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课 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复习巩固 1、为什么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3、事物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方法论要求?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方法论要求?联系发展矛盾(实质、核心)构成了系联史历的继相后前是总特征根本内 容是根本动力矛盾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方法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阅读思考:1.矛盾的含义?(p67)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p67) (重点) 3.什么叫矛盾的同一性?它的含义包括哪两 个方面?(p68) 4.什么叫矛盾的斗争性?(p68) 5.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如何?(p68)(重点)下列诗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 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1、什么是矛盾(1)含义: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 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 种基本属性。(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准确理解把握矛盾的含义:“事物内部”如:人与自然,经 济与资源、环境, 教育与经济,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 等等。如:教育:教和学, 经济:生产和消费, 国家制度:民主和专政, 等等。-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不是人们从外部 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注意:2、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从外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 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 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1、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 事物内部存在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 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 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道德经“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 义的名字”。赫拉克利特(1)找出材料中的矛盾双方? (2)它们为什么可以相互依存?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 居安思危、乐极生悲、过犹不及。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 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 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 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 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下为学有难 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 者亦难矣。1.1.天下事、人之为学有没有难易的分别天下事、人之为学有没有难易的分别? ?3.3.难和易转化的条件是什么难和易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2.2.难易等为什么可以相互转化难易等为什么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 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 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两 方 面 含 义3、矛盾的同一性: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区别三种表现同化 异化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教 学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学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4、矛盾的斗争性:请根据矛盾的“对立性”含义填空:喜攻强深吸引遗传民主战争悲排斥变异法制和平浅弱守(广 泛) (狭 义) 具体表现 具体矛盾和斗争政治用语中讲的斗争(共 性)(个 性) (抽 象) (一 般)(具 体)(特 殊)概括总结哲学上讲的斗争注意:哲学所讲的“斗争性”与生活中所说的“斗 争”的区别和联系。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 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 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 存在和发展;思考 常见的对立有:大小、强弱、冷热、好坏 、优劣、高矮、悲喜、难易、成功和失败、磁铁 的南北极、同化和异化、教与学假如没有其中的一个,另一个还存在吗?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 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 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思考: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 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 人,这是为什么?马克思曾经说过:“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马克思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 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化和发展。化和发展。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5、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联系:结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原理)(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原理: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矛盾双方 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统一是指矛 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 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 点论、两分法。单项选择题: 1、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指 A、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B、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 现象 C、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D、事物内部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2、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失败是成功之母 塞翁失马 刻舟求剑 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A、 B、 C、 D、3、关于矛盾“对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矛盾双方的对立可以离开同一而存在 B、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C、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D、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尖锐对抗和激烈冲突AB4、2009年7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的开幕式的最后致辞中援引了孟子尽心下中的一句话:“山径 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这段话体现 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B.事物的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 5、“我们嘲笑别人的缺陷,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我们内心嘲笑 着我们自己。”这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B、矛盾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D、矛盾双方各具有不同的特点B 6、南北朝时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的诗句,而王安石则认为“一 鸟不鸣山更幽”,从哲学上看,王安石的做 法: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7、“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 唐诗所包含的生活与哲学道理主要是( ) A.矛盾具有同一性 B.矛盾具有斗争性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A 8、下边这幅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 A.矛盾着的双方是没有差别的 B.矛盾的产生与存在是人为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某班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 探究性学习。丙组同学讨论时发生了争论:部分同学认 为“经济建设更重要,国家应该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经济 建设上来”;部分同学则提出“社会建设更重要,应该加 大社会建设投入”。 你如何看待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对立统一关系?(11分) 对立: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有区别的,它们的目标、 内容和途径不同。当财政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支出 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建设支出存在此消 彼长的关系。 统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相互依存的,前者为后 者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后者是前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片面强调经济建设或片面强调社会建设的重要性都是 错误的。要全面地看待二者的关系,坚持两分法,防止 片面性,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