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唐宋元诗词诗词 曲名篇导读导读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武建雄Tel:13563079206 E-mail:wjxjustinyahoo.com.cn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第一讲讲 导论导论一、学习习唐诗诗、宋词词、元曲鉴赏鉴赏 的必要性。中国是诗的国度,这不单指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主流,诗歌 作品数量丰富,创作传统绵 延不断,而且指诗歌在塑造民族精 神和培养审美趣味方面有过极大的作用和影响。词、曲分别是 诗发展到不同阶段出现的变体,都属于诗的范畴。诗在唐,词 在宋,曲在元,分别达到最高成就,不仅远迈 前代,而且令后 世盛极难继,被称为一代文学的代表。诗、词、曲是中华文化 的瑰宝,思想情志构成其内美,音韵辞采构成其外美,内外兼美 ,金相玉质,有着百世不替的艺术魅力。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二、关于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1、古诗的体裁古体诗(汉魏六朝以前的诗歌;包括四、五、六、七、杂言诗,没有固定的格律,用韵比较自由。)古诗 律诗(五、七言、长律)近体诗绝句(五、六、七言)乐府诗(源于汉代,配乐演唱的诗。有的归 于古体,有的归于近体)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2.古诗诗的节节奏五言诗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一或者二三(可以细分为二一二) 。 七言的节奏是二二二一或者二二三。五言绝句如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七言绝句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3.古诗诗的押韵什么是押韵? 诗歌词曲的句子,在其同一位置使用收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 ,使声音显得谐美,这种做法叫做押韵。 什么是韵脚? 韵母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而韵则只指主要元音和韵 尾(如果有韵尾的话)。韵头不同的字,如tan、gan、lian 、chan、huan在诗词中是可以互相押韵的。这些互相押韵 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了诗韵。汉语诗 韵一般是放 在句尾的,习惯上叫做韵脚。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古体诗诗的押韵: 古体诗的用韵方法有一韵到底和换韵两种。韵脚有逐句 韵和隔句韵的不同。 近体诗诗的押韵: 第一,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第二,首句往往借用邻韵。 第三,多用平声韵。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4、古诗诗的平仄什么是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古人把平、上、去、入 四个声调分成两类,叫做平仄。平仄在诗词中是交错使用的。大体的规律可以概括为 两句话:第一,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第二,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5、古诗的对仗什么是对仗? 诗词中运用对偶,叫做对仗。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 。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九类 : 名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 、虚词、代词。律诗的对仗有如下几种: 工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宽对: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借对: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流水对: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二、词律1、词的定义及分类词是一种诗体。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音乐的。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小令;(2)中调;(3)长调。 2、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 只有四种格式,而词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万树词律)。为了 区别方便,人们给他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3、押韵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三种。小令字数少,用韵同律 诗一样严格,但是可以用仄声韵,又同律诗有所不同。有一韵到底的,如温庭筠的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4、对仗词的对仗比诗歌要自由。 第一,词的对仗不一定要以平对仄,以仄对平。如:“左牵黄,右擎苍。” 第二、词的对仗可以允许同字相对。如“人有悲欢离合”对“月有阴晴圆缺” 第三、词的对仗很少有固定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词的句式特点决定的 ,词是长短句,必须是相连的两句字数相同,才有对仗的可能性。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二、诗诗、词词、曲鉴赏鉴赏 的基本方法一、形象、意象、意境中国古典诗歌理论对诗 的形象性的表述主要用“象”、“ 意象”、“意境”等审美范畴。象不是自然物,它是对自然物的模拟、形容和象征象本身不是目的,设象是为了表“意”。自从自然山水由人的附属物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获 得独立的审美价值,乃成为情感对象化的载体,诗歌中 的形象,以景象为多。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有“钻貌 草木之中,窥情风景之上”的话,就将“情”、“景”并提。 情与景,一直被认为 是古典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 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 诗家直说)。情与景的关系,也往往就是意与象、兴 与寄的关系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二、赋赋、比、兴兴“赋”、“比”、“兴”原是汉人从诗经里总结出的三种表现手 法。历来学者对于三者的解释有很大分歧。朱熹的说法最为流行:“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 ,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是直陈其事,不假借譬喻。比是用其它事物打比方,即比 喻。兴是起头,或将真意寄托于其它事物之上,即“托物兴词” 、“托事于物”。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三、韵、味、趣诗、词、曲虽都是诗,但又是各自独立的文体,各具鲜 明的艺术特点,形成不同的审美偏向,也就是说,诗、 词、曲各有各的味儿,这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 展到高 度繁荣的标志。大体说来,诗重神韵,词主情致,曲尚 风趣,前人所谓“诗庄词媚曲俏”,基本可以概括三者不同 的风格美感。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诗、词、曲不同的审美风尚是在长期的发展中 逐渐形成的,与题材、内容等有密切联系。唐诗 主情韵,所以一般说诗以情韵胜。词在风格上主 柔美、婉约。无论小令之尖新,长调之委曲,都 是统一在这一审美风格之下的。元曲作者不仅与 唐宋诗文作者有明显差异,就是与同时期的诗文 作者也有不同。如“浪子”这一称号,在宋代指并不 为世称许的风流子弟,到元代,曲家自称“浪子”, 为“浪子”立传,文人间颇以此为美称,“浪子”成了 风流俊赏、豪放不羁的代名词。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四、体裁与章法律诗的题目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律诗题目限定了 内容,诗句必须紧扣题目,全诗完全围绕题 目来写 ,题目的每层意思都必须写到,多在第一、二句点 题,开门见山,也有在三、四句点题的。词有单调、双片、三片、四片几种情况,以双片 为最多。分片即分段,因为音乐演奏过一遍叫一阙 ,所以上、下片又叫上、下阙。结构上要求上下承接 ,配合完整,一气贯注。上、下阙功能的安排上主要 有以下几种情形:1、上景下情。2、上情下景。 3、上昔下今。4、上今下昔。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五、训诂训诂 、用典与修辞训诂,是读懂诗词的第一关。例如,宋词中有许多宋 代口语,必须弄懂它们在当时的含义,如周邦彦少年 游有“低声问,向谁行宿?”“行”字,不是行为的行,而 是宋代口语,为代词词尾,本句中和“谁”字构成“谁行” ,是名词。 用典指采用古书中的故事或句子。用典可以取得以少胜 多的表达效果。对于典故,要知道它的出处,才能确知 在该诗中的含义。例如,宋诗出现以才学为诗的倾向 ,特别是黄庭坚以书本、学问为创 作源泉,创为“夺胎 换骨”、“点铁成金”之法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诗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十分广泛。简单举 几种:(1)通感。 (2)拟人。(3)衬托。本素材 由hi-hoo提供www.ppthi-hoo.comThe end!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