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被宋代文 人并称为“乐府双璧”。“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 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 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 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 府”。它是续诗经、楚辞而起的一 种新诗体。两汉所谓乐府是指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 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 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 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 诗体的名称 。六朝人虽把乐府看成一种诗体,但 着眼还在音乐上。至唐,则已撇开音乐,而注重其 社会内容,如白居易新乐府、皮日休正乐府 等,都未入乐,但都自名为乐府,于是所谓乐府 又变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有称 词、曲为乐府的,则离开了唐人所揭示出来的乐府 的精神实质,而单从入乐这一点上出发,是乐府一 词的滥用,不足为据。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 (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 (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 (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 (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汉乐府民歌则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和 “杂曲”三类中,相和歌中尤多。相和是美妙 的民间音乐,所谓相和,是一种演唱方式,含有“ 丝竹更相和”和“人声相和”两种意思;鼓吹曲则是 武帝时吸收的北方民族的新声,当时主要用作军 乐;杂曲只是一种声调失传的杂牌曲子。 汉乐府民歌的主要特点1、反映社会现实的广阔和深刻。2、叙事成分占很大的比重。 1)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叙 事诗歌的一大发展。2)往往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要求口吻 毕肖。3)常用铺陈的描写手法。 3、比兴的运用在汉乐府民歌里也有特色。4、形式多样,有四言诗,有五言诗,有杂言诗。汉乐府对后代的影响 首先就表现在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的现实主义精神上。 “缘事而发”(汉乐府民歌) “ 借古题写时事”(建安曹操诸人的古题乐府 ) “ 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杜甫创作的新题乐 府) “歌 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 动)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 歌形式的创造上。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形式是杂言体与五言体。最后,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 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 的。人物对话或独白的运用,人物心理描写和细 节刻画,语言的朴素生动等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乐府古题要解说:“江南古词,盖美芳辰 丽景,嬉游得时也。”可能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 的情歌。古人常以莲象征爱情,以鱼比喻女性。 它可能是武帝时所采吴楚汝南歌诗。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 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 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 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她勤劳、能干、柔顺,但她还是被弃了。通过“ 故夫”自己的招供揭示了他的丑恶的灵魂。不难 想象:那个新人的命运并不会比故人好些。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 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 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 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 。 孔雀东东南飞飞选选自南朝陈陈徐陵编选编选 的玉台 新咏。“玉台”一词的取义,从徐陵序文“周王壁台让, 汉帝屋舍之中”看,它的语义应是指“后庭”,所谓 玉台新咏,是说这是一部供给后庭歌咏的新诗 集。属于“杂曲歌辞”,是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 的诗篇,代表了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焦、刘殉情”故事的传说: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 吏焦仲卿真诚相爱。但刘兰芝却为婆母不容,婆 母百般刁难她,没有办法,刘兰芝只好自请回娘 家。夫妻二人双双“誓死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 后,不久,县令替他的儿子求婚,焦仲卿闻听此 事,二人生人作死别,在兰芝成婚那天,兰芝依 然投井而死,仲卿也自缢身亡。两人变成了一对 鸳鸯相对而鸣。这个美好的故事传说演化成了我 国最早的一片长篇叙事诗。兰芝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女性,她与焦仲卿夫妻感 情又极为深厚,但却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 得不与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大概 有以下几种看法:1认为原因在于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 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平日的言行,超越了封建礼 教的规范,因而为焦母所不容。2认为原因在于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 找借口驱逐兰芝。3认为原因在于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 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4认为原因在于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芝间 真挚热烈的爱情,因而必欲驱逐兰芝而后快。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托物起兴兰芝请归被遣归家阿兄逼嫁双双殉情合葬化鸟(浪漫色彩 )求情 赠物 严妆 辞归 誓别伤归 拒婚 逼嫁 迎娶死别 殉情凄凉哀怨 贤良聪慧情意深厚 镇静刚强蔑视权贵 敢于反抗忠贞不渝 宁死不屈揭示封建宗法制度罪恶 歌颂青年男女反抗精神全文结构分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