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脑外科常见引流的观察与护理李书娟引流的目的颅脑手术放置引流管其目的是引 流出颅内残留的气体、血液、血性脑 脊液,以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 膜粘连、蛛网膜颗粒的闭塞,减轻脑 水肿。如果因引流管护理不当,影响 颅脑手术放置引流管其目的是引流出 颅应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的高 度,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畅,防 止逆行性颅内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变 化及引流管的量、性质及颜色。开颅 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是神经外科专业 护士所必须掌握的专科基本技能内残 留的气体、血液、血性脑脊液,以减 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粘连、蛛 网膜颗粒的闭塞,减轻脑水肿。如果 因引流管护理不当,影响脑脊液的正 常循环及吸收功能,则会导致颅内压 增高,发生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 。 适应证引流管末端位置不同,名称也不同 ,包括硬膜下引流、硬膜外引流、脓 腔引流、创腔引流。硬膜外引流适用 于各种疾病,预防出血及血肿的发生 。脑室引流是将脑脊液排出体外以调 节和监测颅内压,适用于脑出血、脑 积水、颅内压测定、脑疝的预防及抢 救,还可用于脑脊液分流手术前的准 备,目的是对各种疾病引起的颅内压 增高起调节及减压的作用,使颅内压 增高症状得以缓解。置管期间的观察护理 严密观察,预防再出血 术后体位 引流装置的高度及压力要求 引流管的固定及保护 引流速度 脑脊液的观察 保持引流通畅 伤口及敷料的观察与护理 更换引流管 心理护理 如颅脑手术后头部不适、生活不能自 理,给病人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困难, 加上对疾病缺乏认识,易导致病人不同程度 的心理恐惧、忧郁、压抑等,丧失治疗信心 。护士应给病人和家属讲解疾病知识,鼓励 病人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取得病 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耐心向病人解释 病情及手术的重要性、引流管的重要性及 注意事项,使病人减轻对引流管的恐惧与焦 虑。预防感染 每日对病房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 每次1小时,引流装置应严格无菌,每天更 换引流袋。定时挤压引流管,翻身及搬动 患者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入颅内 。更换引流袋及放液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 术操作,随时观察引流创口皮肤是否有红 肿等异常情况,必要时可取引流液做细菌 培养+药敏实验。行CT检查或搬运患者时, 要将引流回路临时夹紧,防止脑脊液倒流 。各种引流护理脑室引流 术后将引流瓶放置在高于侧脑室前 角水平1520cm的位置。如过高,脑脊液难以引 流;如过低,引出量过多,易造成颅内低压3 。严禁引流液逆流,以免导致颅内感染。术后 脑积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脑室引流 管一般保持37天,拔管时先行夹闭12天,无 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可拔除 创腔引流 术后24小时后可逐渐放低引流瓶, 以较快地引流出创腔内的液体。与脑室相通的创 腔引流,如果术后早期引流量多,可适当抬高引 流瓶,待血性脑脊液趋于正常,及时拔除引流管 。创腔引流管于术后23天拔除。 硬膜下引流 术后取平卧位,注 意体位引流,引流瓶应低于创腔 30cm,引流管于术后23天拔除。 硬脑膜外引流 术后平卧,引流 瓶低于头部20cm,注意使头偏向患 侧以引流彻底。有时可形成一定的 负压,气体沿位置高和引流不畅的 引流管进入脑室。术后23天拔管 。拔管的护理 颅脑手术后脑室引流一般不超过34天, 硬膜下、硬膜外引流47天,拔管前1天, 可试行先夹闭引流管或抬高引流袋24小时 ,以便观察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 有无升高。夹管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 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生命体征的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 体征、意识状态及全身情况 开颅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总之,做好颅脑术后引流管 有效的护理,能够及时观察病 情变化,减少颅脑术后并发症 的发生,保证引流管的通畅, 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手术治愈 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保证 。