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5页
第2页 / 共145页
第3页 / 共145页
第4页 / 共14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第6页 / 共145页
第7页 / 共145页
第8页 / 共145页
第9页 / 共145页
第10页 / 共145页
亲,该文档总共1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株洲中考试题结构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2分) (二)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 (三)按要求答题(共9分)情景对话2分、表格题 4分、名著阅读3分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共22分)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15分) 课内一篇、课外一篇、课外古诗鉴赏一首 四、作文(共40分)2009年字词题 2009年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寒噤(jn) 禁锢() 广袤无垠(mo ) B琐屑(xio) 吊唁(yn) 毛骨悚然(sn ) C妖娆(ro) 愕然() 孜孜不倦(z) D颓唐(tu) 恻隐(c) 万恶不赦(sh)B 2010年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D A嶙峋(ln) 亢奋(kng) 锲而不舍(qi) B牟取(mu) 诘责(ji) 根深蒂固(d) C阔绰(chu) 伫立(zh) 更胜一筹(chu) D匀称(chng) 阴晦(hu) 惟妙惟肖(xio)2010年字词题2011年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A倔强( j )迸射( bn )鲜为人知(xin ) B嫌恶(w ) 眷恋( jun ) 忧心忡忡(chn) C差使(chi)拮据(ji) 慷慨大方(i) D绮丽(q ) 绯红(fi ) 众目睽睽(ku)2011年字词题字音题分析 考查的词语总共12个,4个四字词语,其余都是双音 节词。 考查的词语都来自教材“注释”和“读一读”。 考查的是一些易误读的字、多音字。 策略: 1、给教材“注释”和“读一读”中出现的词语注音。2、专项训练:给易误读的字、多音字、形似字注音。2009年辨析错别字 2009年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A亵读 憔悴 顾名思意 肃然起敬 B瓦砾 制裁 任劳任怨 因地制宜 C挑衅 祈祷 根深蒂固 吹毛求疵 D污秽 荫庇 人声鼎沸 怡然自得2010年辨析错别字 2010年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精至 倔强 一丝不苟 消声匿迹 B宽恕 咫尺 胸有成竹 鹤立鸡群 C狼藉 鞠躬 微不足道 妙手回春 D骄奢 澎湃 不求甚解 心旷神怡2011年辨析错别字 2011年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训诫 决别 语无伦次 随声附合 B祈祷 收敛 抖擞精神 沥尽心血 C羁绊 笼罩 粗制滥造 相形见绌 D吞噬 彷徨 肃然起敬 骇人听闻辨析错别字 题型三年都一样“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 项” 错误的词语都有两个,方便学生辨析。 考查的词语都是形似字,易写错字。 对策: 1、注意平时的积累,听写教材“注释”和“读 一读”中的词语。 2、进行专项训练:修改错别字集中训练。2009年选词填空 2009年 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D 童话色彩只是格列佛游记的表面特征,尖锐而 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 光未然的黄河颂,通过歌颂黄河,表达了中华民族 顽强奋斗的精神与不屈的意志,对于不愿做亡国奴的炎黄 子孙来说,极富 性,使人 涌起一股誓死保卫祖国 的万丈豪情。 A深沉 煽动 情不自禁 B深刻 煽动 忍俊不禁 C深沉 鼓动 忍俊不禁 D深刻 鼓动 情不自禁2010年选词填空 2010年 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C 朱自清的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跳动的 , 着生命的灵气。 罗曼罗兰所著的名人传里没有过多的记载名人的 ,而让读者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一样的痛苦、挣扎和矛盾。 A活泼 表现 丰功伟绩 B活泼 闲现 劳苦功高 C活力 闪现 丰功伟绩 D活力 表现 劳苦功高2011年选词填空 2011年 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D 种种事实说明:盲目输液,不仅浪费金钱,而且风险 大于 。 公交车司机陈乐平在突发脑溢血的生死关头,仍挣扎 着靠边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他用自己的行动 了什么是“责任”。 学习上,我们如果不讲究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 ,结果只能是 。 A治疗 诠释 事半功倍 B疗效 解释 事倍功半 C治疗 解释 事半功倍 D疗效 诠释 事倍功半选词填空分析 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运用。 策略: 答题时需结合上下文义,选择恰当的词语。 把词语放进原文反复默读,读得顺口,切合 文意的就正确。2009年辨析病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 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有过被小说的情 节深深吸引的时候。 C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 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 的巨大动力。(缺谓语“是”)2010年辨析病句 2010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 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话动了,只有我 没有去。 