人唯亲” 强化作用:正强化、负强化影响人际交往的个人因素(3)l个性: 逊顺型:朝向他人 超越型:对抗他人 疏离型:疏离他人 趋附型:趋附他人l个体美因素 美貌:在人际交往中有特殊的魅力 美言:“美言一句三冬暖” 美行:“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 美名:名望具有不可估量的吸引力、感召 力。“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态及矫正(1)l自卑感 成因: 自我认知的盲目性 掌握信息的有限性 思想方法的片面性 纠正方法 合理化比较法:综合比较+机遇 正视自己的不足悦纳自己 肯定自己的长处建立自信 尝试性渐进法:会面一般应酬深谈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态及矫正(2)l自私心和嫉妒心自私是私有制的产物,但以不侵犯集体和他 人的利益为度 “势利小人”、“过河拆桥”嫉妒: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卓越才能的反感 嫉妒的特性:指向性、时空性、排他性、隐 含性、反复性纠正嫉妒方法:嫉妒者:目标转移法(承认差距)、自 我反省法(分析、努力)、避强就弱法。被嫉妒者:拉大距离法、缩小距离法、 有意示弱法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态及矫正(3)l性格内向与性情怪癖 常见的怪癖 干涉癖:meddler、“好管闲事” 强迫癖:己所不欲,无施于人 犟脾气:顶牛 孤独癖:孤芳自赏,“举世皆醉唯我独 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态及矫正(4)l角色固着与角色冲突 角色固着:固守一种角色,损害自己的人 缘。 角色冲突:同一角色内,不同人的要求和 期望的差异所致。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态及矫正(5)l偏见 成因 第一印象造成的定势效应 因果归属产生的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推论过程中的以偏概全效应 投射作用造成的情绪效应 种类 认知偏见:无意偏见 情绪偏见:有意偏见l猜疑、敌意 心存戒备、警惕有余:“对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 片心” 讨厌他人,回避态度。人际交往中常见心理疾病l社交恐怖症 处理: 转移注意 屡现刺激 学习社交技能 渐进锻炼l偏执狂 诉讼狂 嫉妒狂 色情狂 夸大狂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l求同存异原则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成功秘诀: “我不说别人的坏话,只说别人的好处。”l平等互惠原则 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 让别人觉得与我们的交往值得; “吃亏是福”。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l诚实守信原则 尔虞我诈的欺骗和虚伪的敷衍都是对人际关系的亵渎。 l礼尚往来原则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成功交往的关键交往模式lE. Berne(人际交往理论) 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 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 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 行 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成功交往的关键把握情绪l把握自我情绪做自我情绪的主人了解自我情绪:交往中的主动权 表达自我情绪:缩短人际距离 调控自我情绪:营造和谐气氛l影响他人情绪交往的手段了解他人的情绪:交往的前提 影响别人的情绪:交往的策略维持人际关系的技巧卡耐基总结如下技巧:l避免争论 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是讨论、协商,而非争论 l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 只要你不伤及别人的自我价值感,什么事情都好办。 l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会带给你巨大的轻松感。 等于承认别人,会使对方更具容忍性l学会批评不到不得已时,决不要自作聪明地批评别人。谢 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