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兴八首 (其一) 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因远祖杜预为 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 ,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 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 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 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 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 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 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 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 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 “诗圣”。 了解背景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 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唐宝应元年(762),成都 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 于梓州、阆州一带。正欲乘 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 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了出 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 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 家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 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 就是大历元年(766)秋日, 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诗作开篇以极为酣畅的笔墨,描绘出 了一幅壮阔的巫山巫峡秋色图。图中既有 经霜而凋伤的红枫林,又有峰峦高耸、江 险涛急、恶浪凌空、气象萧森的巫山巫峡 ,还有充塞于整个空间且与地阴相接的塞 上风云。诗人正是利用这个特定背景来烘 托自己凄清哀怨的忧国伤时的情怀。 孤帆一系白帝城高面对夔州萧森的秋 日山水,忧国伤时 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想起昔日在长安的 旧事,不禁老泪纵 横。他的心是和“ 故园”、长安紧紧 连在一起的。 孤舟可以系住,使其不 能泛诸中流,但诗人的心是 系不住的。他的心早已越过 江河,越过关山,飞到了长 安。听到了白帝城传来的捣衣 声,想到了多少人家正在为 游子赶制寒衣,他的乡思离 愁以及忧国伤时之情有如白 帝城传来的捣衣声,一阵高 过一阵,一阵急过一阵。比较阅读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满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共同点: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 艰辛,家愁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 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 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 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 见构思之妙。 遣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 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 不同点 :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 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 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 “风急”、“天高”、“鸟飞回”。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 上风云接地阴”,但与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一、这两首诗各采取了什么意象来表现秋天?两种 秋天有何不同?二、杜诗的情感取向与王诗有何不同?这种不同是 因为什么造成的?三、前人评秋兴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 触景伤情”,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你是怎样 理解作者的情怀的?四、古人写秋以什么情感取向为主?你能另外举出 一些例子吗?杜诗:玉露、枫树林、巫山、 巫峡、气、波浪、风云、丛菊 、孤舟、寒衣、白帝城王诗:空山、新雨、天气、 明月、松、清泉、石、竹、 浣女、莲、渔舟杜诗:身处动乱,居无定所,诗中 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 身世的感叹,感情沉郁厚重,悲凉 沧桑。王诗:政治上受到排挤,对仕途丧 失兴趣,向往田园生活,表现了田 园的悠闲与恬适,表明了诗人对秋 天山野的喜爱之情,从而表示了归 隐的决心。这种说法对这首诗的结构和意境的把 握是正确的,但是说得过于简略。诗的前 两联不能理解成仅仅是为了“托兴”服务的 ,写景本身也很重要;后两联也不能理解 为空泛的抒情,诗人还是选取了典型事物 ,如“丛菊”“孤舟”等作为陪衬。很好地把 凄凉的秋景和自己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 孤独之情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混为一 体。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 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 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是处 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 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宋秦观秋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 净沙 秋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