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 章的内涵。 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 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2011年辨析病句 2011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A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缺宾语 B经过技术革新,这种产品的成本下降了一 倍。 C受人欢迎的秘诀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 D通过实地考察后,专家们完善和提出了治 理湘江的方案。辨析病句题分析 三年都考了“通过使”句式(缺主语) 下降了一倍。(词语搭配不当) 有没有是能(前后搭配不一致) 都只有(前后矛盾) 防止不要(否定词误用) 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搭配不当) 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缺谓 语“是”)辨析病句 策略: 1、方法指导,认识常见的病因:(1)成分残缺(2)重复啰嗦(3) 搭配不当 (4)词序颠倒(5)前后不一致。 2、掌握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 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 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 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 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 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2009年默写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5(1)感时花溅泪, 。 ,家书抵 万金。(杜甫春望)八上 (2)八百里分麾下炙, , 。( 辛弃疾破阵子)九上 (3)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八上外 (4)子曰:“岁寒, 。”(论语子罕 )七上 (5)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情真意切而 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其中“ , ”表现了爱情的坚贞 ,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千古传诵。八下外5(1)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2)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3)老大徒伤悲 (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2010年默写 (二)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l分) 5 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八上 足蒸暑土气,。(白 居易观刈麦)九上外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八下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七上 岳阳楼记中表达了作者超越个人的忧乐,激励后 人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的千古名旬是“ , ”。八下5长河落日圆 背灼炎天光化作春泥更护花 谁家新燕啄新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2011年默写 (二)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 5(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 过零丁洋)八下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 浣 溪沙)七上外 (3)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 爱 莲说)八上 (4) ,一览众山小。(杜甫 望岳 )八上 (5)论语十则中孔子强调学与思辩证关 系的句子是: “ , ”。七上5(1)留取丹心照汗青 (2)似曾相识燕归来 (3)濯清涟而不妖 (4)会当凌绝顶 (5)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默写题分析 考查的都是必背诗文中的名句 2009年八年级考5分(总分8分) 2010年八年级考了4分(总分6分) 2011年七年级考了3分,八年级考3分。 三年中都考了课外古诗中的名句1分。 默写不得出现错别字。复习方法 名句积累常见的方法有五种方法: 1、理解积累: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背诵, 按“ 眼看口 读耳听思维” 进程背诵。 2、归类积累:就是将相关的诗文名 句按照不同 的类别归类整理,理解句义,熟读成诵。 3、联想积累:由某一诗句联想到 与之相关的句 子,或由某个作家、作 品名联想到某一名句。 4、回环积累:反复诵读,记得就牢靠一 点,忘 记速度就慢一些。 5、抄读积累:就是将一些重点 诗文名句抄写、 读背,既加深印 象,又能提高积累效率。2009年口语交际 2009年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补出乙说 的话。(2分) 某班语文老师布置学生读名著西游记 。同学甲家境较差,在书店花十几元钱买 了一本普及本,到学校后,看到同桌乙买 的是一百多元的豪华本,甲有点尴尬。为 消除甲的尴尬,乙说:“ 。”示例:我没有发现你买的这种,多花了冤枉 钱。读书不过是读其中的内容,我花钱太大 手大脚了。(应不以富骄人,为对方找想。)2010年口语交际 2010年 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为了抚慰玉树地震后受竞孩子的心灵创伤,有关部 门组织你班同学与灾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