置管后出血一般 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 ,注意观察有无颅内 压增高症状,发现异 常及时报告医生。仰卧位、侧卧 位交替更换,引 流管的位置视体 位改变而定,避 免受压,保持引 流管通畅。侧脑室引流装置高度 应相当于侧脑室额角水 平1015cm处,血肿腔 和硬膜外引流管的高度 与血肿处于同一水平或 低于切口,交接班时要 标记,不可随调整引流 袋的高度。 引流管的固定:患者术毕回房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引流管接无 菌袋,并将引流袋固定于床头,一般脑室引流高度(引流袋的最高处 距侧脑室的距离)1015cm,创腔引流应放置在与创腔一致的位置(通 常放在枕边),脓腔引流应低于脓腔30cm,硬膜下、硬膜外引流低于 创腔30cm。术后2448小时内,不可随意放低引流袋,否则腔内的液 体被引出后,脑组织将迅速移位,有可能撕断大脑上动脉,引起颅内 血肿。术后2448小时后,可以逐渐放低引流袋,以便较快的引流出 腔内的液体。因此时脑水肿进入高潮期,若引流不良将影响脑组织膨 起,局部死腔也不能消灭,同时局部积液的占位性又可加重颅内高压 。 对烦躁患者,四肢应加约束带,防止牵拉误拔引流管,适当限制头 部活动,禁止因体位改变而使头部高度改变,术后翻身、搬动或更换 敷料时,注意防止引流管移位、扭 3.5 引流液的观察。 行CT检 查或搬运患者时,要将引流回路临时夹紧,防止脑脊液倒流。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 硬膜外引流自然排液较缓慢,易发生堵塞,可用注射器抽吸或用生理 盐水2ml缓慢注入冲洗。脑室引流量每日控制在300ml左右,正常脑脊 液无色通明,无沉淀,苦突然有血性液体流出,即脑室发生再出血。 脑脊液浑浊,有絮状物,可能脑室内有感染。在观察引流液的性状时 ,应了解手术方式。室引流早期应特别注意速度,禁忌引流速度 过快,因患者颅内压,骤然下降,有可能发生脑 出血或脑疝的危险。如伴有脑积水、脑室肿瘤、 颅后凹占位病变者,术后早期可将引流袋挂高, 待颅内压力趋于平衡后,再放低引流袋于正常高 度。控制引流量: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 。若发现引流量增多,脑脊液明显混伴有絮状物 ,则提示有颅内感染,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注意 水盐平衡。因脑脊液中含有钾、钠、氯等电解质 ,引流过多,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应适当补液 ,同时将引流袋抬高距侧脑室20cm,以维持颅内 压于正常范围最高水平。若引流液呈大量鲜血, 应考虑颅内有再出血,并根据CT和病情,考虑再 次手术。严密观察脑脊液的颜色 、性状、量、并准确详细记 录。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 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 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 若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 或术后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 深,提示颅内有出血。脑室 引流时间较长,若术后脑脊 液混浊呈絮状或毛玻璃样, 提示有颅内感染的征象,此 时,应放低引流袋并距侧脑 室7cm,持续引流感染脑脊液 ,并定时送检脑脊液。引流管应保持通畅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术后患者 翻身、躁动,易导致引流管脱落或引流不畅。因此,术后 患者的头部活动应适当限制,在翻身、操作时,避免牵拉 ,并随体位变化随时调整引流管的固定位置,加强巡视, 每2030分巡视1次,定时或不定时的挤压引流管。若引 流管无脑积液流出时,应考虑以下原因:颅内压低于12 15cm水柱,证实的方法可将引流袋放低观察有无脑积液 流出,若确定是低压的缘故,应将引流袋放于正常高度。 引流管放入脑室过深过长,致使在脑室内盘曲成角,可 对照CT片,将引流管缓缓向外抽出至脑脊液流出,然后固 定。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 离开脑室壁。若怀疑是血凝块或挫碎的脑组织所堵塞, 可严格消毒,用无菌注射器向外抽吸,也可用无菌生理盐 水510ml冲洗,若经上述处理后,仍无脑脊液流出,应 告知医生,必要时可拔出引流管。挤压引流管,挤压时 应向引流袋方向挤压,不可向头部方向挤压,以免管内的 液体逆流入脑内而导致感染。 由于头部分泌较多的脂性分泌物容 易污染伤口,应12d更换伤口敷料1次, 并定时给予酒精湿敷,每周把伤口周围的 头发剃去,以便于消毒伤口及贴胶布。术 后定时观察敷料的情况,如敷料被血液 渗湿或异常潮湿,应及时报告医生。每日应定时更换引流袋,并准确记 录引流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 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的引流液 逆流入脑室。接头处应严密消毒,防 止污染,伤口处应保持清洁干燥,每 日换药,对伤口渗出较多应及时更换 敷料。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